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我市推进农业产业化 昂“龙”头 壮“农”身

时间:2008/7/4 10:20:16 来源:六安新闻网

 安徽庆发集团以全国粮食标兵县——霍邱县为依托,投资2.6亿多元兴建的30万吨优质稻谷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精米加工工程。为保证原料来源和质量,该公司与沿淮地区农户签订了6万亩种植面积的优质水稻保护价合同,产前供种,产中提供技术服务,产后按照合同规定收购,当价格低于保护价,按保护价收购稻谷,价格高于保护价,按市场价格收购,并把一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民。据霍邱县农委预测,通过订单合同,2008年该企业可带动霍邱农民直接增收1亿元。

  据市农委主任蒋刚介绍,通过这样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动,全市有87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或者间接受益,平均每户年增收1500元。自实施农业产业化以来,我市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寻求着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良性轨道的发展之路。

  “联姻”,农、企实现利益联结

  谋求“农户利益链”与“企业产业链”相融合,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企双赢。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企业与农户之间开展订单生产,签订购销协议,一方面企业生产的原料来源和质量得到保证,一方面确保了农户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减少了销售环节,获取了稳定收益。目前,全市订单农业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签订协议之后,为保证原料质量,一些企业还为农户提供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资金、技术、信息等难题,让优质生产为农户带来附加值收入。还有企业通过联合农户兴办合作组织,由合作组织出面组织指导农户进行标准生产,帮助农户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构建企业与农户互信合作的机制。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374个,会员5万人。

  据了解,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850多个,其中上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有525家。全市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7家、市级龙头企业149家。随着农企联姻的逐步深入,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日益紧密,如华祥食品公司带动1万多农户发展蔬菜生产,庆发集团、华安达公司通过技术培训、指导和订单合同带动2.5万农户从事杞柳种植和编织,回收产品,统一出口,促进了企业发展和农民收入。

  示范,农业基地催生产业化

  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十大基地建设的意见》。一年多来,我市以优质粮油、生猪、水产品、油茶、奶牛、蔬菜、皖西白鹅、名优茶、六安大麻、茧丝绸、中药材、草竹柳编等为代表的优势主导产业开始形成,十大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并已建立各类标准化小区300多个。

  今年,我市大力推进“现代型”、“分散型”向“集约型”的有效转变,规划建设10个县区级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引导企业入园。目前大多数园区已在开工建设,如霍邱县长集镇、宋店乡太岗村、马店镇李老庄村3个园区,金安区双河镇、三十铺镇2个园区,裕安区徐集镇园区等。

  通过基地建设和示范带动,我市产业化进程逐步提升。霍邱县临淮镇双门杂交稻制种示范基地以种植业为主,以水稻高产创建和杂交制种为抓手,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近年通过杂交稻制种,合作社社员每户收入超万元。示范基地涉及4个村民组,共286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以一家种业公司为依托,实行制种基地——规模种植——收购加工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为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探索了宝贵经验。

  消障,倍增计划规划五年蓝图

  据市农业部门调查,目前我市农业产业面对的主要问题,还是龙头企业不“壮”,整体带动能力较弱。目前,我市龙头企业销售额超亿元的只有20来家,农户带动面小量少,规模效应不明显,农业资源优势难以发挥。不少龙头企业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人才匮乏,缺乏技术研发和产品革新能力。一些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只能提供初级产品。粮油加工类型单一,畜禽加工未能综合利用,水产品仍处在鲜销和“一把刀、一把盐”的冷冻冷藏阶段,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针对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今年6月市政府出台了我市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制定一系列措施,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到2012年力争实现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翻一番、农产品加工产值倍增、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倍增计划的重点就是做强大龙头,建设大基地,培育大品牌,发展大中介,开拓大市场,我市将对龙头企业实施重点扶持,并加大资金投入,打造龙头企业的发展梯队,进一步完善农、企之间的利益联结,争取到2012年,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80万户,农民均户产业化经营增收2000元以上,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00亿元。

  按照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原料需求,我市将打破地域界限进行统筹规划,形成主导产业基地区域化的生产布局,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基地生产模式,继续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契约制度,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稳定购销关系,并让企业提供给农民更多的服务和帮助,从而保障农民利益,保证企业原料供给,实现更多的“双赢”。(记者 林健)


相关搜索: 农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