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鲜蘑漂白”难道只是个传说

时间:2010/12/6 11:29:30 来源:网友

    小学生张皓的课外实验曝出“鲜蘑漂白”事件后,权威机构相继站出来“灭火”,先是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一份检测报告,称北京市场销售的食用菌合格率为97.73%,之后中国食用菌协会派员调查后称市售食用菌绝大部分没问题。

     工商局和食用菌协会有着专业和组织上的优势,一个小学生显然无法与其匹敌。不过,尽管如此,食用菌安全的权威结论并未使人放心,网络上仍充斥着一片质疑之声。固然,这或与公众长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不信任有关,但更关键的是权威机构的结论缺乏说服力。

  拿北京市工商局来说,工商局专项抽检的样本虽然有132个,但其中漂白可能性较大的散装鲜食用菌样本只有46个,而这46个样本,仅来自10个抽样点,且均为超市和批发市场摊点。无疑,这样的专项检测实在是雷声大雨点小,既然是全市范围内的专项行动,抽检的商家为何如此之少?覆盖面为何如此之窄?

  以食用菌协会为例。食用菌协会派出的调查人员只去了新发地,而且参与调查的据称是业内资深人士,“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有没有问题”。仅去一个批发市场,检测手段主要靠“看”,就敢说市售食用菌“绝大部分没问题”,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草率。

  其实,现在不仅是张皓的一家之言,记者最新的暗访也证明了张皓所言非虚,新发地市场有商户表示,以前市场内销售的蘑菇基本都是“洗过的”,一位商户还详细描述了“鲜蘑漂白”的过程。这种业内潜规则的存在,无疑是对食用菌97.73%的合格率的巨大嘲讽。

  “鲜蘑漂白”事件,让人看到了食品安全存在的漏洞。但更令人担心的,是监管部门和专业人士对这样的漏洞采取鸵鸟姿态,不敢正视管理的漏洞,找出自身工作的缺陷,而是刻意去回避、淡化问题。

  民众的生命健康大于天,“鲜蘑漂白”没必要再打口水仗了,监管部门还是以此为鉴,老老实实把监管做到位吧。


相关搜索: 蘑菇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