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中国妈妈的奶粉焦虑

时间:2013/8/14 8:56:46 来源:华商报

近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污染问题,涉及多家中国消费者热捧的知名奶粉品牌,让“洋奶粉”在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也变得不可信任。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很多爸爸妈妈对国产奶粉丧失信心转而选择洋奶粉;这下子,洋奶粉遭遇信任危机,很多妈妈们的奶粉选择变得纠结起来。

5年前,28岁的颜敏准备生第一胎时,正遭遇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颜敏和老公毅然而然地决定,无论经济状况如何,一定要让宝宝吃洋奶粉,国产奶粉“碰都不要碰”。

2012年,颜敏生第二胎,依然选择的是洋奶粉。就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星期里,恒天然事件让骨子里一直信赖洋奶粉的颜敏,经历了一次洋奶粉的“动荡”冲击。过去几年里,奶粉一直是个折磨人的问题,现在更是。

孩子喝奶前,夫妻俩先试喝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前,孕期的颜敏,为即将出生的宝宝锁定的奶粉不乏国内的高端品牌,后来,这个想法彻底变了。

有段时间,颜敏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选奶粉。她同时选定了几种洋奶粉,然后挨个上官网看。在颜敏看来,官网代表着奶粉企业的实力,实力不够,“奶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接下来是比配方,“把有意向的奶粉放在一起,逐个对比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那段时间,颜敏形容自己就像奶粉技术员,“熟知各类奶粉的配方比例。”

这还没完,选定的奶粉,最终还要经得起更多妈妈的推敲,方法就是上论坛看评价,“最重要的是看投诉。”就这样,颜敏最终为宝宝选定的是荷兰美素奶粉。

起初,颜敏是在孕婴超市买袋装的美素,后来,她得知,这种袋装奶粉通常是进入国内后分装生产,卫生成了颜敏比较担忧的事情。和一些妈妈联络后,颜敏开始走网上代购渠道。即使是代购,美素的价格也贵得让人心疼,最贵时,800克的盒装奶粉要230元,宝宝一星期就得吃一盒。不过,就算这样,代购的依然要比在国内超市买的同品牌洋奶粉便宜一二十块钱。

曾经一度,颜敏只要听说熟人和亲戚有去国外和香港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托人买奶粉。”

去年,颜敏生第二个孩子,奶粉依旧首选美素。可颜敏发现,国外代购网站的运费越来越贵,她虽然有怨言,但“再贵也得吃”。

几个月前,第二个孩子一岁刚过,颜敏开始尝试让两个孩子喝本地的消毒鲜奶,一是两个孩子每天的奶量在4斤左右,依赖于喝国外奶粉,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经过精心的挑选,杨凌一家奶厂每天供应的消菌鲜奶开始打动颜敏。

为了检验奶的品质,夫妻俩先“以身试法”,先试着喝了一段时间,观察色泽、品尝口感,当然重要的是,以身体有没有不适为重要参考。在得知自己曾一度信赖的洋奶粉美素,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后,颜敏的第一反应是:幸亏让孩子改喝鲜奶了。

毕竟是吃的东西,网上万一买到假的咋办?

可鲜奶就能让人放心吗?30岁的刘阳,从确认怀孕那天起,就开始为宝宝的奶粉问题纠结。

2010年,三聚氰胺事件虽已过去两年,但仍旧是妈妈们选奶粉时热议的话题。怀孕后,刘阳便加入了一个“准妈妈群”。群里的准妈妈们预产期都在同一个月份。每天,大家聊的话题基本不离产检、临产准备等,而关于奶粉、奶瓶、纸尿裤等,更是绕不开的话题。

“当时,可能是三聚氰胺的影响吧,大家没人打算选国产奶粉。”刘阳说。

关于洋奶粉,群里的大多数人打算从超市和孕婴店选购,但也有少数准妈妈打算买原装进口的洋奶粉,渠道也是五花八门:有想托朋友从国外购买寄回来的,有在市区一些做代购的孕婴店买的,也有在网上代购的。

比如,有一家全英文网站,专做奶粉代购,只要每次买的不超过规定数量,每罐从欧洲漂洋过海到西安的奶粉价钱,和在超市里买的洋奶粉价钱差不多。

刘阳有些心动,可最终,她却选择了在本市的超市选购洋奶粉。

在她看来,代购不保险,万一邮寄过程出问题,宝宝就会断粮,“临时换奶粉,对宝宝肠胃不好!”

