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政策调控贯穿始终 粮油市场箱体运行

时间:2011/1/5 9:02:18 来源:食品产业网

 纵观2010年,国家政策调控始终贯穿市场始终。政策变化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并在一些重要的时间段,政策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对稳定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行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策的影响下,2010年粮油市场走出了“下有底、上有顶”的行情局势。

  一、政策支撑 温和上涨

  2010年1月31号,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再次将三农问题放在首位,成为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提出,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该文件称,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文件中还指出,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文件要求,逐步完善适合牧区、林区、垦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对农业补贴对象、种类、资金结算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不准将补贴资金用于抵扣农民交费。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扩大销区粮食储备规模。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健全国家收储农产品的拍卖机制,做好棉花、食糖、猪肉调控预案,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可以看出,中央一号文件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民增收奠定了一个政策基础。

  上半年全国粮食价格受政策支持及部分品种供需偏紧影响,呈现小幅上涨走势。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走低以及国内供给充足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呈现弱势震荡局面。虽然5月份CPI上涨3.1%,一年多以来首次超过了3%的警戒线。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翘尾因素,由于去年5月CPI处于相对低点,对于今年5月的CPI有滞后影响。另一方面,实体和居住类价格新等涨价因素对CPI上涨的贡献度达到90%,物价上涨为结构类上涨。国家统计局分析认为,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环境来看,物价总体上温和可控,基本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2.6%,其中有1.4%是去年价格上涨的效果因素影响,新涨价因素是1.2%,增长速度比较温和、稳定。

  二、通胀预期,涨势明显

  但是由于西南大旱、今春我国遭遇近50年来最严重的“倒春寒”等自然因素;水、电、油等基础性产品和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价格上涨等经济因素及游资、“热钱”“趁浑水摸鱼”的市场投机,4月中旬-6月份国内以大蒜、生姜、绿豆等为主的农副产品掀起一轮强劲的上涨风暴,不仅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民生问题,而且引发了公众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如果说前两个因素只是使得大蒜、绿豆等农产品有了涨价的可能,那么市场投机因素不仅将这种可能变成了事实,而且起到了价格“放大器”的作用。面对商品的非理性上涨,不仅如此,玉米、小麦、水稻等主粮价格开始逐渐的攀升。面对不断上涨的主粮价格,中国发改委和粮食局等有关部门,自4月13日开始,启动了2010年年度临时储备玉米的竞价活动。但是每周的临储拍卖都100%的成交,价格不但没有被抑制,反而出现越抛越高的反常情况。此后,不仅玉米的抛售出现上述状况。国家对小麦、白糖的抛储也都成为新一轮上涨的催化剂,继续上演着越抛越高的奇特景象。

  为了防止通胀,国家开又出台一系列严厉打击非法炒作的政策措施, 6月18日,有关部门公布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关于开展政策性粮食销售专项检查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的通知》。通知称,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的精神,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确保国家粮食调控政策落实到位,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专项检查,以整顿粮油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加快了贸易商的出粮速度,缓和了市场前期的强烈看涨心里。2010年6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关于取消部分商口出口退税的通知”,从7月15日起,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其中包含将酒精和玉米淀粉的出口退税取消。此政策的目的在于抑制国内玉米制品的出口,保证国内玉米供给,反映了国家有关部门稳定国内粮食价格的意图。

  7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6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是CPI上涨的主要动力,由农产品上涨拉动的比例占到2.3%。7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9%。可以看出,农产品、食品涨价幅度较高,对宏观经济有不利影响。

  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局面下,9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关于严肃纪律切实做好政策性粮食出库工作的通知”。针对一些地方和企业反映部分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承储企业在销售出库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要求严格遵守政策性粮食的销售出库的各项规定;严格落实政策性粮食出库责任制;严格执行政策性粮食出库质量标准;加大处罚和监管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出库难问题,确保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和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9月29日,国家粮食局网站消息称为保证市场供应,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价格,经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将在有关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部分国家临时存储食用植物油。

  为了防止通胀,中国央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时隔34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动用利率工具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标志着货币适度宽松政策面临重大方向选择,流动性已开始有收紧迹象。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创两年来新高,比9月份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可以看出,在强烈的通胀预期和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令市场看涨情绪空前高涨,加上宏观政策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这段期间尽管国家依然不断的出台新的调控措施,但未能阻止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的局面。而政策调控的真正转折出现在2010年的11月份。

  三、政策“组合拳”,控制涨势

  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物价问题,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粮食的集中抛储,继续严厉打击市场炒作行为,并且表示将在必要时刻动用行政手段限制市场价格,11月份打出了政策调控的“组合拳”。

  发改委两日之内连续三次强调稳定物价,并且把这次稳定物价的重心放在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上。

  11月4日,国家粮食局公布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细则。在《开展201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对从事粮食特别是粳稻、玉米等重点品种收购、加工和销售的经营者逐户核定企业商品粮最高库存量,并定期进行检查。另外,在秋粮收购期间,对各类粮食收购主体的粮食收购资格开展一次全面核查。对按规定需取得收购资格但未取得而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要坚决禁止;对已取得收购资格但不再符合条件或不履行规定义务的,要视情节暂停或取消其收购资格。

  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农产品期货接连出台提高保证金率,取消减免手续费优惠等政策。

  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确保供给、完善补贴、增强调控、加强监管等四大调控措施。

  11月19日,国家粮食局网站发布国家将陆续安排竞价销售部分临时存储食用植物油的消息;11月19日国务院于下发《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物价形势,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成为紧迫任务。

  11月26日,国家举行临时存储食用油竞价交易会,拍卖菜籽油10.04万吨。12月3日,国家竞价销售国家临时存储大豆30万吨。一系列政策体现出国家对通胀的抑制决心及政策实施态度。

  11月底至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成六个国务院督查组,赴18个省市督促检查工作,重点调查了解有关地区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供求和价格变动情况。

  可以看出,国家调控物价具体措施正处于落实时期,农产品市场可能会受到政策的控制,价格上涨势头或将被遏制。在政策调控压力下,国内粮油市场显著承压。 在国家密集调控的作用下,国内农产品价格迅速得到控制,其中期货市场的表现最为明显。各主要农产品品种在政策调控压力作用下大幅回调,部分品种自高点回调幅度达到30%,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国家政策性调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进入11月份后,粮油市场基本完全被政策面因素所主导,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市场一直被加息等气氛笼罩, 19日晚,中国央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尽管加息似乎令商品多头松口气,但此举显示中国已进入加息周期,货币政策加速回归常态化。粮油市场处于政策的调控范围之内。

  四、政策贯穿,箱体运行

  整体来看,2010年国家政策调控贯穿市场始终,伴随着市场价格的涨跌,国内政策在不停的做出调整,起到重要的市场调节作用。对于后市,国内政策面的影响依然起到重大作用。而随着11月初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预示着“适度宽松”的时代可能面临终结。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放入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当中,彰显了中央政府对于加强农产品价格调控的重视。在国家严控通胀的大背景下,2011年政策面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将继续演绎下去,预计市场仍将呈现“箱体运行”局面。


相关搜索: 粮油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