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王丁棉:当前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2)

时间:2007/10/9 8:56:32 来源:网友
    二、我国奶业发展乱在哪里
    由于我国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处于转型时期,一些行业出现了超常规的发展,以及在快速发展当中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台湾在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曾发生过这种状况。我国奶业10年发展指数翻两翻,关于这一点世界奶业界已予确认。按奶业行业的发展规律特性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年发展增长率应该在7~8%的范围,这才是个正常的合适范围。进入21世纪之后这6-7年来全球的奶业发展年均增长指数一直徘徊在2.5-3%之间,有相当部分的国家还徘徊在1%至2%之间缓慢发展。我国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长指数已达到了21-23%,足足高出了世界奶业平均增长水平的6-7倍。这种高指数高速度的发展,其本身就是极不正常的一个事情,不正常的发展肯定会带来一些混乱。对中国奶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怎么去评价?从牛奶生产、乳品加工、市场销售、牛奶认识或消费引导等这几个方面情况去分析、评判,我们可以讲用一句话概括起来说是“乱中快速发展”。而这个“乱”字到底乱在哪里?
    (一)、奶牛饲养混乱
    1、连续多年盲目从国外引进奶牛,不注重本地奶牛品种的改良,在奶牛流通中还出现染毛色的人造假奶牛。
    2、只强调以荷斯坦黑白花奶牛饲养为主,疏勿了娟姗牛、水奶牛、耗牛等带中国地方特色的品种奶牛的拓展和开发利用。现在的奶牛饲养状况是,除了本地的一些品种之外,就是一头黑白花牛养遍全中国,不管是亚热带的南方,还是寒冷的黑龙江,或是高原青岛、新疆,处处易见黑白花牛。
    3、奶牛饲料供给不稳定,有什么吃什么,饲料草种频频变换,营养缺衡,内外应激严重,直接影响了产奶量。
    4、该淘汰不淘汰,老弱病残的奶牛让其照样产奶,甚至将其照样当产母牛来售卖。
    5、只追求产奶量,不讲究奶质量,甚至还有个别奶农渗假造假牛奶,例如最近被中央电视台暴光的陕西渗假、人造假牛奶事件。
    6、奶牛良种近亲繁殖,甚至个别地方奶农还采取劣种滥配,使用本地黄牛与黑白花交配。
    7、在奶牛的省际、县际交易流通中,“两病”检疫存有漏洞,牛群抵达新场的隔离措施不够落实。
    8、奶牛“两病”防制工作把关不严,年年防疫年年达不到净化标准。业内有人预言,如果再不重视和重抓奶牛“两病”的防制净化工作,再过10年、8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后,一些地区的奶牛恐伯要进行“大换血”,换句话说,这些地区到时恐怕连几头健康奶牛都会难找到。
    (二)、奶源收购混乱
    1、一些乳品企业用奶,实行“只摘果子不种树,只搞产品加工不养牛”的政策。
    2、收奶单位利用单方检测权,盘剥奶农利益,合格视为不合格,一级奶按二级奶价计算支付。许多奶农向乳品厂提出质疑:同一奶牛场,同一牛群,同一种挤奶方法,同一种消毒处理方法,同一种饲料配方,昨天所产牛奶为合格,今天就变为不合格?很显然,这里面存在着很大的人为因素而非技术因素问题。
    3、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人工费、水电费、汽油能源和饲料价格都在上涨,但就是收奶价难上涨,一些奶农为保不亏本,只能瞒着良心往牛掺点水。
    4、个别地市区如陕西还出现了一些“奶霸”强行压价收奶,并进行掺假造假,扰乱了奶源市场秩序。
    5、一些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设卡不准本地区奶源外流。
    (三)、乳品加工混乱
    1、还原奶的使用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2006年的全国进口奶粉仍超过13.4万吨(另还有近30万吨的乳清粉还未予计算在内),一些企业使用了还原奶且还不按规定在产品包装盒上矛标示。
    2、一些企业使用一些乳清粉(非食品级)用以雪糕、冰淇淋、乳酸饮品等产品的生产,用其代替纯正奶粉或牛奶。
    3、滥用乱用和过量使用添加剂,例如一些饲料级的甘氨酸代替乳蛋白质。
    4、将牛奶人为调香浓,还把它说成是纯天然的。
