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2013上半年十大并购案:中国食品业正迎来最佳并购期(2)

时间:2013/8/8 7:48: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四、三全食品(19.75,-0.46,-2.28%)2亿元收购龙凤

今年2月,“股神”巴菲特以280亿美元代价收购美国亨氏集团。此后,巴菲特宣布将出售亨氏旗下中国速冻业务龙凤食品,国内速冻业务龙头三全食品有意接手。

此后三全食品发布公告称,已经和与(香港国福发展有限公司)和亨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两者下称亨氏各方)就收购“各龙凤实体”的股权事宜签订《框架协议》。拟向亨氏各方收购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上海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浙江龙凤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各公司下称各龙凤实体)全部股权。

4月,三全就收购事宜公开更多细节。根据北京京都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龙凤食品的评估,各龙凤实体合并资产评估价值为4.26亿元,而负债为2.27亿元。最终净资产评估为1.99亿元,比账面增至5522万元,增值率38.48%。三全食品最终给出的收购对价为2亿元,和净资产评估值相当。三全称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收购对公司现金流不构成重大影响。

三全公告指出,各龙凤实体的主营业务与三全主营业务相一致,此次收购不会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调整。三全称收购行为是行业间的强强联合,将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多品牌运作,完善市场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2013年4月25日公告, 国内速冻企业龙头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13年4月24日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各龙凤实体”股权并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议案》,公司拟向亨氏各方收购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各龙凤实体企业——上海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浙江龙凤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本次股权收购完成后,三全食品将直接持有上海龙凤100%股权,并通过直接以及通过上海龙凤间接持有股权的方式享有各龙凤实体100%权益。

6 月26 日,三全食品公告透露,其已取得原属于亨氏旗下的冷冻食品龙凤食品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并支付给亨氏方面购买龙凤食品下属实体店的股权款1.59 亿元。

三全董事长陈南表示,完成对龙凤的收购后,龙凤只是控股股东发生了变化,原有运作模式没有改变。未来将会形成三全、龙凤双品牌运作体系,各有定位、各做特色,生产、物流等资源共享。

龙凤食品在国内冷冻食品行业内排名第四,首批款项的支付意味着三全食品收编“老对手”工厂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全食品在公告中也称,收购龙凤食品是行业龙头间的强强联合,将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多品牌运作,完善市场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速冻食品业三全、思念、龙凤、湾仔码头等四家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其中三全食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7%,后三者的分别为20%、12%和11%。三全此举拿下龙凤,意味着其将在速冻食品行业取得近40%的市场。由此可以推断,速冻食品行业从此开启了三全与思念、湾仔码头三分天下的格局。

近年来,国内速冻食品行业一直保持稳速增长。2012年中国速冻食品行业规模为461.45亿元,2013年约为519.47亿元,预计到2017年该行业将增长至846.63亿元。速冻食品行业正是食品行业中一个发展较快的朝阳行业。而龙凤之于三全食品的意义,就在于让三全在市场占有率上彻底稳坐这一朝阳行业的第一把交椅。

2012年受宏观经济和金葡菌事件的冲击,外部需求持续萎靡,速冻行业进入寒冬。而原材料和用工成本的上涨进一步给业内公司盈利能力带来很大压力。如此背景下,三全食品收购龙凤可以帮助三全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摆脱了市场开发、新设厂区的适应周期和生产建设周期的限制,节约更多的资源和时间,集中更多精力去提升内力和创新力。甚至有评论表示,完成此次收购的三全食品将在未来3年内拥有速冻食品行业的定价权。

7月16日,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去掉“郑州”二字,意味着三全食品开始去区域化的决心。

五、汇源果汁斥资逾49亿港元收购大股东浓缩果汁及果浆生产资产

5月24日,汇源果汁宣布,收购大股东兼主席朱新礼拥有的浓缩果汁、果浆及包装公司汇源产业,作价49.39亿元,相当于市盈率11倍。当中约34.18亿元将透过发行4.5亿新普通股,以及6.6亿股可换股优先股方式支付,余下15亿元以重组信贷支付。预期此项交易可于2013年第三季度完成。

目标集团为中国其中一间龙头浓缩果汁及果浆生产商,并主要于中国出售其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浓缩果汁及果浆,以及果汁饮料业所使用的包装物料,朱新礼对目标集团的出资总额约为1.429亿美元。 目标集团现时由15间公司组成,其中13间位处中国的策略性位置。其于去年底的设计年产能约为38万吨浓缩果汁及果浆。

紧随收购事项完成后,假设可换股优先股并无获兑换;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并无获行使;及可换股债券并无获兑换,汇源大股东朱新礼及与其一致行动人士的持股量,将增至占扩大已发行股本约57.47%,朱新礼将向执行人员申请清洗豁免。

