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财经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部分经济学家:我国通胀尚未构成现实压力

时间:2010/3/18 9:54: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保持政策连续巩固经济回升基础 抓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主持人:本报记者 叶晓楠 李有军

    嘉 宾:厉以宁(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张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贾 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叶 青(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2009年以来,在政府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长在年内出现“V”型反转,成功实现“保八”。但是,在经济上升的周期中,同时也出现了资产价格泡沫再现、通货膨胀风险上升以及短期资本加速流入等问题。中央政府提出“管理通胀预期”,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就此,本报采访了几位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

    3%左右通胀率可以承受

    记者:中国是否面临经济增长过热的局面?通胀的压力来源何在?

    厉以宁:判断经济运行是否处于警戒线以上,一般采取两个指标:一是通胀率,一是失业率。现实经济是非均衡经济,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率和通胀率。根据中国经济运行的多年经验,如果经济持续增长,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那么,3%左右的通胀率是会相伴而来的,也是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从当前来看,通胀只能说是看到了一个预警,还不能说已经出现。所以,目前仍应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宜改动,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同时使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更巩固一些。

    张小济:仅从近来CPI由负转正即预言通胀来临不成立。当然,去年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确实存在银行信贷发放过快、资金流量过大的状况,有可能拉动物价上涨,目前所需要做的是对通胀的预期进行管理。根据中国国情,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农产品和资源价格的上涨。我判断,至少在今年第二季度以前,物价大幅上涨、发生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与当前国家经济的复苏也是匹配的。


相关搜索: 通胀 经济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