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福建:发展品牌农业 推动新农村建设

时间:2007/2/7 10:46:18 来源:千龙网
    品牌农业的主要特征是指获得相关质量标准认证、市场占有率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近几年,福建省围绕农业特色建基地,围绕农业标准提升品质,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打造农业品牌,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促进了福建省农业较快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福建省新农村建设。 
    一、福建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作用 
    近几年,福建省不断加大农业发展力度,形成了以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和烤烟为主的品牌农业,对农业和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也日益体现。 
    1、品牌农业发展迅猛。据统计,2005年品牌农业产值达到1142.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2.2%,比2000年增长40.1%,年均增长近7.0%。目前,福建省已培育了“东南香大米”,“天宝香蕉”、“官溪蜜柚”、“漳州水仙花”、“九阜山有机茶”、“兴化桂圆”、“度尾文旦柚”、“仙游姬松茸”、“龙华薏米”等众多名牌农产品。截止2006年上半年,全省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有8个,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达182个。 
    2、品牌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不但增加了农产品品种,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档次;农产品生产通过相关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如:连城地瓜干,通过两年的科技攻关,让不起眼的地瓜干获得四项发明专利,产品获得省名牌称号,由此带来了高收益。目前,连城县从事地瓜干产业的农民每年户均增收5000多元。长汀县远山农业公司经过几年运作,“远山”商标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由此带动该一万多户农民种养“远山”产品,户均年增收1186元。远山所属的远山双喜米业公司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稻2万亩,订单收购5600吨,增加农民收入120万元。 
    3、品牌农业成为福建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福建省食用菌、水果、茶叶、蔬菜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产量、销量、出口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其中出口产品一半以上为名牌产品,成为福建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福州海关统计,2001-2005年全省农业出口创汇达11.1亿美元,其中2005年出口创汇2.94亿美元,占当年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15.0%,占当年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30.5%,是2000年的1.6倍。 
    4、品牌农业已成为市场的主要“卖点”。2005年,福建省品牌农业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其中,省内市场销售比重较高的农产品有粮食、蔬菜和淡水产品;省外市场销售比重超过30%的有食用菌、茶叶柑桔和香蕉;境外市场销售比重超过30%的有食用菌、海水产品。 
    二、福建省品牌农业的主要优势 
    1、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福建省地处东海之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与浙江、广东、江西省毗邻。近年来,福建省农业通过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先后开辟了外商投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台商农业投资区、农业引进试验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等,累计批准农业“三资”企业390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49.7亿美元,实际到资22.6亿美元,利用世行、亚行和国际商业贷款近3.3亿美元。建立了优质水果等十类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有20多种农产品出口创汇超过千万美元,出口创汇位居全国前列。闽台农业合作更是蓬勃开展,亮点突出,进入了全面拓展阶段,截止2006年6月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农业项目1903个,合同利用台资23.4亿美元,实际到资13.3亿美元,利用台资总额在全国位居首位。 
    2、具有鲜明的产业优势。福建省茶业、食用菌、水果等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福建省是全国重点茶区之一,也是全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基地,茶叶生产已有1500多年历史,茶叶品种丰富,居全国之冠,全省已收集到茶树品种大约400多个,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福建省茶叶生产已连续13年稳步增长,并趋于区域化、优质化,目前已经形成了闽东绿茶区、闽南闽北乌龙茶区、闽西北多茶类和福州郊区茶加工区的生产格局。全省茶叶总产量、出口量、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三位。近几年,推广种植的著名品牌产品有铁观音、黄旦、佛手、肉桂、大红袍、水仙、大白茶等。福建省食用菌在国内也具有较强的优势。由于福建省属亚热带气候,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地貌多样,适于培植食用菌。目前全省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40多种,规模栽培的有20多种,寿宁花菇独具一格,古田银耳产量居全国之首,仙游县巴西菇栽培面积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巴西菇生产基地。多年来,福建省食用菌生产快速发展,生产技术趋于成熟,年出口创汇、产量、产值连续十多年居全国首位。 
    3、具有优良的品质优势。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亮点突出。一是绿色食品品种多,截止2005年底,福建省已有29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播种面积达120万亩,产值达30亿元,产品品种量约占全国9%;二是无公害基地面广点多,全省共有479个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73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三是有机食品发展快,全省共有31家企业36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其中5家企业10个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认证中心认证;26家企业26个产品通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认证。 
    三、福建省品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知名度高的品牌还偏少。近几年,虽然福建省一些农产品获得了省、市名牌称号,但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较少。2006年,国家农业部首次评选的96个“中国名牌农产品”中,福建省仅获3个。福建省名牌农产品中大部分是农产品加工品,鲜活农产品少,品牌农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既缺乏系列化,也缺乏产业规模。如:闽北茶叶虽然品牌众多,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牌子少,武夷岩茶虽列入了“中国十大名茶”,但其品牌效益和产业规模始终无法和国内其他同类产品品牌相媲美。 
