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今年8月玉米市场缘何如此“反常”

时间:2013/8/13 15:30:09 来源: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今年8月玉米市场十分“反常”,阶段性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随着华北轮换和进口玉米消息传来,购销心态发生转变,但从临储收购价继续提高和预期后期养殖业转好等角度考虑,玉米市场不宜过分悲观。

玉米市场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往年8月份,价格通常以涨为主,在供需紧平衡年份,甚至达到年内最高点。然而,今年8月份行情却显得相当疲弱,尤其自7月中旬开始,现货基本面和购销心态均发生变化,导致期货价格一路阴跌近100元/吨,现货下挫20~50元/吨不等。

华北供给增加东北外运受限

7月中旬开始,华北粮库开始轮换玉米,时间至8月末。市场供给增加的同时,也触动贸易商和农户加快销售手中库存。与此同时,下游承接力度却显得十分有限:山东深加工企业持续亏损,酒精企业停产检修增多,饲料消费尚在恢复中,由此导致8月上旬华北贸易商玉米出售价普遍下跌20~40元/吨。而原本持续提价的山东深加工业,自7月中旬开始收购价亦出现阶段性回落,前期市场预计的东北、华北顺价时间再次被推迟,东北玉米外运量受限。

春玉米上市南方供给多元化

7月末开始,广西、湖北、湖南、山西、陕西等地春玉米陆续开始上市,在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再添新压。新玉米目前水分普遍在15%左右,高温天气有利降水,但部分地区有黄曲霉毒素超标情况,不适合做畜禽料。但总体来看,这部分玉米占比不大。

春玉米上市为南方销区新添货源,同时降低采购成本。由于7月之前华北与东北玉米到站价差缩小,当前南方销区饲料企业增加东北玉米采购,山西、新疆等地玉米继续供应川渝,当前又有春玉米供应当地市场,南方销区供给多元化,价格平稳趋弱,8月上旬各地到站价下跌约30元/吨。

养殖消费转好逊于去年同期

上半年养殖业整体盈利同比下降甚至亏损,饲料消费不振是导致目前玉米消费下降的最主要原因。4月禽流感和猪粮比持续3个多月低于盈亏平衡点导致畜禽存栏量下降,农业部数据显示,6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0.3%,同时市场预计禽类存栏下降10%~20%。

7月高校放假和夏季高温抑制畜禽产品需求,然而猪价淡季不淡,因仔猪自6月才恢复补栏,可供出栏生猪量不足。7月下旬以后仔猪逐渐进入育肥期,饲料消费开始转好,但依然不及去年同期,且需求恢复不敌供给增加,加之在偏弱行情下饲企观望态度强烈,多以随用随购为主。

萌动麦和进口麦替代部分需求

今年河南南部、河北中南部、安徽、江苏等地存在大量芽麦和萌动麦,局部严重地区萌动麦占产量的比例接近60%;非严重地区萌动麦比例也在10%~20%。目前萌动麦价格较低,产区萌动麦含量在20%~30%的小麦售价在2100~2140元/吨,10%萌动麦售价约在2400元/吨。

据饲料企业介绍,禽料中萌动麦含量要求不超过20%,猪料要求不超过10%,因此,这部分小麦目前在畜禽料中仍有替代。另外,广东等沿海省份饲料企业使用进口小麦替代玉米。

南北方港口库存下降幅度有限

截至8月上旬,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仍略超300万吨,广东港口库存接近60万吨,库存总水平较前期下降幅度有限。高库存和需求偏差,导致港口玉米价格承压走低,其中,广东港口玉米成交价自高点2520元/吨下降至目前的2470元/吨;鲅鱼圈港平舱价自2400元/吨下降至目前的2380元/吨。

进口加高库存增强看空预期

7月中旬和下旬,国储和中粮再次大批量进口远月船期美国和乌克兰玉米,远月供给压力增加,加剧了贸易商急于出货的心理;东北临储3080万吨玉米拍卖情况悬而未决,市场存粮主体无心与国家博弈。除此之外,6、7月份大豆到港量连创新高,以及美玉米丰收前景在望,这些因素均增强市场看空预期。

