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用户中心
行业资料 实用资料 质量管理 健康生活 经营管理 最新资料
关键词:
站点位置: 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食用菌行业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食用菌:富农产业的后起之秀

时间:2013/9/9 15:56:00 来源:网友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站三十年来,北京市食用菌生产经历了自由种植阶段、引导发展阶段和全面推进提高阶段。从1988年进行食用菌技术开发,发展到目前工厂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引进的双孢菇工厂化设施设备和栽培技术使每平方米单产达到30公斤,接近了先进国家的生产水平。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科院及北京农学院等单位合作,推广林地食用菌种植技术,生产面积达到一万多亩、亩效益达1.1万~1.2万元,解决了林农在成林前期没有收入的问题。示范推广大棚夏季生产香菇技术,突破6月~10月份高温下生产难的问题,实现了香菇周年供应。引进新品种,丰富了食用菌种类。目前,食用菌生产成为了富农产业的后起之秀。

  一、自由种植阶段(1983年~1987年)

  据资料记载,1980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仅0.5万公斤,种类主要是平菇。建站前后仍处于零星生产,只有少量平菇在夏播蔬菜架下种植,产品归商口部门管理经销。1985年~1987年基本处于停滞阶段,无论产量、品种还是质量都处于待开发状态。该时期的生产特点是:1.生产与技术无人主抓,总产量低,只相当于上海市的3%,福建省的0.9%;2.科研与育种单位少,品种单一,总产量中98%为平菇;3.生产规模小而分散,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形成稳定的产品供应。

  1987年食用菌生产归口到北京市农业局主管,至此食用菌生产无人抓的局面开始有所改变,为走上稳定发展之路提供了政策基础和管理保障。

  二、引导发展阶段(1988年~1997年)

  以归口管理为基础,以国家财政部、农业部下达的名、特、优、稀、新项目为标志,1988年我站在有关科研与教学单位的支持与合作下,开始了食用菌技术开发,在农业部的领导下,组建了食用菌协作组,在京郊通州、顺义、延庆、怀柔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5万平方米,当年总产量达106万公斤,产值276万元。在农业局领导的重视下,1989年基地县进一步发展,由4个扩大到5个,食用菌生产面积发展到7.9万平方米,总产量192.8万公斤,产值501万元。项目实施的1988至1991年期间,基地县累计栽培食用菌30.44万平方米,总产709.8万公斤,产值1845.6万元。

  在开发项目的引领下,生产基地带动郊区食用菌产业逐步发展,表现为:1.面积由少到多,产量实现翻番:1991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到300万公斤,产值600万元。1996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到820万公斤,是1991年全市总产的2.7倍,年创产值4000万元以上。1997年全市总产量又增加至920万公斤,创产值4500万元。2.菇种由单一的平菇向香菇、金针菇、木耳等多样化发展。1990年基本形成了顺义香菇,通州木耳、平菇,延庆、大兴、昌平香菇、木耳、平菇综合生产的格局。1996年,除平菇外,其他种类食用菌已占全市食用菌总产量的19%。3.生产技术有所提高,生产设备有所改善。种植模式由床架式栽培改为菌袋、菌块栽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期间还推广了一套适合京郊的“袋栽墙式立体不脱袋两头出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菇棚也由地面房间、全地下、半地下等类型向改良型日光温室发展。4.原料本地化,配方科学化。1987年以前京郊食用菌生产原料主要以从外省购进的棉籽皮为主,后来除利用棉籽皮外,当地原料已得到部分开发利用。1996年利用当地资源投料量273.93万公斤,占全市当年总投料量的32.98%。5.由分散引种、分散种植向集中管理、规模化生产发展;菌种生产由上世纪80年代的农户分散引种、制种发展为由市、县级统一供一级种,规模化专业生产单位制售二级种,生产者自制三级种或购半成品料。6.工厂化食用菌(双孢菇、金针菇等品种)生产开始起步,规模化点、专业化村、区域化生产带逐步形成,在京郊食用菌生产中起到了主导和推动作用。

  三、全面提升发展阶段(1998年~现在)

