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玉米分析框架 11条因素透析玉米定价逻辑

时间:2016/6/23 17:43:46 来源:中国玉米网

  导读:玉米期货市场潮起潮落。天量的国储库存成为压在市场上的一块巨石,政策、消费、新一年的种植情况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解玉米市场的基本面,本期扑克百家以“结合现货基本面解读玉米期货行情的潮起潮落”为主题,特邀中国玉米网创始人冯利臣先生,从国家收购的库存,现货的基本面、未来的消费等多个方面聊一聊玉米现状,谈一谈未来市场。

  大家晚上好,第一次参加通过微信的形式讲课,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对当下行情的梳理,包括协调大家的时间方面,都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我觉得这是第一次,将来我们可以经常发起这种讲课的活动形式。

  今天我主要从现货的基本面、期现投资,包括国内的玉米产业的基本状况,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总体感觉,今年的数据实际上梳理的已经很清晰,国家把大部分粮源掌握在手里,我们在作供需平衡表、做基本的研究,这个数据我想是比以前更好梳理。我们从国家收购的库存,现货的基本面、未来的消费等几方面看:

  截至到5月底,国家的临储入库,包括这几年的库存,粮源都已经集中到中储粮方面。今年东北的临储入库,收了一亿吨以上,再加上东北前期的出库的数量,包括华北的自有量,包括现在社会的余粮等等,现在的库存结构比较清晰,对未来的市场研判有把握。为什么要去分析库存结构?因为现在国家已经现在开始轮换拍卖东北的现货库存,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去库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深加工、贸易商、饲料厂等用粮主体,依靠现有粮食的库存,基本上能够满足短期的生产。很多企业库存基本少则一周,多则二十天左右,很少把企业库存备到一个月以上,因为现在国家的粮源还是比较充足。而从现在的拍卖情况,和我们现在、未来的总体的消费状况,也能判断出,我们未来国内的粮食总体消耗状况。

分析一下第一张图表,吉林拍卖后和补贴后对整体的市场状况的影响。截至到6月底,东北的深加工补贴就将结束,从现在的时间窗口说,补贴结束之后,深加工的成本肯定要增加,而且又进入一个淀粉的消费旺季,很大的可能是未来的淀粉市场价格会出现一个上涨的行情。我们也曾经说过,对于农产品市场,整体的框架结构分析时,必须动态关注粮食的库存都入库之后,下一个的市场的热点是什么。几方面,包括粮食的波动面积、单产、天气,以及未来的消费结构。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因素出问题,那么可能对于投资市场,现货市场都会是一个利多因素,有助于市场价格的上涨。现在大库存的压力,这种炒作的风声,我觉得可以告一段落了。在新粮上市以后,包括国内的库存丰收等等,一直体现的是大库存压力。那么进入5月份以后,大部分的新粮都入库之后,我们更多的关注可能就是未来的消费、天气、单产、播种面积等因素,所以随着吉林省的补贴结束,更多的回到了成本的生产和消费的因素上。吉林省的补贴一结束,也提醒大家,进入夏季,对于淀粉的消费、饮品的消费会有一个增量,我想这就是支撑着未来的市场价格上涨的一个趋势,那么未来一旦天气出问题,或者单产出问题,或者是我们消费启动的话,那可能对这个价格都起到一定的支撑。

  刚才我又上传两张表格,第一个是对于东北补贴结束之后,淀粉将有一定上涨的空间。那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养殖业的状况,现在猪粮比处于高位,前期南方的降雨,包括仔猪价格的一个大幅上涨,实际上抑制了农户的补栏的热情。包括现在由于猪肉价格过高,我们猪肉的进口,它的环比和同比都出现一个大幅的增长。

  进口蛋白数量增长,也说明我们现在国内还是有需求的,如果出现这种较大利差,或者是市场相对平稳之后,那么可能会刺激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一旦补栏回升,未来豆粕、包括玉米的消费对于现在会有一个大幅增长。而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会存在着一定补栏的风险。也就是说如果价格继续上涨,且猪肉价格下滑的话,存量增加,猪肉价格下滑,养猪的风险可能就要出现。所以现在从总体市场补栏状况来看,一些养殖户,还处于观望的状态,毕竟目前整体的大的经济环境还不是很乐观,一旦补栏积极性受挫,后期的库存的恢复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现在对于玉米市场,包括豆粕市场,我们持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如果未来的养殖业补栏跟不上,那么对于我们的玉米消费,可能也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毕竟四季度之后,新粮又大量的上市了。

