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粮价成倍上涨 两大金融组织发布“红色警报”(2)

时间:2008/4/15 10:57:12 来源:中金在线

    应对

  委员会:发达国家应提供紧急援助

     该委员会会议当天在华盛顿结束后发表一项公报说,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对各国影响不一,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许多穷人因粮食和能源价格高涨“受创严重”。公报表示欢迎世行行长佐利克提出的“全球粮食政策新建议”,即近期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在中长期则促进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佐利克13日呼吁有关国家和地区政府立即履行承诺,在5月1日前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5亿美元紧急援助资金。他说:“这不仅仅是短期需求的问题,它事关我们能否确保下一代不会为此(粮价上涨)付出代价。”世行已决定向海地提供1000万美元的援助,主要用于为学校提供午餐等缓和粮食危机的措施。佐利克说,他知道“还有其他国家也在寻求帮助”。此外,世行计划帮助海地制定一个旨在提高粮食供应安全的中期战略。

  公报同时指出,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作好准备,以便对受粮食和能源价格冲击的有关国家及时提供政策指导和经济援助。

  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问题上,公报表示,2008年是关键的一年,尽管许多国家在实现该目标问题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许多国家可能无法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公报指出,要更有效地减少贫困,强劲、可持续和更加均衡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和世界银行应加大对最贫穷国家发展项目的援助。

  联合发展委员会会议结束标志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春季会议的闭幕。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于1974年成立,其宗旨是研究全球发展问题。该委员会通常一年举行两次会议。

  (冯武勇 宗禾)

  国际粮价影响有限 预计国内今年不会大涨

  今年以来国际粮价步步飙升,1月份国际大米价格暴涨约20%,4月初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的优质大米更是比年初涨了70%左右,创下34年来最高水平。据世界银行最新估计,国际大米价格今年将上涨55%。对国内的粮价走势,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粮食价格相对独立于国际市场,加上政府宏观调控效果显现,预计今年国内粮价上涨幅度不会太大。

  调控效果显现

  “短期内国内粮价上涨的动力不会过于强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指出,在年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我国连续出台了五项调控措施,分别是降低粮食进口关税,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征收粮食出口关税,实行粮食出口配额制,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价格管制,加之今年已经2次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幅度达9%-10%,国内市场的粮食供求能够维持平衡。

  祁京梅还指出,从国际、国内粮价上涨周期来看,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也不紧密,两个市场相对独立运行,我国此轮上涨周期是在2006年,而国际粮价上涨则启动于2007年中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国内粮食价格将保持上涨趋势。虽然我国粮食供给保持大体平衡,但主要依赖进口的大豆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会上升,同时期货市场受国际影响投机活动也将频繁,这些都将是我国粮价上涨的因素。

  确保粮价平稳

  当然,无论受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影响究竟多大,保证粮食供应、确保粮价平稳都将是我国今年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粮价的推动下,我国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出了8.7%的11年新高。对此,亚行经济学家庄健说,中国政府在今年预算中安排了5625亿元的支农投入,近期又追加了252.5亿元加大对农业的扶持,这一举措抓住了缓解物价上涨压力的要害。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近日也撰文指出,为确保粮价平稳,今年要根据粮食产销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稳定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自给水平。

  农业部的数据表明,我国粮食自给率10年来一直稳定保持在95%以上,粮食储备达1.5亿吨到2亿吨,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

  警惕粮食安全

  光大期货小麦分析师田亚林表示,我国国内粮价受国际影响有限,目前供求关系不是主要因素,国内粮价更多是受政策影响。田亚林表示,当前要确保稳定粮价,除了控制出口,扩大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供给才是根本出路。虽然目前我国粮食供应还能维持供求平衡,但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田亚林指出,虽然我国近两年的粮食价格上涨了9%之多,但中国的粮食价格是全世界最低的,国际市场小麦和大米的价格是中国的2到3倍,玉米价格也远高于中国玉米价格,这种巨大的价格逆差是不合理的,不利于长期的粮食安全。据悉,今年两次调高的小麦及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仅是10年前价格水平的80%,10年来,物价水平、人均工资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而粮价没有大幅上涨,老百姓种粮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加之,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和增加趋势,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商品粮的需求量。

  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市场越来越广地相关联,国际市场粮价的大幅上涨,这决定了低粮价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田亚林认为,从长远的粮食安全问题考虑,国内粮价适度上涨属于正常的。但在当前物价高企的情况下,确保国内粮价稳定,对全局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

  ⊙ 薛黎


相关搜索: 粮食 价格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