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香蕉产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2)

时间:2007/4/5 9:48:29 来源:人民网
    目前这场灾难比去年10—11月哪场危机要严重得多!
  
  去年10月18日起,北京等地一些媒体相继报道、转载有关“香蕉使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健康”的说法,一时全国各地香蕉价格大跌,一些消费者不敢食用香蕉,经销商纷纷退货退单,给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蕉农带来惨重损失。实际情况是如果不使用催熟剂,要等到香蕉成熟后再采收,那么全世界都只有香蕉产地才会有香蕉吃。
  
  国际上盛产香蕉的国家如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菲律宾等国,产品基本销往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香蕉从产地运到销地的时间短的在10天左右,长的要超过一个月。因此香蕉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过程主要工作是保鲜,必须保持香蕉是绿色的。香蕉准备上市销售之前,必须按每天的销售量分批进行催熟。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乙烯或乙烯利来催熟香蕉,尚没有发生过因为香蕉催熟而不符合欧美和日本等地的卫生标准的现象。近几年中国每年都有香蕉出口到日本,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国产香蕉因为催熟不符合日本的卫生标准而被退货或发生纠纷的现象。
  
  人们之所以用乙烯利来催熟香蕉,是因为香蕉本身就含有天然植物激素乙烯,科学家在长期的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中发现香蕉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而所释放出来的乙烯又进一步加速了香蕉的成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香蕉果实体内存在一种乙烯合成酶,这种酶是一种诱导酶,通常处于没有活性状态,当乙烯出现时,便诱导激活了乙烯合成酶,如此类似原子裂变的连锁反应,产生的乙烯越来越多,引起香蕉果实的呼吸作用进入不可逆转的过程,并出现呼吸跃变,产生呼吸高峰,使香蕉在短时间内完全成熟。民间催熟香蕉的方法是将成熟的香蕉或苹果与生香蕉放在一起,然后用薄膜包起来,其原理也是用通过成熟果实释放出乙烯来启动香蕉果实内部的乙烯合成酶,达到催熟香蕉的目的。
  
  真正对香蕉起催熟作用的不是一些人认为使用的乙烯气体或乙烯利,而是香蕉果实本身产生的大量乙烯气体。如果将催熟时使用的乙烯和果实本身产生的乙烯的数量做比较的话,那么前者就相当于点燃导火索的火柴所拥有的能量,后者则相当于炸药爆炸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当香蕉在15摄氏度至18摄氏度的环境中催熟时,果实中的叶绿素转化为叶黄素,香蕉就从绿色变成黄色。
  
   “香蕉使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健康”的说法,流传了整整一个月后的11月20日,才有一些农业专家陆续指出,香蕉用乙烯或乙烯利催熟是安全和科学的方法,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国内外多年来的通行做法,尚未发现有害人体的后果。最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生物技术教授郑学勤表示,香蕉催熟和最近发生的红心鸭蛋事件完全是两码事,催熟香蕉可以放心食用。哪场危机才算过去,可不少蕉农的损失已成事实。
  
  无独有偶,除了香蕉,去年7月,广东一些媒体报道、转载“西瓜注射红药水”,也曾造成一段时间社会的恐慌,最终使得海南、广东、云南等地瓜农遭受惨重损失。8月3日,深圳检验检疫局对辖区六家供货香港的西瓜企业、加工厂进行了突击检查,并抽样送实验室检测,均未检出有糖精钠、人工色素和红药水等有害物质。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澄清说明。虽然谣言得到了澄清,但错过上市时机的广大瓜农的惨重损失已成为现实。
  
  目前这场香蕉灾难除了自然病害外,也与新闻报道的不严谨、不科学有关,更与政府有关部门长时间的失语、沉默有关!
  
  假如香蕉真的遭到了灭顶之灾,那将会导致十分可怕的后果!
  
  香蕉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是世界上消费量、贸易量最大的鲜果。我国南方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目前种植香蕉面积已达约450万亩(海南约65万亩、广东约180万亩、广西约120万亩、福建约45万亩、云南约40万亩),年产近770万吨(海南约165万吨、广东约320万吨、广西约136万吨、福建约75万吨、云南约70万吨),年产值超过100亿元,香蕉从业人员约为215万(海南约30万、广东约90万、广西约50万、福建约25万、云南约20万),加上香蕉产业相关行业(农药、化肥、有机肥、香蕉生产器具、用品等企业,香蕉经营中介机构和个人、香蕉流通经营企业和个人、经营香蕉的小摊小贩,长期从事香蕉流通的运输企业和个人等等)的从业人员,至少有300万人。300万人哪!
  