  天气方面,今年的自然灾害跟往年来比的话,我们可能关注的点不一样。就是说实际上每年都有自然灾害。总体来看,由于现在种植技术的调整,包括各地对自然灾害的一个防御措施。实际上现在自然灾害,如果没有大的旱灾,洪涝灾害实际上对粮食的影响相对有限,反而对养殖业还有一些不利的影响,影响了补栏的积极性。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关注后期天气市场的一些变化。对于东北来讲,有一句谚语:牛马年好种田,就怕鸡猴这二年,现在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极端天气恶劣天气都在频发。

  从关注点上来讲,以前很普通的事情,现在到处传播。比如各地洪涝灾害,包括冰雹,往年也多发。但是我们现在市场信息传播速度太快,大家把局部市场某个点的天气灾害无形的放大。所以我也提醒大家,目前来讲,天气对农作物影响现在还是非常有限的,需要到了七八月份的时候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天气对整个农作物的影响。

  下面再聊聊对明年或者未来市场的一些判断预测。今年市场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我们就提醒过,国家在去库存时,谣言不断的出现。但对于今年的指导价格,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给出,到底是托底还是市场化还是给农民补贴,现在只有一个大的方向,具体措施还没有落实。去年年底,我们就关注大家对这种市场政策的传闻的过热关注。5月底的时候,我也建议研究员写了一篇市场的分析,我们整理了去年从9月份就开始各种传闻,一直到今年4月底临储结束。而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得到的各种传闻无一兑现。我个人认为,现在国家政策还没到可操作的阶段,因为对于价补的调整,包括市场化,再到今年的粮食收储政策,我记得有人大代表讲过,说两会之后尽快出台今年玉米的收储政策,两会结束都已经三个多月了,这个政策还没出台,只是出了一个大方向。那么玉米逐渐要向市场化靠拢,今年到底是托市还是保底还是给农民补贴,除了舆论导向之外,具体价格、补贴的多少,怎么补现在都没有具体落实,我想现在政府是不是也在观望,看看今天总体的粮食的生产状况,核算一下农民的种植成本等等,最终来确定最后的政策,所以我觉得我们做采购也好,做投资也好,做期货也好,政策没有最终落地之前,所有的都可能是传闻。这就造成了今年玉米市场的大幅的波动,在这个市场波动当中,尤其对一些生产企业可能影响就相对大一些。不知道如何采购,什么时候,何时、并合理的建库存。

  价格过低的时候一味的去看国内的库存,库存压力就会比较大,国家要市场化,所以我们的饲料厂包括加工企业贸易商几乎没有建立库存。而进入5月份之后,价格每天都在上涨,每天都有变化,即使国家有那么大的库存,出库的速度,出库的效率,把每个着火点都扑灭,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毕竟现在进入夏季,天气、物流仓储,包括运输条件等变数太多。虽然我们有两亿吨的库存,但是如果运输不畅的话,短期内都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影响。所以我说国家要处于观望状态,等9月份新粮下来,国家再出台政策,也为时不晚,因为今年的粮已经种下去了。如果后期天气变化了,市场价格涨起来了,那么国家可能就没有必要给出保底价,或者继续收临储。如果市场价格过高,我们就顺着市场的这种趋势,可能一次性的玉米的托底政策就放开了,彻底转向市场化。如果今年的粮食大丰收,价格跌的比较快,那时候再适时启动保底价格或者是托市价格,政策可能灵活性更大一点。

  我在这里跟大家澄清一下,按照国家政策的调整方向,我们不需要再去启动临储收购政策。但是国家没说未来我们粮食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不收储备,包括未来对市场价的一个托底。所以我想现在很多媒体包括有些做市场研究的断章取义,说我们的玉米临储政策取消了,将来市场化了,价格会长空万里,“跌跌”不休,我觉得这都是错误的理解。最终国家对于粮食政策采取什么方式,还是看当年市场的一个总体状况。

