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今年水果滞销可能成为拐点 六问陕西部分水果滞销(2)

时间:2015/6/29 12:00:34 来源:陕西日报

三问政府应该怎样管?

纵观全国,没有一个省份能像陕西那样,各级领导如此倾尽心智,政府如此强大主导,在全国第一个设立省级果业管理局,在全国第一个颁布省级果业管理条例,因而陕西的果业才能搭上时代的快车,在三秦大地风驰电掣,一路高歌向前,终于成为中国水果第一大省,果业面积和产量实现“十四连增”,其中苹果产量占全国1/4和世界的1/7,苹果汁产量占世界1/3,猕猴桃产量占世界1/3,樱桃、葡萄、梨、红枣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陕西水果先后行销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陕西果业多年来一直是大农业中效益最好、竞争力最强的产业。凭良心而言,陕西的果农最幸福。

但事物总有双面性。时间一久,有些果农就对政府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不思进取不创市场的有些果农就被政府惯坏了。有了任何麻烦任何问题都找政府,葡萄滞销了找政府,樱桃滞销了找政府,猕猴桃滞销了找政府,西瓜滞销了找政府,油桃滞销了找政府,政府仿佛成了果农的救火队。找政府当然是对的,但政府的职责更多是宏观层面的指导和调控。制定政策,宏观引导,培育体系,提供信息,架设桥梁,这些宏观的行为,远比一事一例的帮扶更显价值。

找市县长,不如找市场,早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市县长帮农民卖水果,心系百姓,这样的新闻外表看着很温暖。遗憾的是,这些只能救急,却不能阻止新的滞销潮到来。建立完善和健全的市场流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销售问题。正常的市场流通体系,既要遵循成本最低原则,又要兼顾长远持续,最终要培育稳固成熟的市场,培养大批忠诚的消费者。记者了解到日本的水果一二十年间价格都基本无变化,消费群基本是固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十分理性和成熟的。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哪方有难,另一方还会无偿援助,免其费用。诚信比金钱更重要。邻近的韩国也不存在销售难题,因为所有果农都加入农协,果农务完水果之后就不管了,立马把这些水果拉到各个加工车间去,加工以后,农协又在城市设了很多超市和农贸市场,水果从田头到餐桌都由农协统一运作,既管宏观又管微观。由此可见,市场流通体系才是解决销售困境的最佳路径。

四问城管能否让一让?

西瓜、油桃等时令水果,储存周期短暂,从产地到终端市场的关口总是难以打通,一直阻碍重重,每年的时令水果销售的主要区域在城市,尤其在大城市。除了固有的手续完善的渠道外,一般果农零星种植的时令水果,如果能顺利进入城市,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允许在大街小巷两旁临时设摊短暂销售,会极大解决果农的紧急难题。然而,这对果农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果农拉着水果进城,如无完善的行驶手续,首先会遇到交警的阻拦。更重要的是,在街道两旁设摊摆点,一般会遭到城管部门依照规章而罚款没收取缔的结局。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钢大胆假设,城管等有关部门能否设身处地为弱势群体的果农着想一下,在做好疏导交通、不碍市容的前提下,能否临时搭建一些时令水果销售摊点,让果农在短暂时间内零售自己种植作务的时令水果,一方面解决了果农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又让市民购买到新鲜而便宜的时令水果,减少了中间环节,岂不两全其美?以前,陕西一些地方以及外省一些地方也这样做过,被证明不失为一种短期有效办法,在目前时令水果销售遇冷果农愁煞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是否可以试行一下?民生问题是大事,用变通的手段解决民生问题,则功德无量。

另外,有爱心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和社会团体,如能在”八项规定”允许的前提下团体采购一些果农的滞销水果,也不失为一种善举。

五问果企能否施援手?

长远来看,骨干果企是对接市场的主力军。陕西果业多年来探索出的 “公司 基地 会员果农”、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模式,实现企业管两头、农民管中间,既有效规避风险,又有力对接市场,从而实现稳步良性持续发展。但目前仍然有大量散户未加入这一模式。骨干企业当然要赚钱,但总比农民承接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强许多倍,而且有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的企业家有义务多担当一些,不能因为微利或无利可图,就拒绝收购果农的水果,陕西只有骨干企业拥有可供储存的多个冷库。针对一些果农销售不畅的水果,如果骨干企业及时伸出援手,问题也不难解决。如无法自身消化,也可以腾出冷库,代为果农储一下水果。退一步讲,如果骨干企业赔本收购,政府可以考虑适当补贴。在销售无望的时候,企业出面收购,总比烂掉倒掉强许多。权宜之计,大可不必舍弃。企业长期受惠于广大果农,在果农有难的时候, 企业不能袖手旁观。

六问果农能否转观念?

“ 多了多了,少了少了”, “丰产不丰收, 丰收不增收” 一直成为笼罩在果农头上的怪圈。今年是水果产量的”大年’,大家一窝风上,赚不了钱,明年则注定是水果产量的”小年’。生产的左右摇摆,让客商无所适从,更让市场摸不着头脑。盲目跟风,不懂科学,不按规范,不接市场,是不少散户果农的致命弱点。

散户果农要走出怪圈,则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首先要融入正常的市场流通体系,不能再搞“千军万马创市场”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以互相压价、互相拆台、互相厮杀,而进行恶性竞争。这就要求果农必须加入 “公司 基地 会员果农”或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运营模式,让企业管两头、果农只管中间,既有效规避风险,又有力对接市场,从而实现稳步良性持续发展。这一模式其实也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近或接轨。散户的小果园必须通过土地流转,交给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管理,散户除每年收取佣金外,还可以入股,也可以当职业农民,收入双保险。只有依托龙头企业和大公司,才能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规范流程,拥抱广阔的海内外市场。这是一切问题的关键。

另外,散户果农应当尽快适应经济新常态,不能像过去那样企图水果的高额利润和高额回报。过去十几年水果的螺旋式高位高价运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进入水果的微利薄利时代,水果市场也已经基本实现全球化了。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统计,一方面国内水果由于价高而导致今年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41%,另一方面国外比较便宜的水果今年一季度进口同比上涨319%。形势如此严峻,形势如此逼人。如果再继续躺在功劳簿上发大财梦,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今后水果每亩如能赚到上千元,就是不错的收入,水果每亩如果仅赚上百元,也应该满足。适时通变,适者生存,才是智者的选择。

多关注农业政策和水果信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盲目扩张,盲目生产。多提高水果质量和品质,走高端路线。目前水果并不是产能过剩,而是高品质太少太缺,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不讲质量和品质的水果生产,根本没有出路。延长产业链,提高利润空间,多加工一些诸如水果脆片、水果醋、水果酒、水果面、水果宴、水果冲剂等等,既缓解了水果的冷储压力,又拉动了水果的日常消费。由产业链进入价值链后, 水果这一日常消费品才能不断升值。为解决时令水果的储存问题,也应多发展冷链。这样,即使一时销售不畅,储存一段时间后,再投入市场则会获得较好的价格行情。多管齐下,多头并进,则“不信东风唤不回”!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卢新智


相关搜索: 水果价格 油桃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