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绿色食品、残留农药、学生奶 专家论食品安全

时间:2001/12/26 0:00:00 来源:市场报
在“中国食物安全与营养健康论坛”上,来自各方的专家就食品安全问题各抒己见,其中一些观点笔者认为对理清思路、科学合理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大有裨益。

  食品安全并非那么糟

  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地发生,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还能吃什么?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陈君石教授认为,从国内情况看,总体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而且由于政府部门加强管理,每年都在好转。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以前没有,而是以前没有发现。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食品卫生法(试行)》前的1982年,食品卫生监测总体合格率为61.5%;《食品卫生法》正式施行前的1994年,食品卫生监测总体合格率为82.3%;去年食品卫生总体合格率达到了88.9%;今年1—9月份,北京市、山西省和广东省的食品卫生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0%。

  食源性疾病是监控重点

  消费者普遍认为农药残留、滥用兽药是最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但专家却告诉我们,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才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而且发病率还呈上升趋势,是今后的监控重点。

  2000年,卫生部收到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5.8%,所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如2000年,江苏、安徽等地爆发的0157:H7食物中毒事件,导致177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两万人。2001年,青海西宁铁路一中和广东省南海市南庄高中发生两起细菌性食物中毒,造成279人中毒。

  据陈君石教授介绍,食源性疾病危害在其它国家同样存在,美国每年食源性疾病达8100万例,世界卫生组织称,这只是“冰山的一角”,因为发达国家的漏报率达90%,发展中国家的漏报率达95%,因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食品贸易量的持续增长,食源性疾病还呈现出流行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新特点。专家指出,今后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上的做法,开展食物污染物及食源性疾病检测,通过逐步推行危险性管理解决这一问题。

  说到食品标准,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我们如何与国际接轨,以促进食品出口。但有专家指出,我们同时应该注意根据自身市场特点,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标准体系,让世界与我们接轨。

  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李朝伟介绍,谁制定了标准谁就受益。目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通过标准建立贸易技术壁垒。如我国盛产的竹笋标准是马来西亚制定的;面条标准是意大利制定的;矿泉水标准是法国制定的。一旦这些带有地域特点的标准进入食品法典中,在国际贸易中就成为准绳,对我们十分不利。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里特认为,中国是最大的食物生产国,更是全球最大的食物消费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许多国外企业都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我们理应以我国的饮食消费特点,建立我们自己的标准,让我们的标准影响食品国际贸易标准的形成,让国外进口食品按照我们的标准生产。我国有许多独特的农产品和食品,例如豆浆、油条、馒头、腐乳等,应加快建立其规格标准。据悉,欧美等国为了加大向我国出口小麦,已经着手调查研究我国馒头品质和馒头用小麦的评价标准。所以,建立我国的标准体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李里特指出,我们的标准和国际接轨很重要,但一味强调和国际接轨并不可取,国外有些标准不一定是先进的,有的仅仅是习惯不同。例如果汁标准,欧美由于大量吃巧克力等甜食,因此在果汁标准中很强调酸度,国内一些食品专家由此开始呼吁,要适应国际市场,培育酸度高的果蔬品种,这没有必要。日本在这方面就很清醒,强调做甜的果汁。当然不可否认,如果真要打国外市场,就必须按照国际标准生产,适应外国人的口味和习惯。但切不能顾此失彼。

  绿色食品不等于安全食品

  长期以来,消费者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才是安全的。专家指出,绿色食品不等同于安全食品。事实上,上市产品只要合乎有关标准,就应该是安全食品。宣传绿色食品的安全性对没有认证的产品显然是不公平的。据专家介绍,在国外,有机食品宣扬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哲学,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做法,而并非是食品安全的标志。
  李里特认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不是解决食物安全问题的根本办法。就像有些城市提倡走路、骑自行车,不是解决因汽车、飞机发展带来交通拥挤、空气污染问题一样。

  他认为,大多数食品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就算绿色食品严格监管,安全得以保证,但这只是很少量的食品,价格相对较高的食品,起不到太大作用。从摄取量和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讲,安全性管理的重点首先是饮用水,其次是蔬菜水果、粮食及其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而这些食物或食物成分又是被污染、被忽略的重点。解决这部分食品的安全问题才是根本。

