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你家吃的大米还剩多少营养?

时间:2010/9/1 17:24:59 来源:浙中新报

  糙米、小米、燕麦等粗粮价格和销量齐涨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健康时,我们的主食大米却因为食品加工的精细化,每天都在流失大量营养。而近期曝出的“五常香米”抛光加香、“泰国香米”造假、广东发现“毒米”的消息,更被舆论视为大米过度加工的极端案例。

  ■市场调查

  90%以上大米等级一级

  昨天下午,记者在义乌市区世纪联华、好又多等超市的大米专卖区走了一圈,发现除了散装大米,其余大米以5~10公斤袋装米为主,北大荒、金健、福临门、金龙鱼、金熊等品牌多种多样。透过包装袋,可以看见里面的大米一粒粒晶莹剔透、大小整齐划一,卖相十分诱人。仔细翻看米袋子背面的说明,等级标注大部分为“一级”。

  在世纪联华超市,标价最高的大米为产自广东的某品牌泰国茉莉香米,5公斤袋装的价格为88.9元,在该产品介绍中,记者找到了“双水磨抛光”、“一级”等字样。据该超市大米专卖区一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市面上起码90%以上的大米是等级一级的大米,二级大米有是有,但数量不多。相同品牌、品种、重量的大米,一级米比二级米的价格高一些。

  同时,记者从义乌好又多超市了解到,除袋装大米,该超市目前销量最大的每公斤3.6~4元的散装大米也是一级大米。

  ■业内说法

  大米“美容”后 价升了营养却少了

  金华某大型超市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稻谷脱壳后得到的糙米因为保留了胚芽与糊粉层,是最有营养的,但是糙米的口感难以被普遍接受,于是粮食加工厂再对其进行碾压,并按碾磨精度(胚芽与糊粉层等皮层的去尽程度)划定大米等级,去得越尽,等级越高。如碾磨一两次的,为二级大米;为追求更好的卖相和口感,经多次碾压后,再经过抛光,一级米和精米就出炉了。另外,市场上还有免淘洗大米,因为已基本去尽了怕氧化、易变质的胚芽与糊粉层,所以在保鲜方面没有太多要求,保质期也往往较长。

  也就是说,经过层层“美容”的大米身价倍增了,营养却大大减少了。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特别添加营养素的精米,当然,价格就更高了。

  “精米、精面、纯净水等等,这种追求精细化的营销理念在食品加工行业已经越来越普遍。商家一边为了大米卖相把其固有的天然营养素丢弃,一边又将人工合成的营养素以添加剂的方式掺进去,几经折腾,商家的利润越来越高,消费者则被市场和商家宣传牵着鼻子走。”该业内人士坦言。

  ■相关数据

  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在大米加工中流失

  据媒体报道,我国大米因为盲目追求过度精加工,已经造成惊人浪费。

  日前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公布———以每年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来测算,我国每年就损失大米约400万吨,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

  如果不加遏制,任由精制米市场份额继续增加,大米损耗量最高将达2000万吨,相当于约1.3亿人一年的口粮、4000万亩良田一年的产量。

  ■网友讨论

  消费者自身有责任

  相关部门也该管管

  有关大米精加工的问题,记者昨天下午在QQ群上发起了一轮主题讨论。

  网友“金水”:超市里凡袋装米,打开后哪个不是漂漂亮亮的,虽然我早就怀疑是经过处理的,但现在到哪里买都是一样的。

  网友“嘘 念你”:吃的米没营养也是消费者自找的,谁让这么多人奔着好看、好吃去了,就像有些不必要加色素的东西加了色素反而卖得更好一样,也不想想粮食最自然的样子是怎样的。

  网友“寻找孤独”:现代人活得真是矛盾,一边高喊要多吃粗粮,一边拼命花钱买加工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精米、精面。

  网友“想钱想疯了”:我们消费者自己应该有正确的消费观,不能光为追求口感和美观忽略了营养。有关部门也应该采取措施,遏制大米加工的不当之处。

  网友“泥土”:稻谷的胚芽和糊粉层是很好的天然营养源,现代人不去应用新科技最大限度地保留、保鲜,却竭尽能事去除之,真是暴殄天物。像大米抛光这种因为加工过精过细而造成粮食浪费、损害健康的工艺环节应该强制取消。

  网友“SUNNY”:现在国家不是限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吗?这也应该算高能耗吧,要不也给粮食加工企业加加税?大米加工得越精细,税率越高。

  网友“大胡子叔”:地越来越少,水越来越少,粮食也越来越少,别再这么无谓地浪费下去了,强烈呼吁有关部门管管。顺带其他食品加工环节中这种浪费又伤身的,也一起管了。

  ■相关链接

  煮饭时如何保持更多营养

  煮饭前需要淘米,淘洗会造成营养素的损失,应尽量减少洗米的次数。有实验表明,大米经过淘洗2~3次后,硫胺素会损失30%~60%、核黄素和烟酸会损失近25%,淘洗的次数越多,洗的水温越高或在水中泡的时间越长,营养素的损失就会越多。

  烹调加热过程中,维生素又会损失一部分,城市居民目前多采用电饭煲和高压锅焖饭,营养损失相对较少。但有的农村仍采用捞饭(将米煮到半熟捞出再蒸)的烹调方法,而米汤又丢弃不吃,这将加大维生素的损失,其中硫胺素将损失60%~70%、核黄素将损失50%、烟酸损失78%~80%。


相关搜索: 大米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