刘阳买奶粉,基本上是买自己看得见的,她甚至不在网上买奶粉,“毕竟是吃的东西,万一有假咋办?”刘阳住的小区门口,有人卖新鲜牛奶,对此,刘阳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她也实在难以相信,敞开的大桶有多少卫生可言。

刘阳的儿子今年两岁半,近期媒体曝光的问题奶粉中,也有刘阳曾经给儿子吃过的奶粉,不过她庆幸,“儿子身体很健康。”

第一口奶吃啥,有时不由妈妈做主

无论是代购也好,还是直接去超市买看得见的奶粉也好,刘阳觉得作为妈妈,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最起码自己能决定孩子吃什么样的奶粉。”可刘阳的表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同为妈妈,表妹却失去了自己为孩子选择奶粉的“先机”。

今年7月,刘阳的表妹马颖生孩子,之前,表妹就孩子出生后吃什么奶粉一直不停地征询亲友,刘阳也给表妹推荐了几个品牌。可小宝宝出生后,刘阳听到的却是表妹关于奶粉的一肚子苦水。

原来,表妹早已打算给宝贝吃亲友推荐的一款奶粉,可谁知,儿子提前一个月出生,因为早产,孩子在保温箱里足足待了半个月。

这段时间,儿子一直由护士喂养。吃什么奶粉,也由不得马颖做主,烦恼恰就在这儿了。

护士给宝宝喂的是另一个牌子的奶粉,等宝宝回到马颖身边时,已经习惯吃这种奶粉了,因担心临时换奶粉会导致宝宝拉肚子,马颖只好决定,等孩子大一点了再说。

刘阳从网上相关报道了解到,这是宝宝的“第一口奶粉争夺战”。

刘阳记得,当年自己怀孕,每次去产检时,在医院门口总会被一大群推销奶粉的人围住,争相给准妈妈们送优惠券和礼品券,而你只要拿着礼品券,在其指定的店铺里登记联系方式,便可领取一桶400g装的奶粉。

天下哪有免费的奶粉,争抢孩子的“第一口奶”,背后隐含的是商家巨大的趋利行为。

《第一财经日报》曾揭露,一些刚出生的婴儿,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可能被护士私下喂养了某品牌洋奶粉,婴儿因此适应了该品牌洋奶粉,有的甚至连喂养母乳都不适应。等到该婴儿出院,前述品牌洋奶粉企业竟能获知婴儿父母的联系方式,并建议购买该品牌洋奶粉。

而为了抢“第一口奶”,奶粉企业也会付出大量的营销费用,尤其是洋奶粉企业,仅入场费,一家医院可能要好几百万。

“不过还好,缺乏母乳的宝宝,第一口奶幸好是洋奶粉,总比国产奶粉好。”马颖说。

奶粉不能喝了,喝鲜羊奶总安全了吧?

8月7日,国内多家媒体曝出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污染问题,涉及多个中国消费者热捧的知名奶粉品牌,“洋奶粉”也变得不可信任。“洋奶粉再不好,也比国内奶粉可信吧。”36岁的准妈妈秦韵好不容易才怀孕,担心自己可能要剖腹产子,奶水肯定不足,为还有两月出生的宝宝选奶粉是急上加急的事情。

国产奶粉不考虑,国外奶粉也曝出了问题,秦韵之前的奶粉计划几乎泡汤,宝宝究竟吃什么,为了这个问题,她甚至搅动了全家人的情绪。婆婆认为,国产奶粉没那么可怕,过去,几块钱一包的奶粉照样养大了自己的两个孩子,现在,国外奶粉贵得离谱,质量还没保证,还不如就吃国内好一些的奶粉,也没那么可怕。

秦韵对此坚决不同意,“奶粉还是坚决选国外的。”就连孩子的尿不湿也要进口的,一辈子就生一个孩子,“干吗不用好点的?”