汇源产业控股为中国龙头浓缩果汁及果浆生产商之一,主要业务是在中国出售浓缩果汁和果浆。该公司去年产能为38万吨浓缩果汁及果浆,其纯利为3.58亿元。交易代价的其中15亿港元来自汇源果汁承担目标公司旗下一家附属公司的若干债务,根据一项银行融资安排,这是完成此次收购的其中一项条件。汇源果汁拟发行4.4亿股新股及6.5亿股可换股优先股予汇源控股,支付余下的34亿港元交易代价。

汇源果汁表示,目标集团是汇源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之一,完成此收购后,将可建立起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确保获得主要原材料的长期供应,使汇源的供应链更完整,发挥更大的协同效益,并能更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目标集团为中国的龙头浓缩果汁及果浆生产商之一,主要业务是在中国出售浓缩果汁和果浆。收购完成后,汇源可继续发展相关业务,带来新的潜在收益。

截至去年12月底,汇源负债比率达71.2%,按年大增10.2个百分点,令市场忧虑收购会对汇源债务百上加斤。管理层响应指,收购决定之前“对公司的财务能力有分析”,合并后会令上市公司的整体负责比例下跌,暂无融资计划。不过,由于交易涉及发行新股,因此负债比例可能随股本增加而下跌。

汇源果汁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领先的果蔬汁及饮料生产企业,同时亦为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根据尼尔森的调查,截至2012年12月31年度,以销售量计算,汇源果汁是中国最大的百分百纯果汁和中浓度果蔬汁生产商,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4.2%及44.1%,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汇源果汁拥有覆盖全国的经销网路及位于全国策略据点43家生产基地,公司的果汁产品更远销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汇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目标集团”)为中国龙头浓缩果汁及果浆生产商之一,主要业务是在中国出售浓缩果汁及果浆。除浓缩果汁及果浆外,目标集团亦制造果汁饮料业所使用的外部包装物料。截至2012年12月31日,目标集团的设计年产能约为38万吨浓缩果汁及果浆。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年度,目标集团的股东应占纯利约3.58亿元人民币(折算约4.49亿港元)。

六、蒙牛乳业以折价12%收购现代牧业

今年1月14日,蒙牛大股东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期间透露,蒙牛乳业收购现代牧业一事“一直在谈”,但还未有进展。

4月份,并购“新闻”再度风传。但与之相关的各种猜测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遭到当事双方的公告否定。“这是一个早晚的事情”,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邓九强(原现代牧业董事会主席)离开后,原来投资于蒙牛的KKR等私募股权基金寻找机会脱身,而此时进入二度创业的蒙牛也正在急于寻找稳定可靠的奶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联姻几无悬念。“其实,蒙牛自始至终都非常迫切需要将现代牧业拿下。相比现代牧业,蒙牛的收购意愿也更强烈一些”,宋亮称。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就疯传蒙牛要收购现代牧业股权,2013年5月8日靴子终于落地: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和中国现代牧业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蒙牛增持其在现代牧业中的股份比例,从原有的1%增至28%,从而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蒙牛此次增持是通过收购Advanced Dairy Company Ltd。和Crystal Dairy Holdings Ltd。(分别由私募投资基金KKR和鼎晖投资所控股)持有的现代牧业股份完成的。

据了解,蒙牛只是最大单一股东,拥有的股权仍然低于老的自然人股东,并且不会派驻管理团队,原奶收购价格仍然是按照市场价格来,双方都是独立的上市公司。该笔交易金额高达32亿港元,两家私募进驻四年获利超过10亿元。而此次收购完成后,现代牧业原有发展路径是否要发生调整令人关注。

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奶源成为乳业发展的最关键制约点。而中粮入主蒙牛之后,提升奶源供应和质量更是被提上了重点。据经济观察报了解,蒙牛目前规模化集约化奶源约为93%,根据其内部的规划,在2015年之前这个数字将达到100%。

显然,此次拿下现代牧业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一步,确保可靠的奶源供应并改善原奶质量一直是蒙牛近些年来的工作重心。现代牧业目前是蒙牛最大的原奶供应商,主要为蒙牛高端产品(比如特仑苏)供应原奶,在全国各地运营22个大型奶牛牧场,其地理分布与蒙牛在各地的牛奶加工生产设施相近。昨日,蒙牛发布公告称,这场交易不但能加强这一合作,并成为其“优质牛奶”供应的稳定来源。

