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从SARS到甲型H1N1中国疾控体系升级(4)

时间:2009/5/13 9:47:3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逃离疫城

  一个身处风暴眼的国度,一架执行特殊使命的客机,决定了一群乘机人的不平凡命运。

  当中国在神秘病毒面前不再手足无措,取而代之的是拒敌于国门之外的紧张。不管是否情愿,身处前沿的人们必须被这种强大的紧张氛围驱使,并过上一段迥异于常的生活

  本刊记者/陈晓舒

  文/王婧(发自上海、广州)

  不以为意的重灾区和一架高度警戒的B-777

  5月1日这天,魏晨曦和宋毅聊天——她们都是复旦大学派到墨西哥的2006级交流生——沮丧地说着自己买的回国航班被取消了。在此之前两天,各学校突然宣布停课,包括魏晨曦在内的许多中国留学生打算提前回国——不是担心流感肆虐,而是觉得呆着无聊。

  宋毅并不急着回去,她很早就预订了6月8日回国的机票,并计划先到首都墨西哥城去游玩几天,领略一下这座超大城市的特有风情。

  流感病毒刚开始蔓延的日子,宋毅上网聊天,国内朋友纷纷提醒她:“在墨西哥要当心。”她感到莫名其妙,问自己的墨西哥籍室友:“我的中国朋友说这里在流行‘猪流感’,很严重么?”室友轻描淡写地说,最近确实有流感,但没什么。

  宋毅自己也没太在意,倒是远隔重洋的家人急得要命,不断打电话催促她回国。

  4月26日,墨西哥卫生部公布,全国已有103人死于确诊或疑似“猪流感”(后被世卫组织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正是在这一天,成都海外旅游公司的导游王帅带着22个中国旅客进入墨西哥城,开始为期十天的墨西哥古巴之旅。在机场,王帅发现身边的外国人全都戴着口罩,他们也从旅行包里翻出备用的口罩——这是出发前的唯一准备;进到市区,商店大多正常营业,只是马路上车辆稀少,显得很冷清。这一天,墨西哥政府宣布全国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一天以后,墨西哥卫生部发布的死亡数字升为152人,当日,该国还发生了里氏5.6级地震,宋毅家人的担忧迅速加剧。

  宋毅所在的瓜达拉哈拉是墨西哥第二大城市,四季如春,到了4月底,街道上戴口罩的人依然不是很多。

  5月4日,宋毅从魏晨曦那得知,中国马上要派来一架包机。她意识到,这也许是回到中国的唯一机会,她决定改签机票,在蒂华纳与魏晨曦一起搭乘包机。出发前,墨西哥朋友还劝她:“别回去,没什么大不了的。”

  离开蒙特雷理工学院的时候,宋毅感觉校园里跟往常一样平静,各国学生们坐在学校草地上看书,或晒着太阳。

  此刻的万里高空上,一架南航波音777-200客机正飞往墨西哥,走过学校草地的宋毅当然还无法知晓,客机上有着怎样的类似临战的紧张气氛。

  客机上的机组是个临时团队,但阵容堪称豪华。首席机长由南航飞行部副总经理王世山担任,而南航客舱部副总经理徐娟娟“亲自挂帅”,担任乘务长,4名机长,3名副驾驶,一名机械师,以及12名乘务人员,王世山说这个属于“2套加强机组”。机组人员的选拔标准首先是政治素质过硬,徐娟娟更是把自己的团队称为“党员乘务组”。

  随机人员还包括了上海临床中心副主任卢洪洲教授和一名航医。卢洪洲对宽敞的机舱进行了划分,头等舱为清洁区,经济舱为缓冲区,经济舱最后三排为相对隔离区。

  机组不准备在墨西哥进行航油之外的任何补给,配备了充足的餐食和饮用水,以及达菲胶囊、N95口罩、一次性标准外科口罩、连体防护服、防护眼罩、免洗手消毒液、一次性医疗污物袋、含氯泡腾片、水银温度计、红外体温计……

  机组人员也有一些有趣的自带品——王世山带了一公斤新鲜大蒜,他说这是多年的习惯;刘建机长带的是板蓝根;副驾驶麦仲霖带的是妻子自制的两大瓶中药。

  王世山坦言,尽管准备还算充分,启程前后依旧内心忐忑,他担心疫情的传播,相比之下“责任考虑得更多一些”,这方面的压力也更大。对于这个临时团队而言,全然陌生的航程和高原机场,也是一个挑战。

  2000年6月至今,南航四次派出波音777包机执行特殊任务,前往所罗门群岛(先后两次)、赤道几内亚和泰国,接回安全受到威胁的中国公民或侨民。但这一次的任务,无疑更加艰难而特殊。

  被不断改变的行程

  4月28日,王帅带着旅游团按原定行程飞往梅里达。那里尚未发现确诊病例,情况比墨西哥城好许多,街上戴口罩的人也非常少。当时尚无一例疑似病例的中国,对甲型H1N1流感的恐慌却已爆发,公司副总王涛不断打电话“骚扰”王帅:“游客情绪怎样?”

