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成都人为什么吃得安全?

时间:2011/6/14 10:37:18 来源:成都日报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能比食品安全更值得让我们关注的事了!当成都的城乡居民对“吃什么”已经不再是问题的时候,食品的安全已经悄悄地被大家放在了意识的第一位。

  成都人吃得安全吗?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组数据。据统计,我市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从2008年起逐年下降,连续3年持续控制在十万分之七以下的较低水平;近年来,我市种植养殖基地食用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4%—96%之间,食品抽检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总体质量状况较高且稳定;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对公众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公众对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满意度达到73.75分,较2009年和2008年提高了4.54分和6.11分。过硬的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成都人吃得安全!

  但,成都人为什么能吃得安全?

  6月13日至20日是我国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为了回答“为什么吃得安全”这个问题,并让读者从不同的侧面深入了解成都在建设“食品放心城”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从今天开始到6月19日,本报将连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从“筑堤”开始

  我市建立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控架构

  当我们从市场上买回一种蔬菜,并放心地将它烹饪成美食的时候,谁会注意到这种蔬菜的背后有着怎样一张维护安全的网络或者一个链条?即便我们没注意到,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在成都,市民之所以能放心消费,正是这样的网络和链条在保护着食品的安全。市食安办负责人说:“从食品安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上,我市从强化各级各方责任上入手,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安全网络。”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网络?市食安办负责人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不让洪水决堤冲毁庄稼和田舍,最重要的事情是筑牢防洪堤。保障食品安全,我市就是从“筑堤”开始的。

  市食安办负责人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市人大、市政协也给予积极支持和监督指导,2006年以来市食药监、农委、水利、工商、质监等14个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划分,依法履行本行政区域的监管职责,“比如农产品的生产是由农委在牵头负责,生产环节是由质监负责,而流通环节则由工商负责,他们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从行政区域来说是纵向到底,14个部门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弥补使监管横向到边,由此形成一张监管网络。”

  而我国《食品安全法》于2008年颁布实施后,这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控构架又增加了一个法律的有力保障:在原有的食品委员会框架下,我市先后增补了市司法局、市经信委、市法院、市检察院为成员单位,由此加大了对涉及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

  在法律护航下,我市食品安全保护形成了逻辑严密的行业监管链条和密不透风的监管网络,而在这个网络之内,三级防控体系使食品安全更加得到保障。市食安办负责人说,在我市,食品生产经营者、市场开办者、政府监管部门这三方构成了三级防控体系,“如果生产经营者出了食品安全问题,除了他本身要受到惩处外,市场开办者也将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往上推,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同样脱不了干系,因此,这三级在食品安全责任上被捆在一起,在防控上就更加牢靠。”负责人说,在这样的组织构架和监管构架这个大前提下,我市食品安全管理顺利向更深、更细方向延伸和拓展,“让每个城乡居民都能放心消费。”

  准入和溯源

  让市民查得到食品来源于哪里

  食品安全的三级防控体系,第一级是食品生产经营者,他们作为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不断提升食品品质全程控制水平,筑起第一道食品安全防控线;第二道防控线是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他们需要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把好食品安全入市关;第三道防控线是政府部门的引导、督促和规范,实施科学监管。数据表明,我市对全市现有20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0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0多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300多家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包装、食品添加剂等)企业、4.2万余户食品流通商家、3.1万余家餐饮服务单位强化和落实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市场开办者、政府监管部门三方责任,健全完善了依法履职的三级防控体系。这些数据意味着,我市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种种食品的安全监管几乎实现了全覆盖。

  然而,我市对食品安全的保护并未就此结束,相反,政府投入和工作力度更加被强化。

  为了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从2008年开始,我市相继投入8900万元着手构建以猪肉、蔬菜为重点的食品质量溯源体系,探索一种前瞻性、实用性兼顾的高效监管模式。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市生猪产品信息化监管覆盖点位达到8708个,基本实现对生猪产品从屠宰场到餐桌全程覆盖、对市域内外猪肉来源全面覆盖的信息化监管,形成完整的流通信息链条和责任追溯链条。如今,市民从正规农贸市场购买猪肉后,会得到一张溯源小票,在电脑上输入小票信息,直接可以追踪到猪肉的来源,大家因此不必担心买到病死猪肉或者未经检验检疫的猪肉。在“电脑芯片猪”成功铺开后,今年,我市又开始进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以后市民购买的蔬菜同样可以象猪肉一样追溯到来源,让大家消费得更加安全。

