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走出进补误区 健康养生家常菜搭配全推荐

时间:2011/1/19 8:57:00 来源:新浪网

   五个质问打破食物禁忌谣传

  翻开打着“营养健康”旗号的科普书,大多数都涉及到一些饮食禁忌、食物相克方面的提法。经过无数次重复之后,这些所谓的“禁忌”渐渐深入人心。人们在敬畏地遵守这些禁忌之时,往往忘记禁忌的来源和道理所在。其实,如果细细推敲,绝大多数的所谓禁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理论上站不住脚的,有的甚至是十分荒谬的。
  
  如何在众多的饮食禁忌面前心明眼亮?这里介绍一套检验饮食禁忌的“特效武器”。经过它的质问考验,许多谣传就会不攻自破,饮食生活当中也就少了不少顾虑,多了几分自由。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体验到独立思考的乐趣呢!
  
  质问1:这种禁忌的始作俑者是谁?是否专业人士?

   很多说法来自非专业人士,或者时尚、生活杂志的撰稿人。这些人可能以赚取稿费为主要目的,未必具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准确的专业知识。没有作者署名的信息,一定要打个问号,不可全信。那些说明作者工作单位和职称的文章较为可信,但也要注意,隔行如隔山,没有哪个专家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个医学专家,未必对食品方面的知识有深入了解;一个食品专家,未必对疾病方面的知识有准确把握。
  
  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权威的学术刊物。大众媒体上的信息,包括各种生活用书上的信息,很可能是不可靠、不准确的。要记得,媒体的天性是吸引眼球。它们通常缺乏科学上的判断力,不会拒绝那些耸人听闻的说法,甚至会主动地推波助澜。

    质问2:这种禁忌的理由是什么?符合常理吗?符合逻辑吗?
  
  每一种说法,都必须有踏实的科学数据作为基础,要有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仅仅说“两者相克”或者“不可食用”,甚至说“产生危害”,很可能只不过是唬人而已,未必真的值得采信。
  
  好好听一听它的理论,动脑子思考一下。如果它说得似是而非,与常理有违背之处,或者在逻辑上有明显漏洞,那么无论听起来多么“高深”,也不能立刻相信。
  
  举例说,黄瓜和番茄不能一起吃,是为什么?理论是:黄瓜中的一种酶会破坏番茄中的维生素C。那么这种酶有多么厉害?是否能把黄瓜本身的维生素C全部破坏掉?事实上,食物成分表上说明,黄瓜本身就含有维生素C,含量是8毫克/100克,可以测定出来。既然这种酶连黄瓜本身的这点维生素C都不能完全破坏,又怎么能把番茄的维生素C破坏掉呢?逻辑上显然站不住脚。
  
  实际上,很多水果蔬菜中都含有“维生素C氧化酶”,但是这种酶只在细胞被破坏的时候释放出来,而且它们受热后会失活,在酸性很强的胃里面活性也会受到抑制。
  
  换一个角度再问:如果黄瓜不和番茄一起吃,可以和其他蔬菜、水果一起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其他蔬菜和水果毫无例外地含有维生素C。这么说,黄瓜岂不是不能放在三餐当中吃了么?推而广之,那些含有“维生素C氧化酶”的蔬菜是否都不能在三餐中吃了呢?显然,这是个十分荒唐的结论。
  
  既然如此,还要相信这种禁忌做什么?

    质问3:这种禁忌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是否以偏概全?
  
  每一个营养健康方面的结论,都应当是从科学研究得来的。而科学研究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所有的结论,都有严格限定的前提;而所有结论的应用,也都有着明确的人群范围。如果把一个在部分人中得出的研究结果扩大到所有人身上,或者把某种条件下才发生的不利作用扩大到所有情况下,那么结论就变成了谬论。
    
  比如说,豆浆是否不能和鸡蛋一起吃?
    
  理论是: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请注意,不是“胰蛋白酶”),它是一种抗营养因素,会妨碍人体肠道中的胰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消化。这种蛋白质不耐热,如果煮沸8分钟以上,它有90%以上会失活。——所以人们都在放心地喝熟豆浆。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因而如果用没有充分煮透的豆浆来冲鸡蛋,有可能因为“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捣乱,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听了以上的理论可知,这个禁忌成立的前提是:豆浆没有煮透,“胰蛋白酶抑制剂”大多没有失活,因此会妨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不过,从“没有加热透的豆浆冲鸡蛋不妥”,并不能推知,“已经煮透了的豆浆不可以和鸡蛋一起吃”。
  
  可见,把“豆浆冲鸡蛋不利蛋白质吸收”的结论,扩大为“豆浆和鸡蛋一起吃不吸收”的结论,显然在逻辑上站不住脚。
   
  事实上,人们仅仅喝豆浆,就会对健康产生莫大好处,在蛋白质方面也得到补充。那么,既然煮熟豆浆本身的蛋白质都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说明蛋白酶抑制剂已经被充分破坏。再吃一个鸡蛋,又有什么不能消化吸收的道理呢?
    
  再问一句:如果豆浆不能和鸡蛋一起吃,是否也不能和其他蛋白质食品一起吃?那么还可以继续推理——豆浆不能和肉一起吃,不能和鱼一起吃,不能和豆腐一起吃,不能和花生一起吃,不能和馒头面包包子面条等一起吃……这些食品可全都含有蛋白质啊!看来,早餐如果喝豆浆,干脆什么也不能吃了,这不是非常可笑的结论么?
  
  好了,现在这个“禁忌”还让你感觉那么敬畏么?