  在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情况下,林地食用菌生产开始发展并初具规模,主要分布在通州、顺义、房山、密云和大兴等区县。近年来,在人们对功能型健康食品需求日增的驱动下,北京市的食用菌生产呈现出一派日新月异的全面提升发展景象。2005年,北京市科委下达了“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重大项目,全市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9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约3.6万吨。2011年,全市食用菌生产面积约3.3万亩,生产种类20多个,年产鲜菇16.2万吨。

  该阶段食用菌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一是各级领导重视;二是市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三是连续多年积极开展食用菌高产技术推广与高产创建工作。

  (一)推广“平菇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技术”。通过前期对培养料的发酵处理,促进培养料大分子转化,杀灭部分杂菌;装袋后进行3个小时高温处理,较传统灭菌时间缩短10个小时以上,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污染,采用开放式接种,减低劳动强度,菌棒成品率达98%以上。

  (二)推广“平菇套环定位、整齐出菇技术”。具有发菌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整齐等优点,从接种至出菇的时间由原来的40天~50天缩短至20天~25天。

  (三)推广“低温香菇春季制棒,早秋出菇技术”。应用“168”“808”等长菌龄菌种。在冬春低温季节生产菌棒,制棒污染率低,生产风险小;利用微喷设备降温,使菌棒越夏生长,在早秋提前出菇、上市,提高销售价格50%以上,比常规季节生产亩增收1万元~3万元,2012年推广面积达到一万余亩。

  (四)推广耐高温食用菌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解决了北京夏季食用菌供应短缺问题。通过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示范推广“武香一号”“L18”等耐高温香菇品种。在林地及设施内利用遮阳网、草帘、林木遮阳等降温措施,创造适合出菇的最佳环境条件,结合设施香菇地栽技术,提高了香菇品质和经济效益,2012年推广面积5000亩。引进推广耐高温平菇品种“西德89”,配套推广“两网一灯一板一缓冲”物理防虫技术,保证了夏季食用菌产品安全生产。引进猪肚菇、秀珍菇等耐高温食用菌新品种。推广小型移动式制冷设备,在出菇前进行10小时~12小时低温刺激,创造有利于秀珍菇催蕾所需的温差,刺激秀珍菇整齐出菇。2012年,耐高温新品种示范2000余亩,亩增收2万~3万元。

  (五)推广高档食用菌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针对北部山区林地多,温度比平原偏低的特点,推广高档食用菌“灰树花”林地栽培技术,既解决了当地果树枝条的废物利用问题,还为北京“菜篮子”增加了高档食用菌新品种,结合京郊游活动,市民既可观光游览又可采摘新鲜美味的食用菌,同时还可以为农民亩增收入0.8万元以上。

  (六)推广间套种立体仿生高效栽培技术,挖掘食用菌的生活功能。为了适应京郊观光休闲农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从2009年开始,我站在栽培蔬菜、草莓的温室及果树地进行了食用菌仿生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栽培方式、栽培管理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目前已成功栽培了平菇、香菇、猪肚菇等近10种食用菌,取得了显著成效。与传统的食用菌和蔬菜栽培方式相比,仿生栽培的食用菌出菇期提早2天~5天,单个菌棒产量提高10%以上;蔬菜成熟期提早10天以上,单株产量提高20%以上,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食用菌与蔬菜搭配生长,提高了观光采摘性能。采摘价格高出传统种植模式的3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七)示范推广工厂化食用菌高产技术,使北京食用菌周年生产得以高水平实现。2000年以后,北京开始大面积发展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主要为白灵菇、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等。如通州区的北京富勤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房山区的格瑞特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昌平区的北京正兴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目前,全市先后已建成20余家工厂化生产企业。2010年~2011年推广站投资对1989年建成的“密云县生茂食用菌有限公司”双孢菇厂进行改造,引进了荷兰双孢菇关键控制设备,建设了发酵隧道、提高了培养料发酵速度和发酵质量;改造后的菇房及环境采用电脑系统控制,使出菇环境更适合双孢菇生长;引进机械上料设备,形成机械化作业,使上料劳动强度降低、速度增加、质量提高。结合应用新品种,实现了双孢菇单茬单层每平方米产量30公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层立体栽培床每年可循环生产6次,具备了生产占地每平方米面积年可生产双孢菇1000多公斤的产出能力,每平方米产值可超万元。


相关搜索: 食用菌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查看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