  市食安办负责人说,在构建食品质量溯源体系的同时,我市依托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近两年来着力制定完善了各类食品安全标准和准入条件,分步推进了市场准入,先后对实行了食品生产许可制度(QS)的27类食品和实行了检疫检验的6类食用农产品(畜禽肉、禽蛋、水产品、水果、蔬菜和食用菌)实施了市场准入,基本涵盖市民日常消费的食品品种,为市民饮食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在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对食用油生产企业全面推行了原料油准入管理,从源头上控制食用油质量。同时逐步探索了养殖环节小家禽的可追溯监管,第一批6家试点示范企业已通过放养鸡标准化试点示范现场评价,实现溯源化养殖。

  监管关口前移

  将安全风险消灭在初始阶段

  成都是世界的“美食之都”,川菜餐饮消费量巨大,因此食品安全和这座城市的声誉紧紧联系在一起。市食安办负责人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餐饮消费的安全,为防止使用劣质食材、废弃食用油回流餐桌等问题,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了食品原材料来源及餐厨垃圾处理信息公示制度,“食品原料来自什么地方、餐厨垃圾流向什么地方,统统要登记并公示,不合格食品的根源由此被切断。”负责人说,这种公示制度是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的提前干预,这一手段因此也让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再是事后监督,“而是关口前移,将食品安全问题消灭在初始阶段。”

  关口前移,可以做到早预防、早控制,从而将食品安全监管变被动为主动,这种手段让我市建立的食品安全防控架构更加丰满而具效果。市食安办负责人说,通常情况下,监管工作应对食品行业的潜规则是比较被动的,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我市已着手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研究,提前介入食品生产、经营的“潜规则”和可能危害公众健康安全问题。今年,我市已计划对畜禽肉及制品、粮食制品、调味品、蔬菜、蜂产品、食用油、乳及乳制品和水产品8大类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开展风险监测800余批次。通过系统和持续的收集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为我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预测和危机引导能力。此外还将开展源头污染风险监测,对市售深海鱼的养殖环境、农作物种植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从而保证进入市场的消费品安全可靠。

  关口前移还表现在围绕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隐患开展的专项集中整治中。“保障食品安全,绝不能等问题出现了再来查找问题和处理问题,应该提前消灭隐患。”市食安办负责人说,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和专项执法检查是事前监督的重要手段,我市长期重点开展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加工食用油等10余项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形成了对不法分子的高压震慑态势,让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仅今年1—5月,我市公安机关就立案侦查各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6件,破案47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78人,取保候审10人,逮捕53人,移送审查起诉40人,有力地震慑了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今年市人大将组织对我市食品小作坊和小摊贩的立法工作展开调研,争取明年纳入立法项目,以此推动小作坊和小餐饮监管的规范化、常态化。”

  标准与品牌建设

  为市民打造安全可靠的消费品

  怎样让我市城乡居民吃得更加安全?市食安办负责人以电器为例说:“厂家生产一台电器,要求线路要达到一定的电阻,否则电器就会电线短路而引发燃烧或者爆炸,给使用者造成危险。这就是一种生产标准,同样,食品也应该有个标准,不然就会引发不安全因素。”

  为了夯实食品安全基础,我市在已经形成的安全防控架构下,着力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因此加强了对本市农产品种植、养殖和食品加工产品标准的清理,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更严格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据了解,目前,我市建立了58人的食品类标准评审专家库,备案有效期内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标准达4648项,指导家禽行业协会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对蛋鸡、跑山鸡(土鸡)等禽产品按类别分别编制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将填补国内空白,为我市将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从生猪延伸到家禽产品创造了条件。另外,我市制定了15项茶叶配套标准,制定了生猪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信息平台、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平台、诚信体系平台等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标准,实现各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将小餐饮等食品安全监管难点与流动人口管理相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鼓励企业制定严格生产标准的同时,我市加快推进品牌战略,提升食品品牌知名度,负责人说:“食品创品牌,就意味着为安全穿上一件防护服,因为,没有人愿意拿辛苦创立的品牌来冒险。”据介绍,截止2010年,在食品安全的品牌战略下,我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产品累计达420个,产量达128.74万吨,在全国居于前列。品牌不仅让消费者安全,而且产品自身价值更高,以“蒲江雀舌”茶为例,该茶叶的价格比取得地理标志保护前每公斤上涨了200—300元,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看到这里,我们或许已经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答案:集体性食物中毒控制在低位、食品合格率高,公众满意度高这“一低两高”的成果原来是这样换来的!


相关搜索: 成都 食品安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