尽管如此,从成本核算角度看,当前市场不宜过分悲观。毕竟2013年玉米临储价已明确提高0.06元/斤,即使按照今年黑龙江玉米临储价1.05元/斤计算,加上到港运费和相关费用等,到港成本至少在2300元/吨,这意味着玉米期货合约1401和1405,以及目前北方港口优质玉米收购价2300~2320元/吨均已经接近底部。

淀粉消费低迷需求疲弱施压玉米

本报特约分析师焦阳

【主要观点】近期,亏损、减产已成为玉米淀粉行业的普遍现象,短期内淀粉消费及价格的弱势局面仍将持续。虽然进入8月中下旬以后,随着国内大中学校开学以及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将对淀粉食用消费有所提振,但在整体经济环境欠佳的情况下,市场对阶段性行情的提振效果预期谨慎。

7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上行持续受阻,持粮主体看涨信心遭受打压,整体呈现走弱行情。进入8月,产区贸易商出粮积极性大增,下游消费企业采购热情不高,产销区玉米价格下探势头明显。虽然造成近期玉米市场弱势行情的因素多多,但归根到底,消费欠佳才是最大症结所在。

经济环境欠佳淀粉消费低迷

由于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偏差,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销售均出现下滑,包括食品、饮品在内的淀粉食用消费及造纸、涂料等在内的淀粉工业消费普遍表现疲软。受此影响,今年春节以来,国内淀粉价格持续弱势运行,即便在本玉米年度进入后期、原料玉米价格成本逐渐上涨的环境下,淀粉价格上涨动能仍旧明显不足,近期淀粉企业提价尝试多以失败告终。

淀粉低价徘徊企业受困亏损

据中国玉米网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初以来,国内玉米淀粉均价走势以持续平稳为主,但原料玉米成本价格较年初相比已有明显上涨。虽然今年国内玉米价格亦表现疲软,但在成本推动及临储超3000万吨玉米入库支撑下,当前玉米价格较年初仍有明显涨幅。伴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淀粉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叠加,目前各地淀粉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生产淀粉亏损200元/吨以上。

养殖复苏乏力饲料需求减少

玉米在生产淀粉的同时会产出蛋白粉、纤维饲料等副产品,可用作蛋白成分进行饲料添加。但今年以来,国内养殖业行情低迷,尤其4月份前后禽流感、长江死猪事件的发生使国内养殖业整体受挫,加之入夏以来高温天气持续,居民蛋白需求下降,养殖业恢复乏力,饲料消费下降。淀粉副产品蛋白饲料需求减少,价格持续弱势运行,副产品对淀粉生产成本的冲减能力下降,直接影响淀粉企业收益。

淀粉糖旺季不旺拖累淀粉需求

一般入夏以后,随着糖果、糕点类食品消费减少,淀粉消费渐入季节性淡季,但近几年国内淀粉糖快速发展,在啤酒、冷饮、雪糕等食品生产中,淀粉糖因其明显的价格及口感优势,对白糖的使用替代量持续增加,成为夏季支撑淀粉消费的一大增长点。然而,今年以来,国内白糖价格持续低迷,淀粉糖替代优势下降,虽然入夏以来淀粉糖销售仍是淀粉深加工产品最大亮点,但表现较往年而言仍然偏差,其对淀粉整体需求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亏损抑制生产企业开工率下降

持续的亏损局面使众多淀粉企业承压巨大,尤其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淀粉企业更是受困明显。为缓解亏损压力,今年入夏以来停产、限产淀粉企业数量同比明显偏多,尤其在7月中下旬以来,华北、山东等地部分大型淀粉厂亦进入停产和减产行列,而此类情况在往年实为少见,目前国内淀粉企业整体开工率为近几年最低水平。

短期淀粉疲弱继续施压玉米

从淀粉与原料玉米的关系来看,淀粉因其更近于终端消费产品,其价格走势受下游需求影响更多,即玉米价格的涨跌未必能够直接影响淀粉价格的强弱,但淀粉行情及消费的优差对原料玉米的影响则相对比较明显。尤其在今年国内饲养业持续低迷、玉米深加工另一用粮“大户”酒精行业普遍减产亏损的情况下,淀粉市场的疲弱及消费的减少更使玉米需求“雪上加霜”,并最终导致当前国内玉米价格逆时下降行情的出现。短期内淀粉行情仍将维持疲弱状态,并继续向原料玉米价格施压。

