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健康资讯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云南鹤庆疑似血铅超标儿童增至84人 仍将上升(2)

时间:2010/7/26 11:35:37 来源:腾讯网
  至今没有铅含量检测能力

  “血铅超标”事件爆发后,大理州环保局的环境监督站对当地的土壤、水和大气进行了监测,得出的数量相当惊人。据县环保局副局长朱雪平透露,他们从农田土壤和村民抛弃在河道中的矿碴进行提炼分析,每公斤土壤和矿渣中含铅量最多达2万多毫克,而国家一级农田的含铅量只是250毫克。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竟是当地首次对铅含量进行检测。

  其实,北衙村有铅、铅污染的历史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自明代开始,北衙的先民们就已经发现当地富含银、铜等贵金属,并自行冶炼,后来又转而炼铅。到了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当地有从事铅冶炼的企业达十多家。而据记载,1979年12月在原北衙铅矿医务室治疗铅中毒45人,1985年12月在原北衙铅矿治疗63人。原在北衙卫生院工作的郭汝林回忆,在1977年至1992年期间,曾经间断诊疗过铅中毒人员约300多人,特别是1986年至1989年期间,每年约60人次,1988年当地医疗机构也曾经治疗过北衙地区慢性铅中毒病人。

  情况如此,为何在此次“血铅”爆发后,当地环保部门才决定实施铅含量检测呢,“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县环保局副局长朱雪平一脸难色。朱雪平说,县环保局目前只具备有限的几种环境污染的检测能力,其中空气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TSP(总悬浮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水包括“氰化物、化学需氧量、PH值、降雨酸碱度”、噪声污染。

  朱雪平称,他们“是按国家规定对排第一位的项目来监测,而铅不排第一位,是否要查得由国家来规定。”他还告诉记者,“我们环保局1998年才成立,以往的事情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在我们接触过程中,并没有接触到血铅超标的情况。”

  争议

  祸首是厂矿还是“小氰池”?

  7月23日的政府消息称“当地村民土法‘小氰池’提金是引起儿童血铅超标的直接原因”,但当地村民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真正的祸首是附近几个铅、金、铁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而相关的厂矿却认为是村民为了个人利益,在推卸责任。

  村民:厂里天天飘绿烟

  村民蒋海军说,他家旁边就有一个铅炉,排放肯定不达标。家里的被子一天下来就会变黑。“80%有铅厂的原因。”他认为。

  在北衙村幼儿园正前方,大概一公里处就是一个铁厂和金矿,而这个村子的北边约三公里处,就是一个铅厂,村子南面,也有一个铅厂。

  一村民说,晚上10时左右,铅厂、铁厂的绿烟朝他们住的方向飘过去,带着浓烈的 “臭鸡蛋”味道。另一位村民说到田里拔草,回来时脚上脸上手上全身都是灰,黑乎乎的,家里的碗碟要是不收的话,到第二顿都会染上一层黑灰。

 厂矿:我们什么都达标

  被村民控诉的几个企业分别是两个非法铅厂,目前已经被勒令停产。铁厂是“鹤庆凌云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金矿隶属于“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记者前日到达时,金矿和铁厂也都已停产。

  由于正值停产,记者在厂区并没有看到有污染物排出。对于村民们的指控,凌云公司和北衙公司都直喊冤枉,凌云公司总工程师冯涛拿出两份环评报告,一份是他们2003年接手公司的,另一份今年才出来,该公司马上要上一个年产40万吨的炼铁项目,环评报告都显示,该公司具备开工条件。而北衙公司前身是北衙铅矿,现在主产品是黄金,这家公司的相关项目也都有相关部门的批文。两家公司均表示,他们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是达标的,不存在偷排漏排的问题。而且他们认为村民之所以把矛头对准厂矿,是不满公司“独占”矿山的利益。

  环保局:“小氰池”往房间藏

  据鹤庆县环保局副局长朱雪平介绍,他们每个月都会多次来北衙进行监测、监查,从来没有发现铁厂和黄金厂有污染超标、偷排漏排的问题,也从没有对两者进行过任何处罚。

  据其介绍,在北衙村,最大的污染源来自于农户土法提金的“小氰池”。据说在北衙520多户村民中,采取土法提金的有接近一半,当时大理州环保局工作人员在北衙村进行水质检测,发现饮用水达标;在矿山、村庄、田野等区域设了三个点监测大气,发现含铅量严重超标;对有“小氰池”的农户区域和无“小氰池”的区域,分别进行“环境本底质”(对比)检测,有“小氰池”区域铅含量远高于无加工户的区域;而在村民随意倾倒矿渣的河道以农田进行的检测,发现含铅量达2万毫克/公斤,其中农田土壤含铅量远高于国家一家农田不超过250毫克/公斤。而且他还强调,在铁产、金矿停产的前后,相关铅含量指标仍然有这么高。

  村民们都直接否认他们还在继续用“小氰池”。有村民介绍,在2003年以前,“小氰池”在当地确实非常盛行,村民们自己跑去金矿采石,一吨好点的矿石,用氰化纳浸泡、提纯后,可以产生4-5克黄金,每克市值有250元左右。2003年3月,县政府取缔了“小氰池”,村民都由户外转到了自家的院子,有的为了逃避打击,甚至在自家堂屋或者卧室内建起“小氰池”。朱雪平表示,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为此县环保局多次试图取缔都没有结果。但也正是这个原因,“小氰池”对村民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据其介绍,最近一年多来,大量外地人来当地租房建“小氰池”,并且改进了工艺方法,使用高温使以往20天才提出黄金的时间缩短到几天,但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大量铅在提炼过程中挥发出来,浮游在1米左右的空中,对村民尤其是儿童的身体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关搜索: 云南 血铅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