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健力宝陨落谁之过(二)

时间:2005/4/22 9:54:50 来源:上海国资

    资本大鳄张海

    李经纬的下场与张海的登台密不可分。如果说后李经纬时代健力宝已经式微,那真正给健力宝带来没顶之灾的则非张海莫属。

    2002年1月15日,三水区政府公布向浙国投转让健力宝75%股份的消息,股权作价3.38亿元,正好是当初安达信对健力宝总资产评估值4.5亿元的75%,也是李经纬们最初试图进行MBO所出的价钱。

    随后事态很清楚表明,浙国投并非真正的买主,他只是受张海的委托而收购健力宝的股权的。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每股价钱一样,政府为什么愿意把股权转让给张海呢?张海又是何许人也,可以让政府给他这么大的面子呢?

    张海早年身世神秘,但自从2000年4月在资本市场打造凯地系后,便被市场认为是一条资本大鳄,张海入主中国高科时仅有25岁,也是中国上市公司里最年轻的董事长。

    2000-2001年间,张海通过凯地系染指方正科技、银鸽投资、飞亚达、中科健、深大通等上市公司,号称控制资金已逾百亿。很显然,张海是资本市场的大鳄,并不是一个做实业的企业家。

    根据张海和三水区政府达成的协议,张海拿出的3.38亿元将分三期注入健力宝法律上的股东——三水公投账户: 首期1亿元于交易当天支付,其后两个月内再支付1.38亿元,余下1亿元在一年之内付清。后来,最后1亿的付款条件又有了修订——取决于三年内发现的公司或有负债情况。

    但擅于空手套白狼的张海,实际上并没有用真金白银收购健力宝。按当初签订的受让协议,张海需支付1亿元的定金给出让方。但后来张海又与三水区政府签订了一则补充协议,称可以等额的国债作为定金。于是张海拆借来1亿元国债给三水区政府。

    事实上直到张海栽跟头为止,三水方面仍然没有全数收到张海的股权收购款。

    在施展空手道入主健力宝后,张海和一致行动人们开始表演一场掏空健力宝的超级腾挪秀。

    2002年底,健力宝耗资千万入主河南宝丰酒集团,之后又斥资上亿元受让“深圳足球俱乐部”,改名为“健力宝足球俱乐部”;2003年中,张海又利用健力宝数亿元资金,间接持有在港上市的平安保险法人股7000余万股,经配售于当年底增持至1.4亿余股; 其后,张海故伎重施,直接购入原周正毅持有的福建兴业银行7000万法人股; 2004年一月,张海还曲线收购辽宁和上海的两支球队。此外,张海以健力宝名义在海外投资建立了大量子公司,而大股东却是张海自己。

    2003年,张海推出第五季和爆果汽等新品。为此,健力宝集团曾将近2亿元以广告策划费用和材料订金的名义划到广州浩汛广告公司和广州时代精英策划有限公司,而这两家公司并没有履行义务,这笔巨款最终也不知所终。实际上,推出新品成为张海从健力宝转移资金的又一手段。

    在张海时代,健力宝向银行的借贷大幅飚升,张海入主之前,健力宝2001年的银行贷款余额仅为13.6亿元,张海入主健力宝后的两年之内,健力宝整体的银行贷款额为22亿元。近期,更有健力宝集团举报张海的材料称,张海等存在“以做假账、虚增库存、虚增销售等方式挪用、抽走、转移、侵吞健力宝资金”的问题,涉案金额不低于7亿元。

    经过张海、祝维沙等人短短两年时间的疯狂转移,健力宝资金紧张,拖欠供货商和经销商大量资金并导致供货的中断,一度停产,业绩一落千丈。更要命的是,健力宝的帐目成了局外人不能说清的烂帐——在健力宝又一次的股权转移中,净资产约9个亿的健力宝集团的91%的股权,只卖了1亿的价格。

    强势三水区政府

    在健力宝陨落的过程中,张海和李经纬固然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但三水区政府方面也确实也存在诸多处置不当之处。

    在李经纬时代,作为持股75%的大股东,三水区政府在化解健力宝存在的问题上无所作为,却大力插手健力宝的日常经营,企图以更大程度的控制保证自己的利益。

    三水区政府要求,健力宝每开发一种新产品必须通过政府审批,经过政府的财政预算,然后划拨经费,“三水非常警惕李经纬借开发新产品之名转移资产,因此几乎每一个新的招商引资项目,政府都要亲自审批,资金卡得紧,还得主动要求替健力宝寻找合作对象。” 一位健力宝老干部评述。

    作为政府,三水市把完成就业率的政府目标,不恰当的分解给具有劳动用工自主权的健力宝——根据三水区政府要求,健力宝员工必须保证三水当地人比例不低于45%。三水区政府对健力宝内部人事干涉的结果,导致三水成了健力宝的主要中层骨干。而这些人,又形成对李经纬经营上的掣肘。从90年代开始,李经纬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稳定这一批中层力量。

    李经纬出局后,为什么三水区政府选择了一个资本市场的投机大鳄来接健力宝的盘呢?无人可以给出有明确证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整个交易进行的草率而缺乏规范。如此巨额资产出让,三水区政府既未请财务顾问提供中介服务,亦未对买家的资信进行调查。交易过程更是黑箱操作,长期秘而不宣。也正是三水区政府把张海这样一个根本无心产业经营的投机资本高手引入健力宝,为以后健力宝的衰落埋下了决定性的伏笔。

    三水区政府在饱偿了张海团队入主健力宝以来的一切苦果之后,对来历不明的外来投资者尤为过敏。此种心态下,李志达入主健力宝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三水区政府于张海与李志达股权交易次日,即将张海的股份冻结,以阻挠李志达完成股权过户和工商变更。并以此为要挟,要求李志达划拨总计1.66亿元的资金进入三水公投账户,结清经销商和健力宝欠政府的历史旧账。

    李志达并未立即接受以1.66亿元资金换股权过户的条件。但还是陆续向企业注入资金总计1.08亿元,分别用于购买原料、支付经销商欠款和销售公司欠薪。但因为原料到货尚需一段时日,至12月初,健力宝还未真正复产。 在这种情况下,三水区政府再次挥动公权,用强力替代市场,用权力替代法律,驱逐李志达,并重掌健力宝权柄。

    为了给自己的接管赋予合法意义,李经纬卸任后的情景重演,张海在2002年收购健力宝时与政府领导人可能存在的内幕交易,被政府新的领导人重新揪出,为政府推翻张海入主前后的一切交易提供合法依据。

    在这场围绕健力宝的博弈,最终是一个共输的结果。回顾健力宝的改革历程,三水区政府、李经纬、张海、祝维沙、李志达,没有一个人最终成为赢家,但对于健力宝的陨落,他们或多或少却都负有一定的责任。

    但这一事件最大的损失在于,经过数次的利益纷争,当初曾经为三水区政府贡献45%财政收入的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健力宝,早已黯然无光。

(东涤任)

相关搜索: 健力宝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