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构建农业优势产业带 齐齐哈尔加强农业开发侧记

时间:2008/10/23 15:50: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金秋时节,站在拜泉县新生乡小庐山流域的半山坡上,层层梯田果实丰硕,排排树木层林尽染。农田上,鱼塘里,闪现着农民们忙碌的身影,所到之处是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2003年,一场洪水把新生乡小庐山流域冲得千疮百孔,桥涵尽毁,良田无存。2005年,小区立项开发后,把坡改梯作为开发治理的重点,实施综合治理。出动人工2万多人次,修梯田600公顷,改垅500公顷,治沟7条,建谷坊710个,营造水保林、防风林、护村林和村屯绿化带1050亩,生态农业的基本骨架,保护着可贵的黑土资源。昔日的万壑千沟,变成了今天鱼肥粮丰的美好家园。

  截至2007年,齐齐哈尔市农业综合开发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47万亩,建设优质粮基地40万亩,建设生态农业基地35万亩。全市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100亿斤左右,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谈及农业开发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诸多好处,齐齐哈尔市农业开发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任国英深有感触:“农业开发的突破口,是围绕民生,关注民情,全市实施的五大布局、十大产业,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民多渠道增收。5年时间,全市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有85万农民受益,人均增加收入310元,项目区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新亮点。”

  五大布局凸显区域比较优势

  产业化布局。几年来,全市重点扶持富裕光明乳业、克东腐乳、讷河港进、依安天鹅等国家、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投入农业开发资金2亿元,建设产业化龙头项目37个,新建厂房等设施6万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803台套,新增固定资产近2亿元,扩大了企业优势产品生产,提高了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三年累计新增利税4849万元,拉动农户10万户。生态农业布局。明确以克、拜、龙江、甘南等丘陵半山区为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区,龙、甘、泰、富裕和郊区为嫩江沙地治理区,拜泉小流域项目区、泰来庄园化治沙项目区建设已经成为全省的典型示范区。泰来豆海治沙小区,以沙带为治理中心,实施改土压沙,节水灌溉,林草结合立体屏障等综合治理措施。到2007年底,实现农业总产值1082万元,农业总收入676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534元。节水农业布局。为有效解决西部地区长期干旱问题,重点支持龙江、甘南、泰来、富拉尔基等地节水农业建设,立项投资5435万元,建设节水喷灌小区23个,增加节水喷灌面积32.8万亩。种植基地布局。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思路,建设优质粮经饲种植基地61万亩,重点支持讷河马铃薯、克山优质亚麻、富裕青贮玉米、克东优质大豆等原料基地建设,解决了龙头企业生产的瓶颈问题。。畜牧业布局。围绕玉米过腹增值,推广舍食饲养,先后立项扶持了克东、富裕、泰来等县区养殖基地14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投入,为富裕、梅里斯奶牛产业,克东、富拉尔基肉牛产业以及龙江肉羊产业和依安大鹅产业注入了生机活力。

  十大产业构建农业开发新格局

  以讷河为主体的马铃薯产业。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省的30%,经过农业开发的重点支持,形成了马铃薯制品加工,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优良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的科研、种植、加工体系。

  以富裕为主体的乳品产业。齐齐哈尔全市奶牛饲养量发展到22万头,鲜奶产量达到48万吨,形成了富裕光明乳业集团为骨干的16户乳制品企业。全市重点扶持液态奶生产、规范化奶牛饲养场、引进优质高产奶牛和玉米青贮基地项目建设,依托光明乳业和齐梅公司,新建两条液态奶生产线,形成年产15万吨的生产能力。在富裕、泰来、克东建设奶牛养殖示范小区6处,增加奶牛饲养量。

  以龙江为主体的玉米产业。龙江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玉米播种面积300万亩,年产玉米120万吨,居全省前列。玉米深加工作为农业开发的扶持重点,先后立项扶持了金创玉米加工等绿色环保产品和华冠集团以玉米为原料的黄原胶系列产品开发。

  以克山为主体的亚麻产业。全市目前已形成以金鼎和金亚集团为龙头,以优质亚麻种植基地为依托的亚麻经济产业链。围绕克山亚麻产业,从良种扩繁—制种供种—生产种植—原麻加工全过程重点扶持。

  以依安为主体的大鹅产业。扶持依安天鹅集团改扩建项目,新上大鹅良种繁育,鹅熟制品加工,羽绒制品加工以及大鹅饲料基地建设,提高了大鹅单体重量,满足了企业出口要求。

  以泰来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农业开发把特色作物种植放在突出位置,相继立项扶持了泰来优质绿豆、花生,依安紫花油豆角,甘南葵花等特色作物种植基地建设。

  以拜泉为主体的绿色产业。全市绿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768万亩,120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9个产品获得有机产品标识。拜泉县通过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推进绿色效益型农业的发展,全县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达到27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9%。

  以甘南为主体的葵花产业。甘南县是中国葵花籽之乡,“甘葵二号”葵花籽以其品质优、抗性强、产量大誉满国内外。

  以克东为主体的大豆产业。齐齐哈尔市每年大豆播种面积700万亩左右,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他们积极推广大豆覆膜种植技术,立项扶持了克东腐乳有限公司腐乳车间的扩建项目,使远近闻名的腐乳克东产品生产翻了一番。

  以龙沙、建华、铁锋区为主体的瓜菜产业。以丰富城市“菜篮子”工程为重点,推进瓜菜批发市场和设施农业建设,建设反季节瓜菜生产基地和特菜种植基地,加快瓜菜加工保鲜项目的建设,重点发展干菜加工,咸菜加工、鲜菜加工和反季节鲜食鲜储菜的储存加工,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

  农业开发吹起惠农增收最强音

  齐齐哈尔市各级农业开发部门把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的衣食住行条件作为己任,他们长年深入到田间地头和项目区帮助解决各种难题。目前,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成为促进财政增收、企业增效、农民致富和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003~2007年,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7亿斤,粮食亩产提高200~300斤。通过支持产业化经营项目,85万农民得到受益,全市连续3年粮食总产和单产实现双增、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2007年,在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全市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四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四年实现较快增长。

  近四年里,改造中低产田超过75万亩,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近54万亩,同时实施一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一批先进适用成果得到推广,这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农业综合开发也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五年时间,全市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50多万亩,改良草原(场)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3万亩,防沙治沙6万亩,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好,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很大实惠,农业综合开发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机载体。


相关搜索: 农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