  在种植香蕉的人群中,很多蕉农不再种植其它作物,把原来种水稻和玉米的田地改为蕉地,将全部热情和希望压到了香蕉上;不少香蕉种植户是从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安徽、四川、东北等地变卖家产,凑够本钱,举家迁到香蕉产区如海南、广东、云南等地专门从事香蕉种植的;还有一些原来在海南、广西种香蕉的大户,为了扩大再生产,也为了避开台风的袭击,转战云南西双版纳,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西双版纳就有几万亩土地被辟为蕉园,使西双版纳的地方经济有了新的农业支柱产业。
  
  香蕉产业的篷勃发展,为各香蕉产区及周边的农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来打工的农民干的还是农活,轻车熟路,很快就能上手,没有去城市打工的无奈和被岐视,心情舒畅,挣的也不比去城市打工少,生活支出却比城市便宜得多。打两三年工后,既挣了钱也学会了种香蕉的手艺,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回家后就能自己种蕉,既使不种蕉,也对种植其它作物有了更好的管理。事实上原来给人打工管理蕉园的农民,有不少现在已经成为蕉园的老板。
  
  香蕉产业已成为“一业带来百业兴”的那“一业”。2006年11月,广西召开了全区香蕉产业发展现场会。会议提出广西要在今后几年内争创全国香蕉第一产区。目前全区蕉类总产量136万吨,力求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全自治区香蕉产量增加到300万吨以上,香蕉总产值达35亿元,并为达到此目标作了相应的布置。2006年12月5日,海南香蕉产业(种业)发展论坛在海口举行,海南香蕉产业的精英会聚一堂,共谋海南香蕉产业发展大计。海南成为仅次于广东、广西的中国第三大香蕉产区,产值已过20亿元,香蕉已成为海南省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这次论坛提出,海南香蕉已发展成为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为产业升级、产品上档次铺平了道路,下一步就是要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做大做强。
  
  香蕉巴拿马病的到来,对香蕉产业的发展不啻是个睛天霹雳,无论是雄心勃勃的广西,还是意志昂扬的海南,抑或是埋头苦干的云南、广东、福建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整个产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香蕉有毒论”的泛起更如天崩地裂,使本想趁这季蕉上市收回部份资金、再去应对巴拿马病的蕉农和种植户们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化为泡影!
  
  香蕉产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把全部希望压在香蕉上的蕉农们即将为明天的衣食忧愁;从其他各省举家迁入香蕉产区种植香蕉的专业种植户们,来时,多的凑了一二百万、少的也凑了一、二十万,他们也将陷入绝境;转入西双版纳开辟新天地的大户们,刚有新蕉果上市即遇到了烂稀叭的价钱,他们多年的血汗眼看就要付诸东流!香蕉流通环节的经销商们开始准备改行,为香蕉行业服务的专业科技人员面临着下岗……靠香蕉产业吃饭的三百万人的饭碗摇摇欲坠!三百万人哪!!!这么集中的三百万人没饭吃,那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图景!!!
  
  回想去年,台湾香蕉滞销,大陆政府毫不犹豫以2.5元/公斤的价钱为台湾救市时,正是国内“香蕉使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健康”的谣言在流行时,国内香蕉行情跌到了0.4元/公斤的超低价位。看着台湾蕉农绽放笑容的大陆蕉农只能苦着脸暗叹自己的命不好,不知政府为何要去解救台湾蕉农而不来帮自己人说一句公道话!
  
  目前这场灾难更为可怕,香蕉产区的人们十分希望政府能采取断然措施,迅速对各香蕉产区的香蕉进行检验检疫、质量检测,及时公布真情,消除误解,澄清谣言,还香蕉一个清白。如果再这样沉默下去,既便以后谣言得到澄清,采收期也将错过,损失将不可挽回,再要应对巴拿马病也将是有心而无力!
  
  农民们不怕出大力流大汗,只怕无可奈何的流下伤心的泪!
  
  媒体对于关系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报道一定要慎重、自律、规范、科学,不懂或不甚明了的问题一定要查清问明,不能道听途说,听风就是雨。一篇不实报道,关系重大,可能会毁掉一个农业产业。
  
  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广大公民对于关系自己生命健康的信息越来越敏感、关注。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快速反应的应急机制。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整治处理,没有问题就要快速及时进行公开澄清,发布权威有说服力的信息,尽最大可能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现在是时候了!

相关搜索: 香蕉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