    2、国内市场占有率偏低。近几年,福建省除少量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位次有所上升外,大部分农产品国内市场占率仍偏低。分产品观察,2005年,粮食和油料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1.5%和0.9%,均居全国第24位;水果市场占有率为3.5%,居全国第11位;肉禽蛋奶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均居较后的位次。 
    与发达省份相比,福建省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实力较弱。从位次看,2005年,除茶叶、水产品居于第1、3位,粮食、油料、肉类、奶类和禽蛋类均居于15位之后,从占有率看,粮食仅为1.5%,分别低于河南、山东、四川8.0、6.6和5.1个百分点;烟叶4.5%,与排名前一位四川省也相差2.2个百分点;肉禽蛋奶类占有率与排名第1位的省份相差均超过7个百分点。    3、未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目前,福建省农产品主要以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品牌共享意识差,同种产品品牌多、规模小。主要原因:一是品牌无形资产共享机制难以形成,企业、农户等共创品牌工作难以协调,品牌整合难度大;二是企业在品牌塑造的认识上还不到位,绝大多数企业用于产品宣传开发的经费尚不足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一。 
    4、标准滞后。农业标准化实施程度直接影响农产品创名牌的进程。从福建省来看,农业标准化方面还存在“三低”现象:(1)标准层次低。主要是地方农业标准与省、国家和国际接轨不够,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和设备,有些检测、试验办法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能力较弱。(2)推广应用率低。主要是农业标准实施工作滞后,有些地方只注重标准的制定,而不注重标准的实施,即使是获得注册品牌农产品,其生产、加工等环节仍沿袭传统做法。(3)科技投入含量低。国际上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农业科研开发方面,投入的资金平均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而福建省多数生产企业投入不足千分之一。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如:检测、生产、包装、冷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差距。 
    四、发展品牌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1、加强引导扶持品牌农业发展。发展品牌农业,实施品牌战略,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一是有关部门要适当降低福建名牌产品评选中对农业生产规模的要求。2005年福建名牌产品的评定标准中,要求农产品加工企业每个品种产值或者销售额应达到7000万元,农产品生产企业每个品种产值或者销售额应达到5000万元,福建省一些较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生产规模往往难以达到。二是应当减少参评费用,据省农业厅对一些参评名牌产品的农业企业的调查资料显示,评审一个名牌农产品,企业须负担评审费用约5-12万元,这些费用对福建省为数众多规模较小的农业企业而言是较大的负担。三是要加大对农业企业创名牌工作的扶持力度,如: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贴,对评上名牌的企业提高奖励金额。 
    2、大力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福建省农产品丰富,特色产品多,如连城地瓜干、武夷岩茶、长汀河田鸡、漳平笋干、龙岩咸酥花生等。这些产品是福建省宝贵的原始财富,只要对它们进行挖掘培育,形成名牌,打入市场,将成为福建省新的重要农业经济增长点。一是抓好传统特色农产品的名牌培育,对长汀河田鸡、连城山麻鸭、地瓜干、龙岩咸酥花生等传统产品,在确保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并投入一定财力塑造品牌,扩大影响。二是培育新的品牌,对于适宜福建省发展又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积极引进、重点培育、形成规模。 
    3、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展品牌。福建省应紧紧围绕畜牧、粮食、水果、烟草、林竹、食用菌、蔬菜、花卉8大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一是把扩大农业产业规模作为重要内容,加快推动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如:扩大以连城为中心的薯类基地,使其形成薯类产业集聚地。二是提高龙头企业名牌产业化规模,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如:福建省连城县红心地瓜干,注册为“冠豸”牌后,获得昆明世博会金奖,省农业精品博览会金奖、省旅游博览会最佳商品奖,树立了连城红心地瓜干的品牌形象,年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家坡等地就达2000多吨。对这类龙头“品牌”产品,应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提高其产业规模,使其成为福建省重要“拳头”农产品。 
    4、以科技发展为动力做强品牌。为确保农产品品牌的长盛不衰,必须提高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列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具体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1)安溪县在实施名牌战略中,依靠科技进一步提高乌龙茶质量,引进了先进制茶工艺和设备,将现代科技成果应用到茶叶制作技术上,推广“模拟小气候做青”、“空调做青”、“乌龙茶轻发酵技术”、“乌龙茶保鲜技术”等,获取了可喜的经济效益。(2)圣农牌冻鸡生产根据国际食品标准和美国肯德基公司管理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了“圣农冻鸡标准综合体系”,使该企业的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 
    5、以品牌农业为抓手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福建省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主攻目标,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不仅可以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可靠渠道,而且可以壮大区域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如:漳州市抓住新农村建设发展契机,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全市已形成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水产品、畜禽、饮料和香料等8大出口创汇基地,其中,水果、水产、蔬菜三个大宗农产品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地市级前列。该市现已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已有11类、99个产品获得“绿标”使用权,总数占全省45%以上,“漳州水仙花”、“漳州芦柑”、“王官溪蜜柚”和“天宝香蕉”等一批名牌产品享誉海内外。上一条:京、津、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分析下一条:坐拥四大优势:甘肃有色工业发展思路研究

相关搜索: 农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