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江苏:看泗阳菇农如何市场“弄潮”

时间:2010/8/20 15:45:10 来源:网友

    “泗阳的食用菌生产在低潮时能够保持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得益于广大菇农与众不同的经营思维,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探讨,更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8月中旬,省农科院研究员、省食用菌首席专家宋金娣在泗阳县考察时,对该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新探索、新成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泗阳县食用菌在市场低迷、各地食用菌面积严重萎缩的时候,种植面积却在逆市增加,经济效益也在提高,其奥秘何在?

  “低潮”时不“转向”

  受多种因素影响,自2007年下半年起,食用菌价格急转直下,种植大户损失严重。

  “那个时候种得越多,亏得越多。”该县食用菌大户张宗广对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双孢菇价格最低时每公斤不到两块钱,每种一平方尺菇就要亏损一块钱”。

  近3年过去了,在该县众兴镇鸿丰果蔬食用菌有限公司,火热的生产场面让笔者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心:他们从“低潮”中挺过来的秘密何在?“种植食用菌的人都知道,‘低潮’后面必然是‘高潮’。如果在‘低潮’时转产,等‘高潮’来了再上就迟了。”公司负责人坦言:“双孢菇的市场变化有着‘大二小一’的规律,所谓‘大二小一’,是指双孢菇‘低潮’持续的时间最多两年,一般都在一年左右。只要度过了这段‘低潮’期,就会迎来三年以上的‘高潮’期。当然,‘低潮’年份的食用菌价格并非‘一冷到底’,一旦市场缺货价格就会‘翘起来’”。

  “‘低潮’时候,我们不是死等‘高潮’,而是主动调整种植日期和采卖时间,避开采卖价格‘寒流’时段,从‘低潮’中寻找‘高潮’,在江苏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对原有菇房实施改建,引进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行电脑控温、调湿,从拌料装包、高压灭菌、无菌接种、恒温培养到最后的降温摧菇、出菇包装全都实行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不分季节、常年生产’的目标”。

  错开食用菌上市季节,变集中上市为全年四季分散上市。价格上的“时间差”,使食用菌在“低潮”时卖上了“高价”。正是这种“逆向思维”,使该公司食用菌面积得到保持。如今,该公司食用菌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年产食用菌2100多吨,产值5300多万元。泗阳县副县长刘娟告诉我们:“由于坚持,全县的食用菌生产占得了先机,得到了发展,全县食用菌面积由2007年的1.8亿平方尺扩大到目前的2.2亿平方尺”。

  “菇套菜”模式的“双赢”效应

  坚守与错季种植双孢菇并非泗阳农民破译“市场密码”的惟一办法。在该县王集镇鑫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王鑫告诉我们,这两年,他是靠自己发明的“菇套菜”模式度过食用菌“低潮”期的,他的这一发明还受到宋金娣的赞赏。

  说起“菇菜套种”,王鑫兴致勃勃:“我在菇棚之间套种蔬菜也是被逼出来的。”环顾王鑫的食用菌基地,笔者看到,他的蘑菇基地约有百十来亩,建有东西走向蘑菇大棚66个,每个大棚的南面搭建着蔬菜大棚。

  那么,“菇套菜”究竟都有哪些好处?快言快语的王鑫道出了其中的秘密:“首先是以菜补菇,过去菇棚之间的空地都闲着,前年我把它利用起来种大棚蔬菜,这利用了土地,增加了收入,说实话,这两年蘑菇虽然‘低潮’,可我的收入不低!”

  笔者看到:呈东西走向、位于蘑菇房南侧的蔬菜大棚内,豆角、吊瓜、西瓜等枝蔓上结满果实。陪同采访的该县农委的同志介绍:“他这些大棚每个一年收入都在5000块钱以上,高的接近1万块钱,这种菇套菜模式已经在全县16个乡镇推广”。

  “还有一个好处,天冷时能提高菇房温度,你看,蔬菜大棚与蘑菇大棚共用一面墙,蔬菜大棚通过门窗把暖气送到菇房,能把菇房温度提高5度以上,秋菇采收能后延半个月,春菇可提前半个月上市,价格还高了许多,今年春菇卖到了4块钱一斤”。王鑫说。

  “菇菜套种”模式不仅为泗阳菇农增加了收入,还帮助他们迎来了食用菌经济新一轮的“高潮”。正在泗阳县考察的宋金娣这样评价“菇菜套种”:“‘菇菜套种’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种植模式,对提高食用菌产量和综合效益很有帮助,值得推广”。

  变“一菇唱戏”为“多菇登台”

  “市场关上一扇门,同时就会开启另一扇门。”经历了无数次“市场考验”的泗阳菇农这样认为。

  他们按照“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思路,主动调整食用菌种植结构。说起这事,泗阳县乐口福食用菌基地负责人陈金明眉飞色舞:“当时只是双孢菇市场不好,其它的食用菌品种行情都还不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立马调整种植品种,在保持双孢菇面积的同时,引进种植行情好的菇种,茶树菇、白灵菇和香菇都是当时扩种的”。

  说话间,陈金明带笔者走进一个茶树菇房。他随手拿过一只长满茶树菇的菌包,说:“我这一个菌包成本只有9毛钱,可它能产7两重的茶树菇,按照现在7块钱一斤的价格算,这个菌包长出的茶树菇能卖四块九,除去成本和人工,我至少能赚3块钱”。

  乐口福所在地的徐渡村党支部书记胡学波欣喜地告诉笔者:“如今,这个基地不再是双孢菇的天下了,除了双孢菇之外,还种植了茶树菇、白灵菇、草菇和香菇,总面积560多万平方尺,其中陈金明一家就种植120万包茶树菇,这些茶树菇、白灵菇的价格比双孢菇高出两三倍呢。”

  泗阳菇农在食用菌“低潮”时不向市场低头的做法告诉我们:“低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低潮”中迷失方向,听天由命;只要我们冷静分析市场,科学调整经营策略,就一定能够战胜“低潮”,赢得主动。


相关搜索: 江苏 菇农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