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含泪喝“洋奶”,“国奶”当自强?

时间:2008/9/22 9:18:46 来源:21CN

    日前,惠氏、多美滋、美赞臣、雅培四家外资奶业巨头纷纷表示,不会对其奶粉进行提价。美赞臣所属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称,在“这一特殊时期”提高价格是不合适的,除非原材料等成本大幅度提高。(9月19日《京华时报》)

  “特殊时期”的含义,大家都是晓得的。没这个前提,“洋奶”的表态就成了没来由的搔首弄姿。目前的状况,类似于某村女子突然被发现集体失贞,邻村女子立刻宣称“绝不加彩礼”一样。

  这本是件好事,起码不算坏事。难道这些企业趁火打劫才让人高兴么?但“地球人是复杂的”。关于这条新闻,我浏览了几个门户网站,在浩如烟海的跟帖中居然没见到几句表示肯定或感谢的话。排除掉“阴谋论”、“崇洋论”以及种种偏激之语,我终于找到了网友意见的一支主流,大概是“含泪喝‘洋奶’,‘国奶’当自强”。

  当然,这个用词不十分准确,首先是“奶粉”不是“奶”,一用“奶”,便很容易让人与“宁给洋人当二奶,不给国人当大奶”之类的言语扯到一块。其次,即便“奶”也有问题,“国奶”的用法仍欠妥,毕竟不是辛亥革命以前了,可以“国舅”、“国母”地乱叫一气。但抛开这些不谈,我纳闷的是,为什么“奶”的问题,总有人要和“国”、“洋”之分联系到一起。之前,是“国奶”出了问题,要警惕“洋奶”趁虚而入;现在,则成了喝“洋奶”时勿忘“国奶”在困境之中。

  把某个跨国企业、某个产品,与“国洋”、“中西”、“华夷”之分联系在一起,这思路不新鲜。不久之前的收购“汇源”,更早的“抵制家乐福”,都有论者高声言道:“谁说品牌没有国界!”是的,品牌有国界,这我瞧出来了。前几天我一直担心,当初抵制家乐福的热心人们,会不会在QQ、MSN上传檄以告,用对付家乐福的法子对付眼前的不良企业。现在看,担心是多余的。

  然而,品牌有国界,并不表示在任何时候都以国界来衡量、区隔品牌。国内某知名奶企的股份其实有近一半归新西兰某公司,汇源的注册地其实是陈水扁洗钱的某个群岛……这都暂且不论。就说“奶”吧,我以为,其实只有一个区分标准,就是能“进口”的和“不能吃进口”的,而不是“进口”和“国产”。“奶”的问题,不一定要和“国产”拉上关系,就像不能怪牛,更不能怪草一样。

  明智的做法,是只选“能进口”的,不管是“洋奶”还是“国奶”。“国货”中自也有众多值得信赖的品种,只要你一双没偏见的慧眼能够识珠。不管三七二十一,“甘挺国奶不喝洋奶”,或“只喝洋奶不喝国奶”,都明显是一根筋的思维。当然,如果你信心缺位,又被钱烧得厉害,那就只喝“洋奶”好了,但“悄悄地进村,开枪的不要”,别再把全体“国奶”一块糟践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已经够冤了。

  最后提醒一句,无论是你还是孩子,不管喝什么奶,最好都不要“含泪”,易患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自己的健康要自己操心,就像要自强的企业,只能靠自己争气,不能靠国人“含泪支持”一样。

我的信心来自于我自己的消费习惯,多年来全家养成的喝奶习惯并没有因三聚氰胺事件而改变;我的信心也来自我随机遇到的一对母女:17日傍晚我在居住的小区散步,看见一对母女推着婴儿车,女儿手里拎的是某种品牌的罐装和软包装奶粉,女儿一边跟母亲说着结石婴儿事件,说有3个孩子已经死亡,临床诊断患儿已经有6000多例。她说,商场里面正在抢购婴儿奶粉,因为“只剩下几个牌子的奶粉可卖”。女儿手里的奶粉证明,虽然商场里“只剩下几个牌子的奶粉可卖”,但她那婴儿车中已经断了母乳的孩子还是要喝鲜牛奶或奶粉。只不过,她有可能要为孩子重新选择合适的品牌和价位。

  迄今为止,中国的乳品行业已经发展到每年20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国人长期养成的消费鲜奶和奶粉的习惯也不会因结石婴儿带来的恐慌而戛然而止。这其中,固然有可能给进口奶粉“不战而胜”的机会,已经有国外品牌在伺机涨价,甚至有更多的人选择直接从国外带奶粉或邮寄奶粉。但国外品牌价位高仍然是大多数国人难以逾越的坎儿,内地品牌的机会仍然存在。只要能强化自我检测标准,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消费者,国内乳品企业依然有生存乃至壮大的空间。

  在中国乳品行业的浴火重生之路中,信息全面公开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决定性因素,该因素可以说性命攸关!新闻媒体对其中问题产品无一漏网式的曝光,并对合格产品同样无一遗漏的披露,固然成为一些不合格产品和不良企业的噩梦,却也使全行业免遭“殃及池鱼”的全军覆没之忧。

  我们不妨假设这样一种情形,就是媒体和有关部门不是举一反三,而是局限于痛打落水狗把所有矛头指向三鹿,而拒不曝光和披露全行业的“潜规则”问题,结果可能会是:因为全行业的信息缺乏一个完整的披露,导致坊间传闻的潜规则问题没有具体的矛头指向,于是乎,“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成为消费者的基本心理定势,人们对具体品牌和企业的不信任将泛化为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失去选择的人们被迫全部转向进口品牌,或者被迫放弃乳品消费。这才是整个乳品行业真正的灭顶之灾!

  而对于政府来说,如果不及时公开全行业相关信息,则会给市场一个“偏袒企业和坏人”的印象,留给消费者的是不信任感。而全面披露信息,则不仅挽救了行业,也挽救了政府形象和信誉。如果能够就此持续改善政府信息公开与新闻监督机制,则又一个不幸中的大幸。(作者为《中国保险报》评论主编) 作者:宋金波

 


相关搜索: 奶粉 三聚氰胺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