  大家看这个这张图片,是今年东北的入库玉米。今年为什么说数据好分析,现在国家的总体库存大约在2.6亿吨左右,企业的库存,中间流通环节的库存可以认为数量不大,大约一千万吨左右。从国家的拍卖情况来看,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就是5、6月份,一些企业已经备库存,大家都在等5月份国家政策的出台。包括去年的临储转国储,投放市场2000万吨,定向销售的玉米,包括今年出台的政策,今年的拍卖政策,能拍多少玉米。带着观望和等待的情绪,很多企业对5、6月份以后的玉米备货,相对要谨慎一点。从5月初开始进行定向销售之后的数量每周都在增加。预计进入7月,国家每周的轮换数量可能要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增长的同时,还要看整个物流体系是否畅通。如果后期拍卖每周的成交超过500万吨,那么国内全年的消费就是2.5亿吨。如果说成交400万吨,那我们国内全年的消费就是2亿吨。如果成交300万吨,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国内玉米的总体消费可能还是比较低迷。所以一定要关注进入6月中下旬的玉米的拍卖和成交量,可能就代表着整体消费的均值。一定要关注未来的拍卖进度跟去库存的力度。

  一定提醒大家的是,目前的市场极有可能出现国内、国际市场双碰头。如果国内的粮食减产,再加上国际粮食的减产,影响因素瞬时就会从大库存转变为严重减产。大家也看了,国内豆粕从2400涨到了接近3400,涨了1000块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豆粕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其他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因为豆粕的金融属性,包括在消费核心领域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豆粕如果出现大幅行情波动,即使国内库存压力比较大,可能也会带动市场价格的上涨。所以我想提醒大家,在新粮没下来之前,在9月底之前,不要轻易的把农产品的价格看的过低,9月份秋收之后再看今年的粮食生产状况,再结合国家去库存的力度,来判断未来市场价格的大概的方向。

  这是我们做的供需平衡表,大家可以看一看整个市场的结构变化。现在这种大库存确实是压制着市场价格的上涨空间。那么现在玉米市场的平衡点在哪里?由于现在在去库存化,价格要跟市场接轨,我们现在判断的重点就是,到底平衡点在哪里。前几年我们临储收购顺价销售,这个点我们大家都知道,每年围绕着保价去做,上下10%到15%的一个波动空间,那么跌破10%到15%我们就可以大量的去收购,价格涨了超过10%到15%就以大量的卖出。

 玉米的核心价格或者是合理价格的波动区域应该在哪里。市场调研发现,1500到1600应该是市场价格的一个合理中轴区间,上去10%到15%可能就是未来价格的高点,下跌10%到15%可能就是市场价格的低点。我们拿期货市场价格来判断,1701的价格就是市场核心的中轴价格,应该在1600左右。参考进口的成本,周五外盘应该是大幅上涨,抵港广东价格是1740左右,倒推回国内,我们怎么样去库存?只有中国的玉米能出口,去库存的效果才会大。如果说现在的状况是,我们的玉米出不去,大量的进口玉米能进来,国内价格依旧偏高。进口成本广东1740,倒推回北方港口价格1640,如果短期内美盘玉米很难跌破400美分的话,国内的价格的底部和运行空间实际上就应该在1550到1650之间。要想去库存,价格一定要低于进口成本。广东价格可能要在1730,我们才能去库存,这样才能抑制进口。对于新季玉米价格的判断肯定要去参1.jpg考进口成本,对于国内的现货来讲,我们应该参考国家现在的定向销售拍卖的价格。这是当前最低的成本,因为现在市场都没粮了,9月底之前进口又很难解决问题,从定向销售跟拍卖政策中也能看出,13年的粮采用了1450的底价,溢价成交都在200块钱甚至300块钱以上。从近几期的拍卖情况来看,很容易能判断,既然现在市场消费认同了底价,并溢价200到300,那么未来市场价格的主流就是目前的市场价格。另外要加上这种溢价的平均水平,因为越往后,优质玉米包括养殖玉米的需求在7月中旬之前都是偏紧的。等7月中旬之后,小麦的替代,新玉米的陆续上市,对市场的价格的压力才会体现出来。如果新上市的粮源有限,那对市场的抑制作用反而有限。所以未来我们一定要关注国家拍卖玉米的成本价格。

  有市场传闻说国家拍卖的起拍价格在东北不会低于1700,但如果不低于1700,那未来两个月国内的现货成本可能就得在1800左右。那么未来的玉米的市场价格中心在1600。远月1月份考虑到丰收的压力,在9月份之前做空或者是看空玉米,就相对要谨慎一点。看市场变化的节奏,再做空、做保值也来得及,那时候可能更好把握一点,就是一定是等新粮大量上市之后,现在我们没有更多的理由来吓唬自己,因为粮已经入库了,2亿多吨玉米都在库里放着。新季的作物短期内供应不到市场,供应就比较偏紧,大家的社会库存又偏低,拍卖的成本又不低,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所有利空都已经兑现的时候,稍微有一个利多因素,都对市场价格有一个助推作用。