供应可能转紧优质玉米或将再涨

本报特约分析师梅立红

【主要观点】廉价玉米尚未进入批量到货时期,但国储玉米轮出以及新季玉米上市的压力已经提前显现,推动国内粮商大量出货,施压市场。

不过,从后期供求关系来看,国内优质玉米供应可能再度转紧,其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8月伊始,国内玉米市场贸易商在国储玉米正式轮出之前加速出货,导致东北以外多地玉米价格出现下探,同时,南方新季玉米零星上市也给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带来短时冲击,此外,国内需求不济,市场采购观望心理浓重。

用粮企业采购心态转为观望

7月下旬开始,伴随着国内大型粮商出货力度持续加大,东北港口玉米价格小幅走软,华北局部玉米价格走低,并施压南方销区玉米市场。在这一背景之下,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再度趋于“倒挂”,贸易商利润缩窄,终端用粮企业采购心态转为观望。

不过,目前北方港口玉米收购量减少,价格缓跌,收购品质也有所下降,锦州、大连港口收购的玉米霉变率普遍在3%~4%,优质玉米相对稀少,二等粮源、2%霉变以内的玉米主流平舱价接近2400元/吨。南方港口优质散船玉米报价也维持在2500元/吨附近,而主流货源报价已降至2460~2470元/吨,质量偏低。

南方旱情对玉米产量影响有限

7月份以来,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浙江、湖南、江西南部等地连续高温日数已达20~30天,部分地区高温持续时间和强度突破历史纪录。

不过,由于我国玉米主产区集中在北方,因此南方旱情对新季玉米产量影响有限。同时,7月底8月初,广西、湖北、四川地区新季玉米相继上市,其价格较当地市场外省玉米普遍低50~100元/吨甚至更多,短时吸引市场目光,并用于禽料或者掺混,导致南方玉米市场进一步承压。

优质玉米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由于7月份开始国内部分地区地储、国储开始轮出玉米,下旬在国内外玉米期价一度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下,大型贸易商加快出货进度,导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承压。

但从后期供求关系来看,国内优质玉米供应可能再度转紧。其一,今年华北粮商存粮有限,优质玉米库存不多,东北优质玉米整体供应比例下降;其二,7月份开始国内仔猪补栏有所复苏,预计8月份以后饲料行业对优质玉米的需求稳步抬升。

同时,按照今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格,经过4~6个月储存以后,其收购成本已经达到2180~2200元/吨,与目前哈尔滨地区饲料企业玉米收购价格相近,2011年产玉米收购成本更高,可达到2280元/吨。

为此,若夏季东北玉米价格持续稳定,国储顺价轮出的难度较大。在今年国内贸易商大量退出的情况下,真正掌握市场话语权的还是国储。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夏季后半阶段优质玉米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后期国内玉米市场走向需重点关注国储动态,同时,在养殖业需求缓慢恢复的背景下,夏秋之际我国优质玉米稀缺的问题何时凸显值得思考,相比较而言,普通玉米可谓大势已去。

美国天气良好玉米价格持续下行

本报特约分析师谌琴

【主要观点】预计美国玉米期货价格仍将震荡下行,8月份玉米价格可能降至4.5美元/蒲式耳。我国还有近120万吨的私营进口配额,美国玉米价格低廉将继续吸引我国玉米贸易商加大进口力度。

近两周,美国玉米期货价格受天气改善影响而下滑。受玉米作物生长良好影响,各大机构均下调CBOT玉米价格预估。

气象条件利于玉米作物生长

农作物预测机构Lanworth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美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140亿蒲式耳,比前期预测上调3.5亿蒲式耳;平均单产预计为158.5蒲式耳/英亩。因为农业主产区气温偏低,提振了玉米单产潜力。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的一周,美国玉米产区降水量为正常值的110%,平均气温比正常值偏低3.2摄氏度,气象条件对玉米作物生长较为理想。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玉米优良率为64%,比上周提高1个百分点。

美国玉米期货价格连续下滑

截至8月7日的一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9月玉米合约报收468.25美分/蒲式耳,比上周同期下跌30.75美分/蒲式耳,跌幅6.16%。

