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虫眼菜”挑战大众消费观

时间:2011/7/14 9:20:45 来源:文汇报

  7月10日,一场小规模的环保主题沙龙在丽园路的一个创意孵化园举行。到会的有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成员、推行社区垃圾减量的主妇、呼吁停止鸟类捕杀的在校大学生。沙龙聚焦“上海的生物多样性”,但讨论重点却很快跑到“餐桌边”,因为不少环保人正全职或专职地投身“田间地头”。

  他们包括原“自然之友”上海地区小组长易晓武,现在的“上海菜团”发起人之一;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上海野鸟会成员康洪莉,现正全职投身青浦的一块百亩有机农庄;以生态环境为出发点,推动有机种植的“智耕农”创始人孙学音。

  “食品安全问题,至少在蔬果上,不全是道德沦丧所致。当害虫因为杀虫剂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它们的天敌生物濒临灭绝,耕种者只得施加不断升级的‘毒药’。”曾经为生态环保奔走相告却收效甚微的环保人要尝试一条新路:将自然耕作而成的生态友好型蔬果推向市场,掀起一场用消费习惯改变种植方式的环保行动。

  “走上不归路”的现代种植业

  “有个悲哀的现实,如果我们说田里洒了农药,把害虫杀死了,但也把有益生物一并毒死,生物链断了,人们不会感觉这有多严重。但当我们说,洒农药会危及你的健康,大家马上会觉得这是个大问题。”这种无奈在易晓武身上有现实写照。最近他突然红了,并非因为他多年来为生态环保大声疾呼,而是他去年成立了“上海菜团”,一个为上海消费者寻找更健康、安全食物的消费团体。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大家开始关注有机食物,但有机食物最初诞生不是为了食品安全,而是生态环保。”“智耕农”创始人孙学音介绍,我国在1994年出现了第一家有机食物认证机构,这是一家国家环保类机构!此后四年,才有农委的相关机构跟进作有机认证。

  易晓武也向记者坦言:发起“上海菜团”,部分是为了食品安全,主要是为了生态环保。

  在这群人看来,滥用农药、化肥的现代种植有个不可饶恕的问题:打乱生态平衡。仅以虫子和青蛙这对天敌为例,农药把虫子杀死了,青蛙吃了有毒的虫子,也死了。“处于生物链相对顶端的青蛙,繁衍速度不如处于生物链底端的害虫,虫子很快卷土重来,并且因为要抗击药物而变得更强大,于是更毒的农药问世了。”多年来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康洪莉告诉记者。

  易晓武将此归结为“走上一条不归路”。“大自然中,自然与自然的共生共克被干扰,演变为人与自然的对抗。人对抗得过自然么?”

  易晓武自称“IT民工”,业余时间为环保奔走。他和“菜团”同伴挑选农场时异常严苛。对于一些有机农场会用大蒜水驱虫、灭虫,易晓武也会皱起眉头,即便依据现有的有机标准,大蒜水是一种被推荐的无毒生物防治手段,被生态专业人士认为不太会造成生态失衡。

  但易晓武认为,大蒜水这种人为手段,有打乱生态平衡之嫌。这点从“菜团”目前仅有的两家供货方之一、崇明的“老贾农庄”也可看出端倪。老贾原是银行职员,多年前辞职返乡种地。环保圈子的人告诉记者,信佛的老贾“尊重田地里的每个生物,包括害虫!他会在地里念大悲咒,也不会动手去灭虫。”

  “稻鸭耕作”让自然农法回归

  老贾在重建生态平衡。在环保圈子看来,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而今,即便是承诺不使用农药、化肥、转基因种子、植物生产调节剂的有机农场,也在破坏生态。

  比如,易晓武、康洪莉无法容忍大量使用大棚、地膜的“有机种植”。“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一些有机农户使用大棚、地膜,将蔬果与害虫、大风大雨、太阳暴晒隔离开。但从生态学角度看,封闭的小环境最危险——害虫是飞不进来,但却防不了微生物。高温高湿环境正是病菌喜见的。”

  同时,大棚塑料与地膜还隔离了土地,使农田的生态服务功能丧失,进而加速土地盐碱化。“大棚几乎全年被塑料薄膜覆盖,缺乏降雨彻底淋溶,蒸腾与虹吸作用会把土壤深处的盐分带到地表积累起来。”康洪莉解释。

  “问题的源头在于大家仅仅把关注点放在食品安全上,认为恪守不洒农药、化肥等等就足够了,却忘记了整个生态平衡。”易晓武说。

  大棚、地膜滥用,农户也吃亏。就在一年前,上海近郊的一个农场主种植了大片大棚白菜,结果土地盐碱严重到白菜叶片都往外溢盐。

  生态专业出身的康洪莉清楚自然农耕的好处。今年4月,她在青浦的一个百亩农庄,担任起生态种植的主要执行人。她在田边挖了池塘、沟渠,给青蛙、蜘蛛、蜻蜓等天敌生物“腾出地儿”;随后在首批试验种植的稻田里,放养了800多只小鸭子。

  “鸭子不仅能吃掉害虫、还能啄掉杂草,而水稻是提前育秧的,不会被鸭子伤害。另外,来回趟水的鸭子还能翻松土壤,并给水稻施肥。”这是一种古老的自然耕法,名为“稻鸭耕作”。

  在康洪莉雇佣的当地老农眼里,这并非新鲜事,他们的前半生、以及他们的祖辈多少都采用过这种自然耕法,不过现在,老农们将信将疑,“现在虫子太多太毒,不打农药肯定不行!”

  “他们不明白,病虫害越来越多的根源就是农药,重建生态平衡系统才会好起来。”康洪莉说。

  到崇明返乡种田的老贾,就在经历了前三年的惨淡种植后,实现了生态重建。更重要的是,周边农民也跟着老贾回归自然耕作。因为“老贾的水稻不仅有人来买、且价格高于市场价。”

  用大众的消费改变耕作方式

  即便这群环保人力推的生态种植坚持“四不”底线: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转基因种子、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但自然农法的结果与消费观的对抗才刚刚开始。

  以易晓武为例,自从去年4月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农场订购蔬菜至今,家中老人会在买菜问题上不断与他产生争执:“你买来的菜又黄又老,满是虫眼,烧也烧不烂,还这么贵,你肯定被人骗了!”朋友家中的老人更厉害,他们把这些价格不菲的蔬菜扔进垃圾桶,以示抗议。也有团友因为蔬菜淡季或天气原因所导致的每周蔬菜供应“卖相难看、品种极其单一”,最终选择退团。

  易晓武向记者强调,“上海菜团”不是一个蔬菜团购组织。“团购总是希望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产品,我们却刚好相反。”为此,他们组织一些有生态种植理念的小农场凑成农夫市集,让市民直接看到农户把新鲜白菜放在水中泡一泡就置入嘴里嘎嘣嘎嘣地吃起来。

  不论是易晓武、康洪莉,还是孙学音,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团结起消费者的力量,鼓励消费者通过消费来选择支持健康、环保的农业。

  因为消费者必须明白,“你选择消费什么样的食物,就会推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相关搜索: 蔬菜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