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新生乳标准给企业带上紧箍咒

时间:2010/5/12 10:10:15 来源:中国商报

    因牵涉多方利益,生乳标准在制定之前就被业界炒得沸沸扬扬。一年后标准出台,认同声音占据主流。在均衡利益的同时,安全性无疑是新生乳标准所强调的主题。

  4月22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生乳》(GB19301-2010)等66项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新生乳标准对之前繁复的乳品安全标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由此前的160多项减少至66项,扩大了标准的覆盖范围,避免了标准之间的重复和交叉。66项国标中,乳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

  卫生部表示,从总体上讲,新标准基本解决了现行乳品标准之间的矛盾,以及重复、交叉和指标设置不科学等问题。这一自评基本得到业内首肯。

  这个耗时一年多的国家标准是在诸多猜想、整理生乳标准乱局的重任中产生的。生乳中蛋白质含量标准是多少?如何厘清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复原乳等概念关系?标鲜、标纯、标复原的三原则如何变动?这些问题不仅是概念问题,因牵扯到不同企业阵营、大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而备受关注,而其中更是不乏亮点。

  三聚氰胺“零容忍”

  因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乳品标准大修改,大家对乳品标准中三聚氰胺限制的关注自然是情理之中。明眼人在标准公布之初就敏锐发觉乳品标准中不再设置三聚氰胺的相关规定。

  一开始社会对此产生误读,认为标准可能会允许三聚氰胺明目张胆进入乳品。卫生部就此公开解释,三聚氰胺已经在2008年卫生部会同其他部门开展的打击违法添加非使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中被列入“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事实上,三聚氰胺本身就属于严禁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不应该出现在任何食品中。卫生部表示,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管理规定依然有效。人为恶意添加是明令禁止的,而环境带入的极少量三聚氰胺仍要符合临时限值。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这一规定必然对乳品企业的奶源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巴氏奶可以标鲜

  在标准中是否允许“标鲜”的问题是国内巴氏鲜奶和常温奶两大阵营长期论争的一个关键。此次参与制定标准的企业主体是以常温奶为主的蒙牛和伊利,这两大厂家曾引起业内的激烈争论。但事实证明,标准并未向任何一方倾斜。

  新标将原来的《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拆分为《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三个独立的标准,明确了各自的“术语和定义”。而《巴氏杀菌乳》产品标准中修改了标识的规定,明确了可以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注“鲜牛奶/乳”字样。

  规定称“巴氏杀菌乳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应在产品包装主要展示面上紧邻产品名称的位置,使用不小于产品名称字号且字体高度不小于主要展示面高度五分之一的汉字标注‘鲜牛(羊)奶’或‘鲜牛(羊)乳’”。

  这样一直担心因为新标准的制定而变相“禁鲜”的一批巴氏奶生产企业松了一口气。而在《巴氏杀菌乳》新规中,“巴氏杀菌乳应用冷藏车运输”更改为“产品应在2度到6度条件下冷藏运输”。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因为业内不同利益方的论证,乳品的很多概念一直存在人为混淆的局面。比如,复原乳的界定。巴氏奶坚决反对复原乳列入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阵营,而常温奶企业则愿意模糊三者概念。

  其实,从专业术语上讲,中国农大食品学院教授姜微波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就多次强调,复原乳和巴氏、灭菌不属于一个标准的分类。而这种概念混淆的结果之一是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按照新标,鲜奶、纯奶和复原奶在显著位置被要求标注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标准要求,以生鲜乳为原料,经过瞬间杀死部分细菌工艺的液态奶才可标注“鲜牛奶”;而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的超高温灭菌乳在紧邻产品名称位置标注“纯牛奶”;全部用乳粉生产的灭菌乳应表明“复原乳”,而以在生乳中部分添加乳粉的灭菌乳以同样要求标注“含**%复原乳(奶)”。

  这样的标识会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产品一目了然。

  增加体细胞指标

  在生乳新表中,一项新的检测标准被纳入其中:体细胞指标。专家认为,这一指标意义深长。

  专家介绍,体细胞是衡量奶牛身体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奶牛的身体发生炎症,人们用肉眼是无法察觉的,但这时牛奶中的体细胞会迅速增加。

  “健康奶牛所生产的牛奶体细胞应该是每毫升在100万以下。”专家表示,如果奶牛有了小毛病,牛奶中的体细胞就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这项指标就可以把患病的奶牛所生产的牛奶拒之门外,保证把最新鲜、最健康的牛奶收购进乳品加工厂。

  而前一阶段,卫生部叫停“无抗奶”的宣传也是基于这样认识。所谓“无抗奶”就是正常奶牛所产牛奶。而出现抗体的牛奶,主要问题是奶牛发生了炎症,养殖员用抗菌素来给奶牛消炎后,奶牛体内的抗生素残留会转移到牛奶中去。

  新标增加的体细胞检验标准实际是禁止有抗奶面市。

  蛋白质指标更灵活

  牛奶中的蛋白质指标到底定在多少合适?

  质量监督总局一位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一个误区是牛奶中的蛋白质指标越高越好。通常,蛋白质指标高的原奶收购价格就高。这样一个现状导致奶农想方设法提高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这也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一个大背景。

  由此,蛋白质含量指标的制定无疑将对乳品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奶农要想提高0.1个蛋白质的含量都很难,一般是通过人为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含量。

  很多企业的宣传也误导了消费者。”这位负责人表示,标准将蛋白质含量设在2.8、2.9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

  营养专家认为,牛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比较便于人体消化吸收。“可以对蛋白质含量进行分等级管理,比如基本要求是2.8,企业可根据需要制定生乳收购价格。”

  专家认为,国家调整蛋白质指标是一个进步,对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实施更加人性化

  国家标准是否能给企业提供合理的消化时间,一向是企业、行业协会所担忧的问题。很多人也认识到了,一刀切的实施时间表常常会遭遇企业消极抵抗。生乳新标在这个问题上给予了细致安排,得到了业内的肯定。

  卫生部表示,为做好新旧标准衔接,合理设置标志实施过渡期,标准的具体实施时间会按照标准修改情况、对生产工艺的影响和实施难度分步进行。

  比如,《生乳》(GB19301—2010)和《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GB5413.33—2010)等检验方法标准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巴氏杀菌乳》(GB19645—2010)等乳品产品标准和《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12693—2010)等生产规范标准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等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自2011年4月1日起实施。

  专家认为,66项标准的错时实施时间表无疑为企业调整工艺、消化库存提供了合理过渡时间,减轻了经济损失。

  总体来看,生乳安全国家标准对乳品各项指标要求更加严格、数值设置趋向科学合理,增加了可行性,同时对企业奶源建设、储藏、运输等诸多环节制定了更细致的标准,从而提高了乳制品的安全性。


相关搜索: 乳业 标准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