该周美国主产区天气良好,且天气预报显示后期还会出现更多的降雨,温度也适宜,8月份天气条件整体非常不错。单产潜力改善,美国玉米有望丰产,压制了CBOT玉米期货价格。

美玉米对我国港口报价下降

与此同时,美国玉米对我国港口报价也不断下降,完税价格已经跌破1900元/吨。8月8日,美国2号黄玉米9月船期对中国港口FOB报价为208美元/吨,CNF报价为253美元/吨,到港完税成本为1880元/吨;美国2号黄玉米10月船期对中国港口FOB报价为205美元/吨,CNF报价为250美元/吨,到港完税成本为1860元/吨,预计将比广东港口国产玉米价格低500元/吨以上。

各机构下调美玉米价格预估

渣打银行预计今年三季度CBOT玉米平均价格为5.15美元/蒲式耳,四季度平均价格为4.75美元/蒲式耳,全年平均价格为5.91美元/蒲式耳。而此前渣打银行曾预计全年玉米平均价格为6.63美元/蒲式耳。

高盛集团称,未来3~12个月内CBOT玉米平均价格预估下调50美分/蒲式耳,为4.25美元/蒲式耳。该集团还将今年美国玉米单产预测数据从前期的156蒲式耳/英亩上调到了161蒲式耳/英亩。

进口利润丰厚已经吸引我国进口新季玉米75船,后期随着CBOT玉米价格下降,我国将继续增加玉米进口。

湖北玉米遭遇“三重门”

本报特约分析师王莹

【主要观点】虽然湖北玉米价格遭遇“三重门”,短期上涨受抑,但因当地春玉米破损率较高,饲料企业用于高档饲料时应谨慎采购。由于高温干旱致今年部分地区春玉米产量欠佳,供应量将受到影响,8月下旬至9月中旬仍存在缺口,不能完全依靠本地供应,优质东北玉米价格仍存上涨空间。

5月份以后,伴随着猪肉价格上涨,养殖户补栏热情增加。由于需求增加,7月份东北玉米湖北到站价格经历连续上涨行情。然而8月初,湖北玉米遭遇“三重门”,价格没有延续涨势,出现走弱行情。

一重门:本地春玉米上市供应

7月底8月初,湖北省由南至北开始了春玉米的收获,近期的持续高温天气以及当地降水较少,有利于玉米晾晒,水分下降较快,目前湖北中南部玉米毛粮装车价格为2320~2350元/吨,水分在14%左右。

目前湖北中南部玉米已经收获完毕,水分多已降至14%以下,可以用于饲料使用。湖北北部地区春玉米收获时间在8月10日前后,装车价格预计将略高于当前中南部玉米。短时间内,本地新作玉米的上市,对东北玉米、华北玉米销售价格构成一定冲击,较7月份高点下跌20~30元/吨。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收获的春玉米多为公路上晾晒,由于公路地表温度较高,导致玉米颗粒受热不均匀,普遍存在破损率超标的情况。

另外,公路过往车辆碾压,是导致破损率超标的又一原因。

二重门:河南粮库销售合同粮

近日全国范围内气温持续攀高,不利于玉米过夏存储,加之春玉米陆续收获上市,将对当前玉米价格构成抑制,河南贸易商以及粮库出粮积极性普遍提升,净粮火车车板价由7月份的高点2400元/吨,回落至当前2340元/吨,跌幅约60元/吨。

另外,河南部分地区少量春玉米已经收获,正处于晾晒阶段,预计近几日即可上市,这也是粮库积极出货的原因之一。目前河南粮库以及贸易商还未出售的粮源,也多与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代储保管。

预计饲料企业在新粮大量上市前,缺口不大,并不急于采购,近期价格上涨幅度受限。

三重门:东北玉米需求受冲击

湖北春玉米数量虽然有限,但是当地夏玉米预计将于9月下旬至10月份收获,短时间内春玉米的有效供应,直接以其价格优势,影响了当地企业东北玉米的使用量。

虽然本地产玉米胶质含量较东北玉米低,但是当前到站东北玉米霉变超标的情况较为严重,也是饲料企业除了价格以外采购本地春玉米的原因之一。受此影响,普通粮质东北玉米近日到站价格出现下滑。



相关搜索: 玉米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