家常菜健康搭配全推荐

    质问4:完全遵守这种禁忌,是否有可能?
  
  的确,正如上面两个例子那样,很多禁忌不仅荒唐,而且根本无法实现,不合情理。按照它们的理论解释,人们的生活将无所适从。
  
  例如,有禁忌说,牛肉不能和土豆一起吃。为什么呢?说是牛肉富含蛋白质,要求酸性条件消化;土豆富含淀粉,要求碱性条件消化。两者同时食用,会损害消化系统。
  
  按这个说法,问题可不仅局限于土豆和牛肉了。含蛋白质的食品很多,含淀粉的也不少,还有很多同时含有蛋白质和淀粉两种成分。看来,人们只能一餐吃牛肉,一餐吃土豆;一餐吃鸡蛋,一餐吃米饭……主食和菜肴是没法一起吃了,连蛋炒饭、饺子、包子、馄饨、馅饼、拖面糊炸鱼虾、做蛋糕、制蛋卷之类的做法都必须取消。生活突然变得如此恐怖乏味。
  
  有些食品更麻烦——红豆绿豆蚕豆豌豆芸豆等食品当中蛋白质含量达20%,淀粉含量50%以上,这样的食物干脆就没法吃了。其实,面粉含蛋白质10%,米饭含蛋白质7%,还有燕麦、玉米、小米等等等等……严格来说,它们也不能吃了。
  
  可是,吃这些食品就会造成消化系统出问题的结果,有任何实际证据吗?如果拿不出确切证据的话,又为什么要相信这种让人无法遵守的“禁忌”呢?
  
  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个禁忌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说,蛋白质在胃里面消化,胃的环境是酸性;淀粉在小肠中消化,小肠环境是碱性。然而,蛋白质的主体并不是主要在胃里面消化的,而是80%以上在小肠中消化——否则,人们也不用担心什么“胰蛋白酶抑制剂”了。既然淀粉和蛋白质都要在小肠里消化,消化条件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实际上,蛋白质在胃里的停留时间长一些,正好使得淀粉的消化速度一起变慢,降低血糖反应,对于糖尿病人、肥胖者来说,这是个优点而不是缺点。
  
  相信学习过生理学知识的人都会觉得这个理论不够科学严谨。只不过,没有专业基础的人也一样可以批判它,因为它违背常理,而且不具备可行性。

    质问5:如果违反了这种“禁忌”,能有多大危害?
  
  最后,人们要问问:如果我违反了某种禁忌,会有多大危害?如果没有多大害处,又何必战战兢兢地遵守这些禁忌呢?
  
  我们不妨把禁忌分为两类:一类与“降低营养吸收”,或“造成某种营养素破坏”有关;另一类与中毒、生病等有关。后者应当引起警惕,前者则几乎没有什么危害性,
  
  举例说:很多人相信,牛奶不能空腹喝,因为空腹时胃肠蠕动很快,而牛奶是液体,甚至可能穿肠而过,其中的营养素会被浪费。于是,他们没吃早餐、饥肠辘辘之时,手边有盒装牛奶,却不敢去喝,一直饿到中午。
  
  且不说人体消化道并非漏斗,牛奶在胃里就会变成凝块,穿肠而过的事情完全是没常识的疯狂想象;就算果真因为肠道蠕动较快造成营养素吸收率有下降,毕竟奶中的养分大部分还是会被吸收。——婴儿都是空腹喝奶,他们难道不是靠吸收其中养分而长大的么?既然婴儿都能吸收其中养分,想必成年人不会消化能力更差吧。就算吸收率降低30%,毕竟还有70%的营养可以供身体使用,总比一直饿着要好得多吧!
  
  可是,我们可爱的同胞们,因为没有百分之百的好,就要放弃百分之七十的好。我经常想不明白,为什么“空腹喝牛奶”、“豆浆加鸡蛋”之类对人毫无害处的事情,会被列入禁忌当中,而且亿万人民都奉为铁律,笃信不移,并身体力行。
  
  说来也真不可思议,这么爱惜蛋白质、珍惜营养素的国人,却经常在宴席上空腹吃大鱼大肉。要知道这些东西的蛋白质含量可比牛奶高得多啊,而且一点碳水化合物也没有,空腹大量吃真是有些浪费,而且增加身体当中的“垃圾”产生!可是大家吃得很欢,丝毫不见因为资源浪费而惋惜的意思。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担心空腹喝奶的事情呢?
  
  (牛奶过敏和乳糖不耐者例外。前者的确不能喝奶,后者可以喝酸奶,或吃加奶的主食品。“一个人的补品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西方这句谚语,真的是极有道理。少数人的禁忌,未必对大多数人正确;多数人的营养品,也不一定对少数人有益。)
  
  如果扣除这一类禁忌,余下来的禁忌就屈指可数了,只剩下那些中医书上曾经记载的说法。然而,其中大部分情况在健康人的日常饮食中根本不可能发生,只有少数几种需要注意。
  
  ——好了,让那些看似巍然屹立的禁忌们轰然倒下吧!我们的饮食生活从此变得轻松自由多了。
  
  如果真的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和那些无聊的禁忌们纠缠不休。首先要弄清自己的体质,知道自己吃哪些食物感觉不适,哪些食物令我们精神振作。这种效果更多地与自己的体质和身体状态有关,而与大部分“禁忌”无关。
  
  让我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多地考虑如何搭配食物才能达到营养平衡,帮助预防各种慢性疾病。果真这样去做了,天长日久,健康自然与你相伴。


相关搜索: 进补 搭配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