  但当前我还是提醒大家,尤其一些采购企业,没有必要多建库存,没有必要现在去哄抬价格,说粮买不到,因为今年整个市场的采购难度加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中的粮源都集中在一家手里。企业没有更多的议价空间跟议价能力,不管什么价,反正你有需求就得到我这来买。前几年多家供应主体,大家对市场的把握和判断又不同,有人想低价去库存,有人想挺价销售,所以市场价格相对比较混乱,一旦达成共识的时候,价格涨的快,跌的也快。今年不同,各家企业库存都偏低,采购难度和对于市场价格判断的难度加大,所以也造成了期货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我们今年调研的种植成本,今年的数据要比去年明显下降,尤其租地成本。刚才提到1月份的价格运行的核心中枢1500到1600,照此测算,今年价格要比去年跌500。去年农民是9毛钱卖粮,国家一块钱托市收购,今年卖粮可能就考虑8毛钱还是7毛钱。这个价格不要说去库存,或者要跟国际接轨,如果玉米价格就要回到一千三、一千四,不要忽略农民可能按照今年的种植成本存在惜售心理。价格过低,农民一定惜售,农民肯定还是存粮待涨。所以这个种植成本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作为定价依据。如果到了九月份,国家在收购过程中玉米价格跌得一塌糊涂,那么农民可能会存在一种严重的惜售心理,在春节前、在元旦前如果农民真的不卖粮的话,整体的市场压力就减轻了。因为毕竟现在所有企业没有库存。

  所以今年的玉米市场我觉得肯定还会出现一些剧烈的波动,博弈的因素可能增加,政策,需求企业,农民,进口成本等等。这些因素对今年的市场价格都会造成影响。市场一旦处于博弈过程,就会出现预期剧烈波动,对于投资者、机构来讲,更多的还要关注期货市场价格。一旦波动比较频繁,就更应该去关注市场信息的变化,关注这种信息的准确程度。

  现在看国内的供需焦点、都围绕着拍卖、新季小麦上市和新进玉米的上市。未来一个月,就是说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国内的玉米消费企业的采购可能相对比较偏紧。

  所以今年玉米市场一定是分阶段看,看涨看空都对只是时间窗口、时间点的不一样。所以从总体看,我个人认为,未来的玉米市场价格判断的一个周期,从三个月要缩短到一个月甚至半个月。未来玉米价格能不能回到一千四?能不能回到一千三?判断都为时过早,今年收成什么样,天气什么样,国家去库存力度什么样,跟国际市场能不能顺利去接轨等等,都还是未知数。那么我们现在要做什么?只要把眼前做好,把未来一个月的市场判断好就可以了。

  对于消费企业来讲,因为大家都不敢去备过多的库存,导致国内的库存压力还是比较大。国家要去库存,现在整体经济形势又不乐观。大家都不敢去备远期,或者说都不敢去备远期库存的话,采购跟销售的焦点就好放在眼前。最晚看到什么时候?就看到九月底,那时东北的玉米收获了。收获之后,再看政策的变化,看十月份、十一月份、十二月份,再看农民的心态,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包括企业的这种采购的这种心态等等。

  随着玉米逐渐向市场化靠拢,玉米市场的逐渐放开,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关注近期市场价格的一个变化。如果说我们对未来市场判断比较准,或者判断比较好的话,那国家哪有这么大的库存?所以就没有必要备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四个月以上的库存。既然没有必要备四个月以上的库存,那你就不要去过度关心四个月以后市场行情的变化。现在企业建库存的判断,都是半个月的或者一个月的。

 所以我们关注的点就是半个月一个月以内,这张表,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就是我们这一阶段应该关注哪些点?我总结了十一条,大家可以逐条地去看一看,未来的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重点关注哪几点因素。这个表很清晰,我就不多说了,我就讲这些,大家有啥问题,我再逐一解答。

  问:请问导致今年玉米种植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导致今年的种植成本下滑的主要因素,第一就是包地成本大幅下滑。第二就是今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由于现在整体的市场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农民的投入在降低。这相当于恶性循环,农民也都预判了未来的玉米市场价格出现了下跌,那他的种粮积极性投入就降低,那么今年粮食的单产又受到影响,可以大胆地去预判,今年的玉米减产已成定局。

  问:今年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如何?

