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转基因”标识得多看几眼 消费者应认真鉴别

时间:2013/11/12 8:59:01 来源:金黔在线

   转基因食用油占少数标识遮遮掩掩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超市中售卖的诸多品牌食用油中,转基因食用油的数量比较少,非转基因食用油占了大多数。在盐务街某大型超市食用油专区,记者看到了多种品牌及不同种类包装的食用油,有压榨花生油、调和油、葵花仁油、金胚玉米油、菜籽油……记者随机查看了十多种食用油的配料表,发现以非转基因作物为原料生产的食用油仍占多数,而且大多非转基因食用油多在瓶体醒目位置标注了"非转基因"的字样。

    此时,该超市一名销售人员过来向记者推荐某知名品牌的菜籽油,"这款正在做活动,而且是非转基因产品,以前都卖八十多,现在只要69.8元。"在记者问道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区别时,这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转基因的要便宜些,但是非转基因的产品对人健康更好。"

   按照我国《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属于转基因食品或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应在标识中标注中文说明。相较于醒目标注的"非转基因"字样的食用油而言,加工原料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油就要"尴尬"一些。记者发现少数由转基因作物为原料的食用油,在对转基因的标注上都较为遮掩,仅在配料表一栏里,用两行小字陈述原料为转基因产品。

    比如某知名品牌的一款食用调和油,在产品说明的最后一行写着:"本产品所含大豆油的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和其余配料说明的字体大小一样,该行字非常小,如果不仔细查看的话很难发现,再观察其他品类,记者发现加工原料来源于转基因大豆的大豆油或调和油,都在产品说明中有所标注。

    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表示,国内大部分人都已吃过转基因食物(本报昨日曾报道)。此前,曾有"千余吨转基因菜油流入中储粮国储库"、"国内超九成大豆油是转基因产品"等言论。近日,关于转基因产品的报道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少网友担忧:市面上的油会不会都是"转基因的油"?转基因豆油真的对人体有害吗?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

   沙拉酱也含"转基因"一般人不了解

   除了食用油,其它豆制食品也存在使用转基因原料的问题,但许多市民却并不知晓。

    昨日下午,在盐务街某大型超市内,一位正在选购食用油的莫小姐告诉记者,"食用转基因食品对人不好的争议一直都有,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害没害,以防万一,贵就贵点,买油的时候尽量买非转基因的。"随后,记者询问她是否知道酱油、沙拉酱等产品原料有转基因作物时,莫小姐称自己从没有关注过,完全不清楚这些产品的加工原料也可能含转基因成分。

    相对于食用油,其他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容易被多数市民忽视。采访中记者发现,像酱油、沙拉酱等产品也存在使用转基因原材料的问题,如某知名品牌的沙拉酱,就在配料表中明确标注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油。但记者发现,有多种品牌的酱油、豆类制品等,都只在配料表标注原料为黄豆、脱脂大豆等,对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并没有具体标注。

   我国有严格标识制度购买时应认真鉴别

   转基因食用油或食品,真的如网上所传对健康不利吗?记者咨询了贵州省农科院从事农作物生物技术研究的黄先群博士。

    黄博士告诉记者,转基因食品并没有像网上所言的那么夸张,有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简单地说,一种观点是认为转基因植物及其制品是安全的,对人畜、环境无害,另外一种观点称,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以来自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长期考察,许多危害是累计性、渐进性的,很可能在几十年后才表现出来。

   "其实消费者不必恐慌。为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我国正实施比国外更为严格的按目录、定性、强制标识制度。"黄博士告诉记者,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的5大类17种转基因生物在我国都需要标识,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菜籽油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调和油都会有标识,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认真查询鉴别。

    另外,黄博士称,目前国际市场上80%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棉花、油菜等大多数也是转基因,早在1996年,美国转基因食品就开始大规模地上市。在2005年之前我国也没有转基因强制性标识,但那时候许多调和油的加工原料就是转基因大豆。另外,据我了解,贵州市场上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还是非常少的,贵州目前也没有地方种植转基因产品。"现在控制比较严,因为转基因作物不用打药,产量也大,减少了人工、农药等成本,我国要种植转基因作物必须要申报农业部批准。"黄博士说道,而且转基因食品也有严格的监管,在上市前都按要求做过实验检测其安全性。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