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健康资讯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三伏天你被“湿热”困住了吗?提醒:少吃油腻甜味品

时间:2016/8/1 9:39:02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8月1日讯(YMG记者 马银涛)最近港城的天气一直处于“蒸笼模式”,湿度大、温度高,即便是在空调房间待在,很多人也感觉头昏脑涨,精神不济,总觉得上班时犯困,但真要给你一张沙发却不一定睡得着。这是中暑了,还是感冒了?都不是,这是你身体里的“湿热”加重了。市中医院扶正堂莱山门诊部的宋志芳主任表示,这样的现象从中医角度来说,是“湿热”的明显症状。随着天气的持续高温,以及雷阵雨等气候变化,使得众多原本就体质虚弱的现代亚健康人士,更加不得安生。对此,宋主任表示,三伏时节预防湿热非常重要。

身体有湿热,嘴里苦哈哈

最近半个多月以来,市民栾女士每天早起时嘴里都苦哈哈的,吃下东西后,胃就涨涨的不好消化。她到医院咨询,中医专家告诉她,这是典型的身体“湿热”的症状。

市中医院扶正堂莱山门诊部的宋志芳主任表示,中医认为时常产生口苦,这主要是由于湿热引起的,其中又包括肝胆湿热和胃热两种。肝胆湿热口苦,可能是由于肝胆部位存在炎症引起的。胃热产生的口苦,部分人肝胆没有炎症,但由于饮食不合理,食用了过多的辛辣食品,也会引起口苦。同时,一些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人等)的人也会有口苦的情况。另一方面,很多脑力工作者,由于工作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不当、不规律、活动少等特点,其肠胃功能呆滞,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湿热,也会引起口苦,而栾女士的口苦症状就是这个原因。

医生建议,有这种症状的人群应该尽量饮食规律、食物结构合理,少食辛辣,多吃水果、蔬菜等。适当运动,从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运动要加强,而且要有规律性。进餐时,应尽量少考虑工作的事情。

嗓子不舒服,竟然也是“湿热”作怪

“最近几天,我嗓子很难受,总感觉喉咙里有痰却咳不出来,还觉得浑身黏糊糊的,去医院做检查,中医说我体内有湿了。难道湿热也会让嗓子不舒服吗?有没有什么办法祛湿呢?”昨天,市民张女士致电本报,咨询湿热天气如何祛除体内湿气?

“从中医角度讲,湿气侵袭到上焦,就会出现有痰难咳或早起痰多的情况。湿属阴,热属阳,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并存,就会出现湿热体质。湿热天气,这类人还会出现浑身黏糊糊的感觉。”宋志芳主任说,长期遭受湿热侵袭,体湿的人就会出现倦怠、不想动弹、脸上出油多、头发容易脏、舌苔腻等症状。还有不少人早上起来后口臭,不想吃饭或者吃饭后觉得胃胀,大便稀、黏,排起来费劲等症状。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现脸上长“痘痘”、白带增多发黄等现象,也可能受湿热侵袭了。如果湿热侵袭到小孩,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大便不顺畅。如果湿热侵袭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现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状。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现在这个节气正是中医所说的“长夏”季节,内外相合,湿上加湿,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身体里的“湿热”从哪里来

采访中,宋志芳主任告诉记者,中国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宋主任介绍,所谓“湿”又分外湿和内湿两种情况。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困倦、四肢酸痛、手脚冰冷、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脸上黏腻、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因此,平时一定要杜绝以下坏习惯,防止湿邪侵袭。

所谓热,是指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有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身目发黄。朱教授解释,湿热并不会像一把刀子一样直接改变或者损坏我们的脏腑器官,而是让身体以及脏腑器官不能适应环境而无法正常工作。

身体里的“湿热”大部分是“吃出来”的

由湿热引起的疾病有很多,肝炎、胃炎、腹泻等,都可能与湿热有关。宋主任表示,外感的湿热来自外界环境,而在我们身体内部作怪的湿和热,则绝大部分原因是“吃出来”的问题。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首先是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其次是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最后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宋志芳主任表示,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少吃油腻、甜味品,预防湿热

湿热天气,湿热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调理呢?宋志芳主任给表示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体内湿热,如果只表现为轻微的症状时,通过以上调理就会有所好转,如果症状严重通过调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医辨证施治后再调理。

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些芳香类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另外,在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养生选择,用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还可以用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TIP:防“湿”有妙招

平时一定要杜绝以下坏习惯,防止湿邪侵袭。

1

睡眠不足

睡不够很大程度与脾虚有关。若脾虚,会影响其运化水湿功能,湿邪易乘虚而入。建议每天晚上11点钟前就睡觉,提高睡眠质量。

2

口味偏重

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负担过重而加重体内湿气。

3

嗜酒吃凉

其中,酒助湿邪;贪吃生冷食物伤损脾胃之阳,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这是加重湿气的关键因素。

4

坐多动少

久坐及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动则升阳,静则养阴”,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5

喜湿贪凉

衣着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久留潮湿之地或冷水淋浴,都容易让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所以,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


相关搜索: 湿热 三伏天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