  答:对部分重点响应供给侧改革的地区,种植结构面积肯定下滑,同时大家对玉米的投入积极性下降。减产概率很大。

  问:目前国内天量的玉米库存品质如何,占比情况怎么样?

  答:目前国内的玉米库存,2014年的粮食相对偏差一点,主要还是受当年天气的影响。所以国家现在拍卖策略也很清晰,就是主要在拍蓆茓屯和露天屯的拍卖,我也建议中储粮对我们的粮食质量有这么一个公布或者是给市场一个定心丸。为什么我说给市场一个定心丸呢?我国这几年仓储条件大幅提高。传统的玉米说存三年就陈化,存四年这玉米就不能用了,我觉得这个概念要改。因为现在很多国家标准的示范仓储库存三年玉米跟存一年当季玉米区别不是非常大。就是说粮食变质,质量下滑是有限的,所以也没有说现在粮食放几年坏了,放不了了,玉米用不了了。都是危言耸听,因为现在大家看到玉米说当年收的质量不好,而不是说保管的不好,这个大家一定要澄清对玉米保管的一个概念。

  我刚才说了,标准示范库的玉米保管应该没有问题,为什么说的现在国家着急把露天屯处理掉,这个策略是对的。这些粮食处理完了,那么剩下的粮我们就不用着急再去处理,那么原计划三年就要陈化的粮,一化验、一检质,没达到这种陈化的标准,可能还能放一年两年。有的地区放两年没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现在着急去处理库存呢?现在从我们拍卖的进度跟速度,包括整体市场投放量,是不是政府比我们考虑得更全面一点。

  这个质量坏的玉米能占到比例多少?这个没法预估,因为各个库存多少,保管条件什么样,只是说了当年收购的玉米中有多少超标的玉米入库的。这个数大概是有,2014年由于天气的因素,霉变度超五的玉米入库了。不过,入库技术我们也因此引起重视,去年在新玉米收购的时候,说东北玉米质量超标,超过2%的不收,市场一度很担心,但是收到最后,都是2%以内的。因为一种先进的设备投入到粮食收储过程中,就是色选机。建议出库的时候,再增加一些设备。用以整体提高我们保管水平。

  我觉得面对大库存这个话题,没有必要那么紧张,说这些粮处理不了。万一国际国内双碰头,国际、国内均明显减产,需求又增加。我个人认为,这么大的库存,中国政府收了这些玉米,反而是一个英明的决略而不是一个被动的策略。

  问:国储玉米最多的库容是多少?

  答:如果是国家要敞开收的话,想多大有多大,你把所有的粮食全年产的六亿吨都入库,也不是问题。只不过是看国家对收储的力度,所以说库容不用担心,你只要想收,随时都可以扩容。

  问:人民币汇率对玉米价格走势的影响?

  答:汇率问题,值得大家关注。它直接关系到进出口的成本问题。如果未来我们玉米能出口了,那么对于国内的玉米价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已经到了六块七左右。汇率能不能到七块钱,进口成本压力是不是还要增加,至少我们现在看,国家大量的货币投放到市场当中,我们还要把这个流动性做好,很多钱要回到固定资产投入当中去的。所以我觉得现在只是一种悲观的情绪在释放,如果说经济触底,那么这个触底的时间多长,我们不好去预判。现在是不是所有的商品价格都在底部运行,尤其农产品受天气影响因素比较多,进入到七月份这种炒作因素可能会又叠加了很多。当然虽然汇率短期内对国内玉米价格影响有限,但一旦我们要去库存,或者是我们玉米将来不够用了,要大量进口了,就很重要。再就是我们去库存,能不能低价格处理玉米?一千二去卖玉米,那我们换来的外汇怎么用?短期内我们更多参考汇率用以发现1701的玉米价格的运行的空间在哪里。所以我们每天关注汇率也是关注CBOT12月份进口成本。

  问:国家轮出政策对玉米价格走势的影响?