  重视农残问题的解决

  在论坛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在谈到今年4月份在全国启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时指出,加强对农民生产者的教育培训和指导很重要。最近对全国21个、省23个县市的1099个农户进行的调查显示,90%的农户选购农药时优先考虑繁殖效果,而不考虑农药毒性;90%农户施药时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80%农户随意丢弃废农药包装物和剩余农药;70%农户不知道农药超标对人体的危害;大多数农户不按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采收。这些情况显然不容乐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一位副教授告诉记者,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生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已经十分普遍,这和其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相适应。我国农户分散,存在着小生产与农业标准化的矛盾,这使得解决农残问题面临严峻考验。

  此外,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还面临着检测手段与检测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传统的物流方式与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产地追溯制度的矛盾;无公害农产品成本提高与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的矛盾;地方保护主义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等。

  安全是学生奶计划的中心环节

  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丁力指出,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现在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学生饮用奶的卫生、质量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实施的中心环节。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据悉,自2001年5月对北京、上海、天津、沈阳4个试点城市中的7家企业进行认定,公布为学生饮用奶定点企业后,7月份在22个省、市、自治区上报的56家申报企业中,又有42家企业通过了专家评审,但至今这42家企业迟迟没有公布,丁局长说主要出于对安全问题的审慎态度,待到学生饮用奶安全体系建立之后,再公布。

  牛奶是一种易腐食品,稍有不慎,便容易发生中毒事故。中小学生的识别和应变能力较差,特别在集体组织饮用的情况下,发生事故带来的影响和危害特别大。再加上目前营养餐和学生豆奶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也给学生奶带来了“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这项计划能不能继续实施下去。下一步,农业部将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对定点企业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严格实行学校准入制。(来源:《市场报》)

相关资料:食品制假的十大特点

据悉,百日打假联合行动开展1个月以来,全国质检系统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2.3亿元,捣毁制假窝点1090个。其中,食品和“黑心棉”制品占查处案件和货值的1/4。

  据介绍,食品制假有十大特点:一是分布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食品制假现象;二是地点不定。造假地点变化多端,多数集中在管理比较薄弱的城乡结合部;三是无照、无标生产。几乎所有制假窝点都无任何证照和产品标准;四是设备简陋,不具备生产条件,卫生环境极差。有些产品的造假设备形成了一定规模,并有向西部扩散倾向;五是添加非食用物质。造假者公开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质,如吊白块、矿物质、非食用色素等;六是滥用添加剂,如色素、焦亚硫酸钠等;七是回收超期变质食品再加工出售;八是品种繁杂,但主要集中在人们日常消费量最大的食品,如肉类、奶制品、酱制品、粮果类等;九是篡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主要是把已生产产品的生产日期标注为未到的时间;十是侵犯知识产权,假冒国内其它厂家的各种知名品牌。(来源:《市场报》/孙立)

解决食品安全刻不容缓

著名农业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教授近日表示,加入WTO,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无论对农民、消费者,还是食品加工经销企业来说,这个问题都至关重要。他呼吁说,农业食品安全问题多,与国际接轨刻不容缓。

  陈锡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始终面临人口的巨大压力,过去由于供给不足,农业生产一直追求高产量,疏于对农产品质量的管理,食品安全标准过低。

  陈锡文认为,传统农业仅以解决温饱为目标,已经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新世纪中国农业应该以食品安全战略代替传统的发展思路,发展检验食物污染的新技术,改善食物质量和营养价值,把提供充足、营养、安全的食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纳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

  他说,中国农产品在数量增长、品种优化、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蕴含着潜在的危机。虽然采用先进技术对提高产品产量及产品外观等方面有很大帮助,但也可能对农产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造成巨大破坏。

  陈锡文指出,中国农业要克服自身的弱势地位,必须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目前中国畜禽产品出口难的主要原因是疫病,而实行疫病公告制度,是与国际接轨的明智之举。

  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另一个因素,是化学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残留。现在,中国每年使用化肥4200万吨,平均每公顷土地施用量超过400公斤,大大超过美国和欧洲每公顷使用225公斤的标准。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相当严重,酸雨、硫和重金属对土壤、农作物和水源形成污染,造成农产品中的毒害物质超标。

  陈锡文指出,目前,中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很不规范。虽然中国也已经颁布实施了一些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及法规,但许多产品的质量标准低于国际水平。同时,由于许多新的食物种类和新的农药、兽药和化学品不断投入使用,也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及国际接轨带来极大困难,使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优势。(张宇)

相关搜索: 食品安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