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福建粮食供求趋势分析

时间:2007/6/7 2:10:31 来源:网友

     一、福建省粮食供求情况

    (一)粮食产需状况

    福建人多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沿状况奠定了缺粮的省情。长期以来由于耕地严重缺少,造成省内粮源不足,全省粮食产需平衡必须依靠省外调入补充。在90年代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上保持3000万亩以上,199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曾高达192亿斤。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全省粮食面积逐年减少,总产量相应下降,由于省内粮源有效供给减少、人口增加,粮食供需缺口逐年增大。近几年,每年净调入粮食都在140亿斤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但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稳定省内粮食自给水平,依靠国内市场粮源,做到了全省有效供给充裕、市场粮价稳定。

    “十五”期间,福建省人口由2000年的3410万人,增加到2005年3535万人,五年增加125万人,增长3.67%;粮食播种面积由2742.76万亩,减少到2161.94万亩,减少580.82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16万亩,年均下降4.24%。粮食总产2005年143.04亿斤,比2000年的170.94亿斤,减少28亿斤左右,平均每年减少5.6亿斤,年均下降3.26%。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对粮食需求的扩大,到2005年社会粮食消费量达290亿斤左右。“十五”期间,

    福建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从总量平衡上看,粮食产销缺口进一步扩大,全省粮食自给率不足50%。从品种平衡上看,玉米和小麦依赖省外,以口粮消费为主的稻谷还有一定缺口。其中稻米消费量三分之一左右要靠省外补充,市场供应的面制品所用的小麦和饲料行业加工所需的玉米,完全从省外调入。

    (二)粮食调入情况分析

    全省实际净调人粮食,2003年143亿斤,2004年161亿斤,2005年调入168亿斤上下,近几年福建省粮食调入年均增10亿斤左右。其中,由于受到2003年底前后的全国性粮价波动影响,以及中央和地方储备规模增加,2004年全省粮食调入总量增加了18亿斤。总之,福建省“十五”期间粮食调入状况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粮食调入品种分析,省外人闽的主要三大类粮食品种比重大约为:2001年稻谷占47%,玉米、小麦各占23%;2003年后粮食调入品种比重发生了变化,其中:稻谷占46%、玉米占28%、小麦占20%;到2005年,玉米调入约占30%,比2003年增加2个百分点,而当年稻谷调入比重‘比上年减少2.6个百分点。

    2、从物流渠道分析,铁路运输仍是制约“北粮南运’的瓶颈,福建省海岸线水运弥补了“引粮人闽”运力的不足。近几年,调入福建省的粮食主要是来自东北和长江下游流域等粮食主产省,调入量占全省调入总量的80%以上,除江西外,江苏、安徽、山东和东北等入闽的粮食以水运居多。据2001年省外调入粮食调查统计,当年进省的粮食中,经铁路调入的占49%,经水路调人的占46%;2003年铁路和水运能力基本上各占一半;2005年从水路进省的粮食提高到60%,其中玉米从水路进省占80%以上,2005年全省港口接卸玉米达200多万吨,比2003年翻一番。

    随着粮食市场经济的发展,粮食购销市场化,实现全国性粮食大流通,加上福建省港口接卸中转能力的提高,近三年平均每年有12%左右的进省的粮食又流向周边省份。其中2003年占6.16%,2004年扩大到12.333%,2005年流向省外占19%左右,其中广东、浙江和江西三省占85%以上,主要是小麦和转港进口大豆。2005年进口大豆237万吨,其中有60万吨大豆加上省内大豆榨油后的豆粕共计122万吨调往省外。

    二、粮食消费结构转变对市场需求影响分析

    (一)城乡粮食消费结构变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005年全省城乡居民口粮、饲料、食品和工业用粮等五项粮食消费,由2003年的269亿斤增加到289亿斤,其中城镇居民口粮45亿斤、农村口粮115亿斤、饲料用粮96亿斤、食品用粮17亿斤、工业用粮16亿斤。2005年消费总量比上年的281亿斤增8亿斤,人均消费水平由770斤增到800斤左右,其中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因转化用粮的扩大和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口粮水平趋于下降。2004年城镇和农村口粮人均年消费为360斤和500斤,分别比1995年减少50斤和20斤,下降12%和4%;2005年城乡居民口粮人均消费452斤,比上年减少3斤。上述五项粮食消费结构总量中,2004年城乡居民口粮消费比重由2003年的58.68%下降到55.85%,而2005年口粮消费比重为55.20%,比上年减1.6个百分点;饲料用粮消费比重由2003年的31.45%,上升到2005年的33.16%,增1.7个百分点;工业、食品用粮消费增长更快,2004年消费量达30.89亿斤,比2003年增4.3亿斤,增长16.3%。2005年用粮上升到33.71亿斤,又比上年增9.1%。