  答:关注国家的起拍价格。起拍价格一定是未来市场价格的底部,前几年我们在做市场的时候,就是国家一拍卖一轮换,没人,为什么?因为国家2200拍,我就2150卖粮的,你有2150卖的,我有2100卖的。所以,市场中不断有供应,流拍数量比较多。今年市场比较特殊。国家1500卖也好,1600卖也好,1700卖也好,没有人为地去打压市场,因为大家手里都没有库存。所以要关心市场起拍价格,如果起拍价格高,生产成本就会增加,现货价格就会上涨。如果起拍价格低,看到底定价在多少,还有粮源在哪。拍卖期可能更多的都是东北玉米,如果起拍价格1500,那对不起,你山东也好,河南河北也好,广东的也好,那你的玉米的加工成本绝对在1800左右。如果说在东北1700拍卖,那南方的价格就是2000。所以我说拍卖对市场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起拍价格。

  问:目前不合格小麦替代玉米优势显现,对目前玉米价格有什么影响?

  答:还是关注数量吧。如果说数量巨大,那对玉米市场价格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现在是什么问题呢?举个例子,可能提在10%,玉米现在供应70%。那市场是不是还有20%的缺口?即使替代优势明显,也解决不了现在需求的这种动能。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看替代这个量吧,就是不合规的小麦大量替代能有多大量,能到市场当中来,至少短期内对玉米市场价格是看不到影响的。

  问:16/17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大幅提高,库存消费比从13%调升到15%,虽然有拉尼娜预期,美国中西部干旱概率较大,但种植面积毕竟大幅上调,目前440这个水平明显高于去年价格运行区间,以这个价格来判断1月进口成本,是不是有点问题?另外,请问美国玉米12月价格合理运行区间是多少?

  答:又回到刚才我说的,判断的市场价格看什么?看近一个月市场价格变化, 1707价格的合理区间怎么看?如果说现在就想判断1707跟CBOT12月份的玉米,只能看它俩的价差关系和进口成本。那么目前毕竟是炒天气对作物的影响,如果到了九月份,美国玉米大丰收了,中国玉米也大丰收了,可能CBOT的玉米回到350美分了,那么国内玉米价格可能回到1400了。我们现在就找一个参考点,只能参考现在进口成本。如果国家想去库存,那国内的价格一定低于进口成本,如果说进口的价格要比国内的玉米价格要低,就又可以大量进口了吗?对国内去库存又形成一定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就是说至少在一个月内,或者在半个月内,CBOT的玉米跌不到四百美分以下,我们对于国内的玉米就没有理由过分地去看空。

  问:有一页PPT讲注意湖南的拍卖,怎么理解?

  答:那个湖南的玉米拍那个两千多吨是2015年的玉米,为什么说要提醒大家呢?就是说我们以前拍的都是2012和2013的粮。

  2015年的玉米,就是去年收的,出现了,有可能说明现在当地市场养殖业可能对优质玉米,确实有需求,那怎么办?拿出一部分先供应市场吧,但是国家出于什么目的,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把2015年2000多吨玉米拿出来,我还是就提醒大家去关注这个信息点吧。

  问:虽然说太久的价格不好预测,能否大体判断一下明年淀粉的价格区间?最高会到多少?

  答:明年淀粉的价格最高到多少,有很多因素。国家对淀粉企业是不是具体扶持,有没有补贴政策,这是第一。其次新的粮食保底价还是托市价,还有我们的市场价格的运行核心中枢在哪里?我觉得暂时都看不到,还是等到新粮上市之后,国家政策明朗了再看。

  问:CBOT玉米与大连玉米期货合约,月份之间是如何关联的?

  答:CBOT的12月份点完价之后进到中国正好是1月份,那就跟1月份比是合理的。CBOT的12月对应的国内是1月份的玉米价格。大家喜欢问,做1-9的套利如何?或者说做这种跨品种的,就是玉米和玉米淀粉的套利怎么样。我还是跟大家澄清一个概念,就是玉米跟玉米淀粉确实是上下游产品。但是这组套利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一个是国家给补贴政策,去库存的一个品种,另一个是准备市场化的一个品种,目前它俩在做套利的时候没有完全市场化,容易出现偏差,一定要谨慎。我还是提醒大家1-9绝对不能去轻易去做套利,因为1月份是一个新季度要供应市场的价格,9月份是国家在消耗库存的尾声,到最后阶段的市场价格,买9抛1的操作来看,不要忘记目前国内的市场价格,国家还要去库存。国家今年的粮食生产状况又不太清晰,所以我还是建议农产品一定是做当年的套利,那就是1-5、5-9。9月份过了之后,还是1-5、5-9, 1-9套利,我个人觉得没有任何道理,因为一个是库存在消耗的过程,一个是在生产的天气和确定单产的一个过程,它俩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问:请问国储拍卖价格怎么去跟踪?