    5、将生产日期推前或押后标注,特别是在市场处于低峰时期和产奶量处于高峰时期这一交差季节,“早产奶”现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个别企业,他们连学生奶的生产日期都敢往后标迟60天。
    (四)、市场秩序混乱
    1、包材等材料升价,说升就升,无需与你商量。
    2、奶产品的价格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且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3、企业诚信缺失,玩手段,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例如一些全属于乳酸饮料的饮品,则打着牛奶的招牌把它说成是“早餐奶”;又如,明明是死菌或者是在饮用之时连一个活菌都不存在的,但却把产品说成是活性菌奶饮品;再如,明明知道所有牛奶中都含有长骨头的主要原料---是钙质,但却把自己往牛奶中添加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添加物的牛奶说成是“留住钙造骨头的牛奶”,。前一时期还有个别企业拉上一些不负责任的专家一直在将“造骨头牛奶蛋白”炒得沸沸扬扬,甚至达到了疯狂的地步。还有一些大型企业,在几年前就开始联手向市场狂推UHT奶和特浓奶,把人为调香说成是来自“天然草原”。最近一、两年,这些大企业又调转了推广推介的风头,狂转为推乳酸饮料,甚至还把乳酸饮料说成是“奶”。
    4、产品命名混乱,一些企业对产品名称命名的自由度和随意性非常大,自己想怎么起就怎么起,想叫什么名字就叫什么名字,例如特浓奶、早餐奶、晚上奶、酸酸乳等,他们在蒙蔽消费者的眼球,在误导消费的消费取向,消费者已被这些产品名堂弄得糊里糊涂。
    (五)、标准混乱
    在近3万种食物中,那些东西可吃,哪些不可吃或少吃?这应该凭什么做判断准则?答案是食品的安全性。那么,拿什么来衡量食品的安全性?是标准。标准,是衡量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一个尺度、一个指标,也是食品安全的一个卫士。在食品安全法规、规程保障中,可以说它还是法律的补充,它能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保障的需要,而且它又是食品生产技术水平的体现。也可以说,没有了标准就等于没有了食品安全的保障。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食品标准的制定和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我国也不例外,目前全国的食品标准大约已超过3000个,涉及到奶业行业(包括与奶业有关的上、下游的乳畜品种、奶牛养殖场及其环境、饲料及饲养、疾病卫生防疫及检疫、生产设备、牛奶检验、牛奶运输及贮存、产品加工与检则等)的相关标准就有321个。在上述这些标准中,自1982年至今这段时间发布并仍然有效的奶业标准就有204个(这当中不包括奶牛饲料及其检验方法在内的标准) ,当中有国标等部门制定的国家标准119个,由农业、轻工、环保、卫生、质检、商业、商检、机械等部门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或部颁标准共有85个。这些标准,由于是经多个部门各自制定,以及制定者或起草承办人所受到跨行业专业知识和情况了解等方面的限制,被制定出来的标准本身就存在许多缺陷乃至错误。当中还有许多标准是相互交叉的、重复的。同一类别的标准,各个部门所标出的具体数字指标又不相一致,以致使生产企业在执行中经常发生尴尬;有些标准早己不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甚至可以讲己处于过期失效的状态,但它仍被空挂在那里;有些标准,由于在制定过程中就脱离了我国的国情,一公布就立即遭到行业的“群起而攻之”,甚至是有一部分条文是欠可操作性而根本上就不能执行。例如2003年由卫生部、国标委制定出台的GB19301-2003《鲜乳卫生标准》(生鲜牛乳中不得检出致病菌);2004年国标委制定出台的《食品标签通则》和被业内称之为“禁鲜令”的《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巴氏奶不能标鲜);2005年农业部制定的《液态奶糠氨酸检测标准》;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在拟定起草的《食品标识标注规定》(征求意见稿:牛奶不准标鲜)等。牛奶加工企业普遍反映,他们很难适从现在我们国家现行的这套食品标准体系。

相关搜索: 奶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