  虽远在异国,游客们还是从国内各种渠道了解了疫情的严重,情绪倒真的波动起来。有8位游客希望马上回国,其他人则要求继续旅行。这让王帅很为难:按规定,这样的组团出境游必须团进团出,不许分团。

  好在他们也没僵持太久,4月29日,王帅接到通知:国家旅游局要求他们整团撤离墨西哥。于是全团23人的机票改签到5月1日,直飞上海。

  还没来得及飞往墨西哥城等候回国的航班,又一个通知就泼下了冷水:中国民航总局取消了墨航飞上海的航班。

  5月1日,魏晨曦拿着登机牌过安检的时候,才被工作人员告知航班取消。留在机场等消息期间,她上网搜索甲型H1N1流感,才知道4月28日一班飞往上海的航班上,有一名确诊患者。随后她获悉,中国会派包机接回在墨华人。

  魏晨曦联系驻墨大使馆,包机的消息被确认,但没有具体时刻表。

  墨西哥城这座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变得人心惶惶,魏晨曦也有点害怕,转飞到较为安全的蒂华纳继续等消息。

  王帅的团队被迫在墨西哥城留宿一夜,游客们渐渐焦躁起来,在他们的要求下,王帅带着大家赶到200公里外的银城,这里的疫情较轻,为避免被传染,23人主要在室外逗留。

  关于包机的消息几经反复,先是说要安排东航包机,后来改为南航,接着说是要晚一天到,随后又有过“南航包机也取消了”的说法。对所有辗转数日等候包机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就在王涛在国内为23人团队办好了转飞东京的一切手续后,他又得到了南航包机即将出发的消息。经与旅客们协商,他们愿意改签,只希望更简单地回到国内。

  此时的他们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24小时的机上时间,以及168小时的医学隔离。

  CZ0998接近墨西哥城的时候,徐娟娟要求在每个座椅后放置好特制的垃圾袋,连耳机都预先插好,为的是尽量减少与旅客的接触机会。她们还把许多小国旗插在客舱里。

  “长长松了一口气”

  5月4日,宋毅赶到蒂华纳机场和魏晨曦汇合。候机室里有20多个等候中国包机的华人,个个神情严肃。

  候机室里没有人戴口罩。在这里,让人焦虑的并不是病毒的传播,而是飞机何时到达。因为蒂华纳的大雾天气,包机不得不降落在就近的洛杉矶。真是一段一波三折的航程。

  终于等到包机了。宋毅听领事馆官员的要求,戴上口罩。每个人在登机前签署了一份《告知书》,上面写明搭乘包机的旅客到达上海应当配合接受七天的医学观察。

  通过红外测温仪的第一道关口,遇到的是机舱门口迎接的空姐,她们戴着口罩和手套,努力在眼角流露出笑意。宋毅收到一盒“达菲”、一面小国旗、一个N95口罩和一瓶免洗洗手液,换上新口罩才能登机。

  与以往的任何一次登机经历完全不同,这一次,宋毅感觉自己像是在进入一个无菌实验室。

  机舱很大,乘客并不多,他们被安排间隔着就坐,每一排只坐三个人。

  “有点着急,但并不恐慌。”这是王世山对他的这批特殊乘客的第一印象。怀有4个多月身孕的董女士倒是比较紧张,一直担心孩子会受到病毒的感染。

  坐定之后,包机并不忙着起飞,卢洪洲教授又向在蒂华纳登机的旅客简单介绍了防护知识,播放了随机携带的防疫宣传片。

  宋毅听得并不仔细,她在机场熬了一天,已经昏昏欲睡。醒来的时候,看见桌上多了一个苹果。

  客舱内人员需要全程戴口罩。当然,绝对的隔绝难以实现,毕竟人们要摘下口罩吃东西。机组吃完饭,徐娟娟就会提醒:“快快快,把口罩戴上,有传染病!”

  13小时的飞行,两餐都是广式点心,戴着口罩、手套的空姐每隔一个人分发一份,宋毅吃饭时,边上的两人不能解开口罩,就这样轮流进餐。

  几天的折腾让人心力交瘁,机舱内交谈的人很少,许多人一路睡到了上海。偶尔有人睡觉时觉得憋闷,把鼻孔露在口罩外面,乘务员赶紧过去纠正。“乘客们都很配合,这让我很欣慰。”徐娟娟说,去程的时候,她还在担心会有乘客拒绝全程戴口罩。

  航程中一共测了四次体温,这不包括下飞机前的那一次。北京时间5月6日16时32分,南航包机停在了上海浦东机场的远机位。飞机停稳后,上海卫生局的工作人员穿着雪白的联体隔离衣出现在机舱里,他们拿着红外测温仪给每个旅客量体温,收回了他们在机上填写的《健康申报卡》。

  一切检查完毕,旅客每8人一组下飞机。第一个离开飞机的男乘客戴着口罩,墨西哥草帽上插着一面五星红旗,一出机舱就张开双臂,蹦跳着走下舷梯。

  被问及抵达上海的感受,王世山和徐娟娟的回答非常一致:长长松了一口气。

  来接机的王涛被隔在警戒线外,只能与王帅电话问候。宋毅坐上大巴,隔着车窗看着远处迎接他们的人群。离得很远的地方,有人在摄影,一个扛摄像机的人站在了警戒线以内,穿着连体防护服。

  这种被关注的场面是宋毅没有想到的,魏晨曦甚至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大巴在浦东机场边上的三甲港一家酒店停下,三层楼高的酒店门口大横幅张贴着“欢迎您回到祖国怀抱”。


相关搜索: SARS 甲型H1N1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