  答:国家每周都公布起拍价格,每笔成交,在我们网站上有详细的信息。信息这么透明,也没有什么可保密的,大家需要直接到我们网站上跟我们工作人员直接要就行了,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东西。

  问:陈玉米比如14年(含)前的有多少量,估计何时处理结束?

  答: 2014年以前的玉米我个人觉得今年处理不完,怎么也得明年吧,明年处理完就不错了,还是取决于整体的需求量。为什么我说关注下周的拍卖跟成交数量呢?因为再过半个月,很多企业库存都已经见底了,见底之后再拍卖成交的可能就代表我们国内的玉米一个消费水平。拿这个玉米消费水平按一定比例算一下,算出我们玉米全年消费到底多少。现在玉米产量今年我觉得应该是透明了,消费还是不透明,我们消费到底是1.7、1.8、1.9亿吨,养殖业用多少,深加工用多少。这个数据这些年不管是谁做都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再过一两个月再看看拍卖情况,大概能把中国的玉米总体消费量判断出来。因为毕竟现在市场的开工率,包括饲料企业的这种存栏状况相对比较稳定,尤其我们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70%。那这个目前的市场开工率还是比较高的,按照70%和当月用量可以算一下深加工的一个消费总量。

  30号我在厦门还有一个讲课,把今年整体的上半年的市场跟大家回顾一下,再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年玉米市场的一个投资机会。现在玉米市场的波动性越来越大了,企业和投资者有很多机会。欢迎大家到厦门去交流吧。

   问:中国总体上存在粮食安全的隐患吗?

  答:三月中下旬的一个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讲话和陈锡文的对两会之后的答记者的讲话,他俩代表不同的层面。现在的农业代表的不仅是粮食产量,还考虑到综合的成本,劳动力等等因素。那粮食存不存在隐患呢?细算一下目前过国民的消费数据就可以知道,粮食产量6亿吨,玉米过剩1亿吨,进口的农产品再加上一些其他农产品的替代品,包括一些肉蛋奶、其他蛋白等等,远远要超过1亿吨。就是说我们进口的总量,再加上国内粮食生产的总量,再加上我们的消费量。如果我们不进口,那我们的粮食远远是不够用的。所以看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如果说单纯从玉米来看,我们的粮食确实供大于求。但是从整体结构来看,现在的粮食结构隐患实际上比较大,部分品种过度依赖进口,部分品种完全自给自足,还产生这么大量的库存。所以我觉得为什么国家要提出镰刀弯的政策、供给侧改革等等,就是在合理调整我们粮食的生产结构、库存结构跟消费结构。这是一个百年大计,不是说一年两年就调整过来的,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我们的粮食的库存结构,来调整我们的粮食安全的生产底线和我们未来粮食的发展布局。

   问:玉米全球可交易量多少?

  答:全球玉米的可交易量应该在3.5亿吨,这个数据我没太记清楚,因为在3.5亿吨左右这么一个量,就是说的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乌克兰、巴西、阿根廷、墨西哥这几个国家。

  问:7月份东北国储轮换粮就出库了,加上不合格小麦的替代,原拍卖粮的陆续到货,近期玉米还会偏紧吗?

  答:拍卖的玉米大量到货至少是7月中旬以后的事。当前养殖业跟深加工近期是有需求的,而且前期的降雨,包括这周开始东北的降雨,都会影响出粮的速度。所以拍卖是成交,但是物流因素和这种物流成本因素,包括这种运输是否畅通,都会影响短期市场价格。因为一旦没

  有补给库存,就必须得提价来增加这种粮源的供应了,所以至少在6月底之前,市场价格都应该偏紧的吧。

   问:中国农产品的价格似乎没有优势,这样的观点对吗?

  答:我们的生产成本,农民的种植成本,农民劳动力付出的成本,我们的生产效率等等,是最终构成市场价格的众多因素。我们为什么没有优势?拿我们的价格跟国际市场去比,美国的农场主种大量的玉米,我们是农民种玉米,为什么我们现在要重新去审视农业问题呢?在美国种地的农场主都是有钱的都是中产阶级,在中国种地的都是农民都是穷人。大家看一看,现在我们哪个农民种地说身价上亿的,几乎没有,那么放到国外是有的。


相关搜索: 玉米 价格 行情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