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表示:“蒙牛乳业此次增持现代牧业股份,是为了加强对优质奶源质量和数量的保障,更好发挥蒙牛一直以来在高品质奶源的优势。”据了解,蒙牛乳业和现代牧业渊源颇深,现代牧业的创始人邓九强曾在蒙牛牛根生时代任副总裁。此次增持,蒙牛乳业在奶源的控制力上将有所加强。

现代牧业总部位于华东的安徽省,是将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带入中国奶牛养殖业的先驱。现代牧业创立于2005年,公司愿景是通过建立和运营专业化管理的大规模奶牛养殖企业来满足公众对安全优质牛奶的需求。

目前,现代牧业在全国八个省共建万头规模奶牛养殖牧场22个,奶牛存栏数近18万头,日产高品质生乳近1800吨。公司由此制定了到2015年奶牛存栏25万头以上、年产鲜奶突破100万吨、全集团奶牛年平均单产达到9吨以上的目标。

七、中粮并购华粮

3月28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正式召开重组大会,华粮集团将作为中粮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这意味着,中粮将一举拿下华粮港口库、中转库、铁路车皮、船舶、集装箱以及维修中心等75 个所属单位。

随着接盘华粮尘埃落定,在与中储粮竞争中胜出的中粮,能从这次并购中赢得多少 “红利”?这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粮国内粮食贸易业务份额相对较小,并购华粮之后,中粮在国内粮食贸易上的布局会更加合理。

华粮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跨区域性粮食物流企业,是为了解决“北粮南运”瓶颈问题,实现粮食“四散化”(散装、散运、散储、散卸)运输的背景下成立的。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世界银行[微博]贷款粮食流通项目的基础上,组建华粮集团。2006年8月,华粮集团正式注册成立。发展至今,华粮集团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布局最完善、功能最齐全、跨区域的大型粮食物流企业,在“北粮南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全社会提供粮食物流服务的重要载体。

2012年7月,华粮集团新领导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稳定经营管理形势,强化集团管控,推进一体化运营,同时明确了华粮集团的使命、愿景、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促进各级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完成了重组准备工作。

2013年3月8日,国资委正式批复同意中粮集团、华粮集团实施战略重组。至此,华粮集团这家国内唯一的跨区域大型粮食物流企业,正式并入中粮全产业链大家庭。

中粮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和市场化流通企业,近年来在粮油市场化经营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居行业首位。在构建“全产业链”的过程中,中粮集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布局,建立了覆盖国内主要产销区域的种植、仓储、物流、加工和品牌营销体系。

华粮集团拥有完善的物流体系、丰富的物流资源、强大的物流能力。截至2012年底,华粮集团拥有总仓容753.4万吨,年粮食中转发运能力2750万吨;6个粮食中转专用港口,4艘海运粮食运输船舶;3400多辆散粮自备车,占国内散粮专用车的40%以上;17万米铁路专用线,每小时中转发放能力达25300吨。

对于中粮和华粮的联手,业界最为乐道的是华粮在物流方面优势对中粮的积极意义。华粮官网显示,公司在铁路运输方面享有优惠政策,包括铁道部直接受理华粮物流公司的运输计划;华粮物流公司所属大客户试点企业直接向铁道部申请车皮计划,享受铁路系统“四统一”服务,所属非试点企业在运力上被给予重点保障;对发往北良港方向的散粮提供绿色通道;铁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华粮物流公司大客户运输工作协调小组”,协调解决铁路运输问题。

反观铁路运输行业,由于机构改革等因素,业界对铁路货物运输价格一片看涨声,而在此背景下,华粮拥有上述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八、华润雪花53.84亿元收购金威啤酒

2月5日晚间,全球第二大啤酒生产商SABMiller在华合资公司华润雪花母公司华润创业和金威啤酒发布公告称,华润雪花已于2月5日与金威啤酒达成协议,以约53.84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后者的啤酒业务。

根据公告,华润雪花收购的金威啤酒业务,涉及啤酒的生产、分销及销售,有关资产包括金威位于成都、东莞、佛山、汕头、天津、西安的啤酒酿造厂和深圳二厂,同时还包括有关啤酒业务的相关股东贷款及债项。据悉,预计交易将于9月5日前完成。

据了解,华润雪花将继续保留金威啤酒的品牌,而原金威啤酒则保留其上市公司地位,从事房地产发展和投资业务,并拟改名为粤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

华润创业主席陈朗曾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该公司收购金威完成后将保留金威品牌,而该品牌的大众化市场定位不会有大变化,产品平均售价亦不会作出重大调整。负责此次金威啤酒媒体沟通的伟达公关叶瑞晶也明确向记者表示:“金威这个牌子肯定会被(华润)保留下来的”。

