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业视角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学者:紧缩不可过度 财政可治通胀

时间:2011/4/29 9:37:27 来源:中证网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王建

  当前国内与国际的经济环境都趋于复杂,在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中理清宏观政策思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虽然在加强,但是仍很弱。而中国目前的通胀不是货币供给过量的结果。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趋弱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曲线是“前高后低”,从一季度的11.9%下降到四季度的9.8%,从这个趋势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有逐渐衰减趋势。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继续下降到9.7%,增长动力似乎还在下降,但工业增长率去年四季度是13.3%,今年一季度是14.4%,有明显增强,所以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有所恢复的。

  但这种恢复是很微弱的,从三大需求动力看,出口一季度出现10亿美元逆差,而去年同期是140亿美元的顺差,实际消费增长去年一季度超过15%,今年下降到11%,从投资看,去年一季度实际投资增长超过了22%,今年下降到18%,所以三大需求水平都是下降趋势。

  我比较关注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一个是“新上项目计划总投资”,这代表着未来可能发生的投资需求,2009年上半年这个指标的增长率曾经超过90%,达到新世纪以来的高峰,这明显是由政府反危机的投资政策造成的,但随着政府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到2010年1-11月,新上项目投资的增长率就下降到25.6%,今年一季度进一步下降到负的12.7%。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未来投资需求显著趋弱,对增长曲线的下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个重要的先行指标,是PMI指数中的生产订单和出口订单的变化。根据有关机构的跟踪研究,过去6年的3月份,这两个指标平均会上升4.4个百分点,但是今年3月份仅上升了0.9个百分点。由于在此之前PMI指数已经连续下跌了4个月,而在一般都会出现季节性反弹的3月份又是反弹力度很弱,也说明了增长动力不足这个现状。

  今年以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反通胀,但反通胀的相关措施也会削弱增长动力,目前这种情况虽然还不显著,但是如果继续加大反通胀的力度,在增长动力已经很弱的背景下就应该慎重了。

  目前通胀不是货币供给过量的结果

  中国目前的通胀,是由输入型通胀、食品推动的结构型通胀,以及由工资推动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复合形成的。这三类通胀的共同特点,都是首先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涨,然后是企业为保住利润水平,以提价方式向市场释放成本上涨压力,所以这三种通胀,又都可以归结为成本推进型通胀。由于成本上升,企业对投资资金与流动资金的需求都会增加,所以也会引起货币量的增长,但是货币量的增长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这几年通胀反复出现,很多人都把发生通胀的原因归结到是中国的货币长期超发,由此形成流动性长期过剩,因此顺理成章地认为应该通过紧缩货币来治理通胀。这样的认识恐怕有很大问题,因为说近十年来,特别是自2003年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以来,中国的货币供给量过大是依据不足的。

  所谓货币超发,是指货币供给量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实际需求。从货币(M2)增长率看,1991-2002年的平均增长率是23.1%,同期的经济增长率是10.2%,货币超前经济增长11.7个百分点,而2003-2010年,货币增长率是18.9%,同期经济增长率是10.9%,货币超前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所以货币增长率超前于经济增长率的幅度,近8年来是大幅度下降的。根据西方货币学派的理论,货币超发导致通胀一般最长只有9个月的滞后期,如果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货币是严重超发的,那早就会爆发严重的通胀,而不会持续到今天才爆发,更不会在1998-2002年出现年均0.4%的消费物价负增长,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缩”。

  如果说是自2003年以来新经济增长期存在货币严重超发,就更站不住脚,不仅因为近8年来与1991-2002年比较,货币增长率低而经济增长率高,更因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中,中国经济货币化的程度更深,规模也更大。

  在转轨过程中的中国经济,货币供给量最终会被三个部分吸纳,第一是经济增长会吸纳货币,第二是通胀,第三就是由市场化体制改革所形成的经济货币化,比如以前产权和土地都不能交易,但是现在有了股市,土地也可以交易了,而这些都需要货币。所以,在货币增长率中扣除了实际经济增长率和代表通胀水平的GDP平减指数后还有货币余量,就可以看成是经济货币化所产生的货币需求。

  比较1991-2002年与2003-2010年这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的年均货币余量是5.4个百分点,后一个时期是2.4个百分点,说明近8年来超过现价GDP增长率的货币余量显著低于以前时期,但是必须看到,自2003年以来的8年,中国的货币化程度更深,规模更大。比如2005年股票流通市值首超万亿元,2008年土地出让金总额首次近万亿元,2005-2010年货币M2增长了1.86倍,而股票流通市值增长了14倍,全国土地出让金增长了4倍,这说明近几年的货币深化过程,已经足以全部吸纳货币超前于现价经济增长的全部余额,甚至连以前年份的货币余额也吸纳掉了。如果近十年的货币增长率低于前十年,而经济增长率与货币深化的程度和规模又高于前十年,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近年来是货币供给过量,而又导致了当前的通胀呢?

  如果货币不是导致当前通胀的因素,则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就不会产生抑制通胀的效果,而只能产生压抑增长的效果。从压抑通胀的宏观调控实践看,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已经10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和4次加息了。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可以看成是为了对冲外汇流入所导致的人民币投放,但加息和贷款控制则是直接指向了通胀。紧缩货币对通胀的影响从国际经验看,应该在6个月后能够看到效果,到目前已经过去了6个月,然而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前10天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看,除了部分蔬菜价格在下降,粮食、植物油和肉类的价格还是在上涨,而国际油价正是在4月份上到了110美元的新高点。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继续货币紧缩是不可能解决通胀问题的。

  从今年一季度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货币M2的增长率是16.6%,而现价经济增长率是17.6%,因此货币供给不仅没有给货币深化留出空间,而且对经济增长也形成了1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有人会说没有这低于增长一个百分点的货币供给,通胀就下不来,但是请不要忘记,2008年上半年当出现货币增长低于现价经济增长7个百分点后,到下半年中国经济就出现了急剧下滑,这中间当然有外部金融风暴的影响,但宏观调控失度恐怕也是重要的原因。目前由于贷款投放控制过严,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缺,民间借贷的利率也急剧飙升,这些情形都在2008年上半年出现过,所以如果坚持认为继续加大货币紧缩力度,就可以抑制住输入型与结构型通胀,就会重复2008年上半年的历史。

  如果不能使用货币政策反通胀,宏观政策的重点就应该向财政政策转移,就是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对中低收入人群进行财政补贴,以使他们在通胀过程中的实际消费水平不下降。


相关搜索: 紧缩 财政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