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蔬菜产业托起云南群众脱贫梦

时间:2017/12/25 18:29:10 来源:玉溪网

  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属典型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是云南省玉溪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在2017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玉溪市要在云南省率先实现全面脱贫,大西村成了脱贫攻坚的焦点。今年,大西村蔬菜产业“造血”脱贫的攻坚战打得漂亮,有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蔬菜种植实现了脱贫。

  一棵菜的脱贫“造血”功能

  我们乘车3个小时来到大西村,冬日的大西,山头上云雾缭绕、寒气逼人,但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是沿途种植的蔬菜,成片的菜地散落在大山深处的一个个小山村中。

  “大西村今年七月底八月初收获的头两茬反季节白花菜市场行情好,单价卖到每公斤8元左右。”峨山县塔甸镇农科站站长张云明介绍,种植蔬菜的效益已经开始显现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比以前高了。“这两年家里的五六亩地,除了种玉米和烤烟外,就没有其它的增收渠道了,一亩玉米卖不了多少钱,烤烟由于山高缺水长势欠佳,效益不理想,好在今年种了2亩菜,收入有4000多元,加上种烤烟的收入脱贫没问题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沐艳仙对蔬菜种植信心十足。

  这种通过种菜立竿见影的造血脱贫,在大西村不光是沐艳仙一家,今年有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通过种菜实现了脱贫,占今年全村脱贫户的53%。在政府扶持之下,通过蔬菜产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2014年来共有116户。蔬菜产业在大西村的脱贫攻坚中起到了“造血”作用,可以说蔬菜产业正在斩断大西村的穷根,绽放出风采。

  一个偏远的深度贫困村

  大西村距峨山县城90多公里,平均海拔2210米,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0户1804人,所有村民都是彝族支系山苏同胞,全村有耕地4818亩,人均耕地2.7亩。

  大西村是玉溪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最低的山区行政村,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936元,较同年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8元低了7032元。经过多年扶贫,到2014年全村仍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6户1348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数的75%。到2016年底,全村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162户659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37%。

  大西村农民与玉溪市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差距为何这么大?峨山县扶贫办公室主任魏勤发分析说:“大西村是峨山县仅有的两个深度贫困村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较差,信息闭塞,村民整体文化程度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82%,加之思想保守、产业单一,造成了全村深度贫困,其中产业单一是造成大西村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

  “烤烟是村民的‘钱袋子’,但由于海拔高,受自然条件限制,近年来平均亩收入徘徊在3000元左右。”对大西村穷根的认识,村党总支书记张红明最有感触,“大西村的种植业除了传统的玉米、荞子、洋芋、油菜和烤烟外就没有其他了,玉米主要用于养殖,荞子、洋芋和油菜种植面积不大,比较效益低。”

  “全村贫困的根源还是产业太单一。”张红明向我们介绍,也曾考虑过发展养殖,但养殖业其实是一个门槛较高的产业,首先需要的资金大,其次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加之市场风险较大,所以规模养殖难以发展,绝大多数村民都是自养自吃,商品率低。因此,产业单一决定了大西村村民增收渠道单一,增收困难。

  一剂“脱贫药方”的疗效

  “大西村属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必须因地制宜,从村情出发进行科学规划,最好选择发展时间短和投入资金不大,但效益还比较好的蔬菜产业。”玉溪市农科院副院长杨进成告诉我们,2014年大西村开始试种的32亩白花菜不太成功,高山上太冷了,村民种植技术不行,产量不高,质量不好,效益出不来。在联系大西村的扶贫工作后,玉溪市农业局根据大西村的气候特点,借助冬季农业开发科技项目,决定在大西村发展山地夏秋花椰菜产业项目,把冬季的花椰菜倒过来种,种反季节花椰菜,在春季播种夏秋收获,避开了花椰菜在冬春大量集中上市的时间窗口,从而赢得了市场。

  杨进成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大西村发展蔬菜产业的细节。他说,长期以来,大西村比较闭塞,山苏同胞思想比较保守,在发展蔬菜产业时有畏难情绪。于是,农技人员先做解放思想的工作,对当地村组干部和村民进行思想动员,然后在大西村建了1个百亩山地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核心示范区,进行花椰菜种植的科技示范引导。当地农技人员为了把花椰菜种成功,干脆住在大西村挨家挨户进行农业科技服务,并针对村民的种植技术,开展一轮轮技术培训。

  农业系统的农技人员帮助村民解决了种什么和怎么种的问题后,2016年全村种植青花、白花、甘蓝和豌豆共500多亩。蔬菜种植有了一定规模,村民们又担心起了卖的问题,于是政府穿针引线,把通海县东绿食品有限公司引进来,解决了市场销售问题。

  张红明说:“现在村民种蔬菜的信心有了,种菜技术和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起来了。今年除了种植反季节花椰菜外,烤烟之后全村主要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秋冬蔬菜,共种了500亩左右,现在长势很好。今年全村前前后后共种植蔬菜900亩,蔬菜价格不错,产值预计可达200多万元,人均从蔬菜产业增收1000多元。”

  截至今年12月5日,统计数据显示,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5000元,今年全村整村脱贫已成定局。目前,大西村到塔甸镇的公路正按四级公路硬化标准拓宽,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村里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对口扶贫单位资助下,村里还建起了蔬菜种苗圃。在采访快结束时,张红明乐观而自信地说:“只要加强种菜技术培训,4年后全村的蔬菜种植将发展到3000亩左右,产值超1000万元,人均种菜收入将达6000元左右,到时全村的目标是发展蔬菜产业奔小康了。”

  在大西村采访时我们注意到,大西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最大的变化不是通往村子的道路拓宽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更不是村民新建的房子多了,买手机的村民越来越多,买面包车的村民已有三分之一,最大的变化还是通过种菜带来了市场经济信息和竞争意识,村民开始主动了解外面的世界,不断与外面沟通,曾经闭塞的山村打开了山门,村民的心敞亮了,对发展产业脱贫有了信心,有了目标和追求,致富的主动性和上进心都强了。

  短评

  再穷的根都能拔掉

  大西村蔬菜产业造血脱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脱贫攻坚的道理,那就是贫困往往都发生在基础设施较差、产业单一、信息闭塞、思想较落后保守的偏远山区。而这些地区贫困的根往往是产业单一,而产业迟迟发展不起来的主观原因还是群众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有这样那样的畏难情绪。一句话,就是对发展产业脱贫缺乏信心和动力。

  因此,脱贫攻坚,从客观上讲,要因地制宜,从村情出发进行科学规划,找准发力点进行产业精准扶贫是关键,同时还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从主观上讲,让贫困群众树立产业脱贫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有了信心,有了上进心,有了干劲,有了目标和追求,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其他条件跟上,再穷的根都能拔掉。


相关搜索: 蔬菜 价格 行情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