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记者暗访:触目惊心 地沟油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11/5/30 9:35:56 来源:泉州晚报

这名养猪户土灶上煮着的是泔水,过些时候,锅里就可以捞起地沟油。(28日11时20分摄于池店镇御辇村)

泔水工从一个下水道口旁捞出地沟油。(27日17时40分许摄于百源路附近一小巷)

泔水工打开窨井盖准备捞油。(27日18时许摄于前坂东区)

每天晚上,一些餐馆的泔水就会被人收走。(26日21时30分许摄于霞淮街)

每当夜幕降临,收集地沟油的摩托车就在大街小巷出没。(26日20时30分许摄于津淮街)

炼出的地沟油用筛网过滤。(28日11时30分许摄于池店镇御辇村)

     核心提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国家、省、市先后多次发布关于严防地沟油回流到餐桌的通知,我市早在2003年就初步建立了地沟油回收管理制度。然而,地沟油泛滥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一个大锅,一把漏勺,几个脏油桶,昼伏夜出的“泔水工大军”为何能躲过城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围追堵截,明目张胆地把提炼后的地沟油回流到餐桌上?

     本报派出记者明察暗访,今起推出系列调查报道,关注地沟油收集、提炼、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利益链,揭示“泉州版”地沟油真相。

     ●时间:27日17时30分至次日0时

     ●地点:前坂东区—百源路—美食街—津淮街—刺桐路

     收集 两千泔水工昼伏夜出

     月收入数千 “炼油”成产业

     经过多日联系,5月27日傍晚,在一名热心市民的引荐下,记者以查看油品质量为由,跟着来自外省的地沟油收集者老马(化名),目睹了触目惊心的地沟油收集等过程。

     当日17时30分,老马骑着一辆两轮摩托车,载着三个塑料桶,开始在市区前坂东区收油。他打开一个窨井盖,熟练地拿出打捞工具,从下水道里掏油。“今天的油还是不多。”他唠叨着,只捞了两次,里面的水和杂物比较多,油很少。

     几分钟后,他又来到位于百源路附近的一条偏僻小巷里,迅速打开另外一个窨井盖,再次打捞地沟油,这次还是只捞到两勺。之后,他要往美食街、津淮街、刺桐路等地的“地盘”捞油。通常一个晚上他要在几个“捞油”点这样来回跑两三遍,到次日0时才能回家。老马坦承,16时至17时出来捞的是午餐后的油,22时以后捞到的才是晚餐后的油。

     40多岁的老马原先是一家服装厂的熟练工,后来觉得“不够自由”,就改行养猪兼提炼地沟油。经过老乡两个月的“传帮带”,他很快就掌握了烘油本领。眼下,他一共养了30多头猪,规模不算大,但提炼地沟油却成了他收入的“有益补充”:一天可以收集地沟油四五十公斤,光提炼地沟油一项,每个月可增加几千元。

     提炼地沟油成了生财捷径,以至于许多人改行当泔水工。像老马这样骑两轮摩托车的只能算是“泔水工大军”中的游击队,“大户”是那些骑着三轮摩托车到一些餐馆载泔水的人,一趟可载五六百公斤的泔水,加上兼职炼油,收入是老马的好几倍。


相关搜索: 地沟油 食品安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