    (二)饮食结构变化促进饲料行业发展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商品丰富,非粮食物总量不断增加,进一步改善了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据有关数字反映,“十五”期间福建省非粮食物总产量发展较快,2005年全省非粮食物总产量达1396.62万吨,比1995年将近翻一番,比2000年增长23.91%。特别由于福建省以粮食原料为主的涉粮大型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达259.04万吨,比2000年的196.52万吨,增31.81%,其中肉类总产量1990年仅为74.24万吨,2000年增到145.92万吨,到2005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195.36万吨,五年共增49.44万吨,年均增9.9万吨,增长6.78%。禽蛋总产量2005年达43.91万吨,比2000年增长7.91%,牛羊奶总产量由2000年的9.91万吨,扩大到2004年的21.14万吨,增长2.1倍多。水产品2005年年总产602.22万吨,比2000年的527.59万吨增74.33万吨,年均增14.87万吨,增长2.8%,由于食物消费品种多样化,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饲料行业的发展。到2005年全省饲料用粮达到96亿斤左右,比上年增5%。

    (三)粮食消费品种结构优质化

    福建省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吃饱要求到吃好,吃得健康,市场消费的大米中大部分属于优质大米,从省外调入的稻谷主要也是优质粮食品种。居民的消费变化促进和引导了粮食品种结构的改变,如丁优和东北粳米,虽价高,但由于品质、口感好,继续保持强势,特别是小包装优质大米既方便携带,又满足消费者选择,适应了市场需求。有储备大米任务的地方,基本上亦是储存优质晚米和东北粳米。

    三、粮食消费趋势分析

    福建省粮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矛盾将是长期存在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全省总人口将达到3673万人,比2005年增140多万人,城镇化率达52%,提高5个百分点,粮食自给率力争保持在50%。基于上述省情的特点和发展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全省粮食产需平衡缺口不断扩大的格局仍十分突出。尤其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有效地促进饲料和粮食转化行业的发展,拉动福建省粮食消费总量的增长,因此全省社会粮食消费总量将呈平稳递增趋势。首先,口粮消费将基本维持目前的消费总量。其次,饲料用粮消费将有所增长;但增速平稳。随着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禽、蛋、奶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加快和促进了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饲料用粮行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再次,食品行业和工业用粮方面,由于人们消费方式多样化,特别是节假日家庭及亲朋好友在外餐饮的增多和方便食品的消费逐渐进入家庭,将促进了转化用粮企业的发展和工业用粮的增加等。据以上分析推算,“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社会粮食消费总量预计将超过300亿斤。

    四、做好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几点思路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基础工作不能动摇。

    福建是粮食主销区,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省的粮食供求缺口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警示我们对粮食安全问题不可掉以轻心。因此要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切实保护基本农田耕地,严格执行耕地保护考核制度,同时要提高土地利用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福建省稳定粮食安全大局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二)发展现代农业粮食,适应粮食消费结构转型变化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的关键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根据福建省严重缺粮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向粮食主产县实行更多的优惠政策,扩大扶持粮食生产的补贴范围,提高粮农收入,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其次,应着力抓好闽北主要商品粮基地县建设,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以商品粮基地县为主的福建省地方储备粮的粮源基地,既保护粮食生产,又增强储备轮换粮源后劲。第三,必须扶持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大型粮食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进粮食产业化,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第四,要适应粮食消费结构转型变化对市场的需要,大力发展农村优质型稻谷品种和专用粮食基地。

    (三)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应进一步深入分析粮食供求及其变化趋势,搞好省内粮食总量平衡、确保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一要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和流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强省内粮源安全保障基础;二要增强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完善各级储备粮体系建设,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三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粮食价格保护机制,保持粮价基本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

    (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宽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途径。

    在立足省内,力争保持福建省粮食自给率50%基础的同时,要进一步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北粮南运”的运输和港口接卸功能;要建立粮食主销区与主产区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和稳定与粮食主产省的长期协作关系;鼓励福建省销区到粮食主产地,通过与粮食种粮大户直接对接的方式,建立粮食生产基地,拓宽引粮人闽渠道;要加快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规范粮食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确保粮食市场收购有序,增加社会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相关搜索: 粮食 福建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