在一些论坛和准妈妈群里,秦韵看到,现在最热议的是,恒天然事件后,中国宣布将暂停进口新西兰奶粉,秦韵知道,这意味着,洋奶粉可能大都要通过国外网购才能买到,价格“除了飙升不会降”。

为此,婆婆甚至想过让未来的宝宝喝羊奶。她知道,现在一些小区门口,有一些郊区的农民拉着羊现挤现卖,那样总安全了吧。秦韵对婆婆的这个想法简直有点哭笑不得,“那样的奶就安全了吗,没有经过杀菌,再者,万一今天有明天没有了怎么办?”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尽量缩短孩子喝配方奶粉的周期。”颜敏说,依据自己的经验,孩子一岁多以后,完全可以不再依赖配方奶粉的营养,选择本地高温杀菌的牛奶也会很安全,“关键是选时间久信誉度高的,奶质好不好,爸爸妈妈先喝一下就知道了。”

当颜敏把这个观点发到一些妈妈网论坛上时,她发现,“洋奶粉”虽然陷入食品安全事件,但妈妈们消费“洋奶粉”的热度并没有锐减,只是暂时不选择涉事品牌奶粉罢了。

上半年奶粉投诉翻番

六成以上是洋品牌

7月下旬,中国消费者协会《全国消协组织2013年上半年投诉数据分析》显示,其中婴幼儿奶粉投诉6成以上是外资品牌。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13年婴幼儿奶粉投诉744件,与2012年同期相比,投诉量翻了一番。婴幼儿奶粉投诉中,超过86.0%的投诉与质量安全问题有关。与此同时,上半年受理乳制品投诉1051件,同比增长17.8%,其中72.5%的投诉涉及质量安全问题。

随着奶粉进口量增多,问题“洋奶粉”的发现率也在增加。根据中消协统计,针对婴幼儿奶粉投诉案件中6成是外资品牌,一些奶粉变质、里面存在塑料等异物,婴幼儿饮用后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现象层出不穷。

记者了解到,仅广东一地,今年1—5月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各口岸进口乳品83453吨、货值4.1亿美元。今年1-5月进口婴幼儿配方食品11811吨、1.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7%。主要来自法国(73%)、新西兰(10%)、英国(5.3%)等11个国家或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广东口岸需进行退货或销毁的不合格进口乳品20批,占全部进口乳制品批次的0.5%,而今年1-5月,需进行退货或销毁的不合格进口乳品就超过去年全年,达21批,占全部进口乳制品批次的1.1%。

据《经济观察报》

洋奶粉遭遇信任危机

不意味着国产奶粉会受青睐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曝出污染问题,涉及多家消费者热捧的知名奶粉品牌,令“洋奶粉”陷入信任危机。不过,《联合早报》报道,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本土奶粉品牌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因为不少消费者对奶粉选购产生忧虑,认为连国外大品牌奶粉都没办法保证产品品质,那么国产奶粉更令人堪忧。

该报道称,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指5日晚接到新西兰驻华使馆通报,恒天然集团为雅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存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风险。恒天然奶源污染事件后,中国宣布暂停进口新西兰奶粉。强大的竞争对手被迫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对于中国奶企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也是这些企业重塑形象、收复失地的“好机会”。

但从一些育婴论坛上的消费者反应看,中国消费者对于“洋奶粉”与国产奶粉有根深蒂固的看法,“洋奶粉”陷入食品安全事件,却不意味原本支持“洋奶粉”的消费者,会转而青睐国产奶粉。有妈妈在网上表示,短期内不会购买涉事品牌奶粉,但会转而选择其它知名品牌的国外奶粉。

有网民称,国外奶粉都是预防性召回,国内奶粉要等到吃死人了才会报道,还有网民称,国外奶粉被污染,是监管不严,相当于“过失杀人”,而国内奶粉人为添加三聚氰胺,是故意为之,相当于“故意杀人”。



相关搜索: 奶粉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