事实上,这也是华润雪花的惯用战略,公开信息显示,仅2011年,华润雪花就先后收购或整合了河南奥克啤酒、江苏三泰啤酒、商丘蓝牌啤酒、杭州西湖啤酒等。

2011年金威啤酒的销售量为93.4万吨,而上述7间啤酒厂综合产能约145万吨。根据华润创业财报,其2011年啤酒业务的销售量为1023.5万吨。有关交易完成后,华创的啤酒产能将由去年底的超过1700万吨增至超过1845万吨。

实际上,2012年初,金威啤酒即发布公告称,欲出售公司资产和业务板块,并表示将邀请第三方提交建议书及收购要约。此后燕京啤酒(000729,SZ)、华润雪花等啤酒巨头均出面参与。燕京啤酒甚至不惜拉上大股东北京控股 (00392,HK)参与收购。但2012年9月中旬,金威啤酒宣布收到燕京啤酒正式函告,称放弃收购金威旗下啤酒资产。

2012年12月12日,深圳市政府批准通过了 《2012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四批计划》,金威啤酒厂城市更新单元列入该批计划。该更新单元位于布心东昌路西侧,拆除重建用地面积8.6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利益项目等用地不小于1.77万平方米,拟更新方向为工业、办公和商业等功能。

业内认为,华润雪花以高于市场价将金威啤酒纳入囊中,既是迫不得已,又是心甘情愿。由于金威啤酒在华南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四大啤酒巨头均对金威啤酒有所觊觎,华润雪花唯有高价格方能成功收购。同时,啤酒行业中,华南市场是啤酒巨头的必争之地,而华润雪花在华南市场仅有一生产基地,市场份额也仅居第六,然而金威啤酒作为华南的优势区域品牌之一,其在华南地区的产能和渠道优势明显,华润雪花或将借助收购后的协同效应在华南市场有一席之地。此外,由于雪花和金威均定为大众化,为避免两者之间抢夺市场,对金威的收购或将倒逼华润雪花在华南市场走中高端路线。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产、经营啤酒的全国性的专业啤酒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其股东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和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近70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个区域品牌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的19.8%份额。

金威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124),是广东省政府在香港最大企业粤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下控股企业。2004年8月金威啤酒集团成为香港恒生综指成份股。金威啤酒集团专业从事啤酒酿造和销售,下辖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深圳金威啤酒酿造有限公司、金威啤酒(汕头)有限公司、金威啤酒(东莞)有限公司、金威啤酒(天津)有限公司、金威啤酒(西安)有限公司、金威啤酒(成都)有限公司、粤海金威啤酒销售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

九、加加食品(16.90,-0.46,-2.65%)1亿元收购王中王食品股权

12月18日,加加食品公告表示,拟以1.01亿元收购阆中市王中王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尽快有效扩充酱油生产能力和进行新产品类别延伸,加快实现对西南、西北市场的战略布局。收购完成后,王中王品牌及渠道均归加加食品拥有,王中王食品原投资人不再使用王中王品牌和渠道以及从事与公司相同业务。

加加食品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酱油行业龙头,公司的产品构成以酱油和植物油为主。201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8.06亿元,其中酱油业务实现收入3.94亿元,占据了公司近半数的收入来源。而同期酱油业务的毛利率为35.1%,在各项业务中毛利最高,酱油业务对加加食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加加食品此次所收购的王中王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以食醋、酱油酿造等业务为主。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账面值为1.02亿元,经协商,公司以1.01亿元的价格全资收购。对于资金来源,加加食品表示将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超额募集资金进行收购。

对于此次收购,加加食品表示,规划将酱油产能增加到年产5万吨、新建植物油产能5万吨。该项目全面营运后,每年有望为公司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新增毛利3000万元以上。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快实现对西南、西北市场的战略布局,对公司未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有分析认为,加加食品20万吨酱油项目11月份左右才会有产品出来,今年贡献有限。原浆酿造由于发酵周期长,目前只能挤用老产能来做。20万吨产能中,计划高端产品比例50%,毛利率50%以上。王中王公司1季度在进行技改,对公司业绩没有贡献,2季度投产有困难,5万吨植物油项目下半年会投产。

据了解,王中王食品拥有的“贵族王中王”品牌,曾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并多次获得“四川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等荣誉。

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调味食品上市企业,成立于1996年。目前拥有盘中餐粮油食品(长沙)有限公司、郑州加加味业有限公司、长沙加加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加加食品集团(阆中)有限公司等4家全资子公司。综合实力位居国内调味品行业前列。公司于2012年1月6日成功上市,被誉为“中国酱油第一股”。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6.57亿元,净利润17584万元。

十、帝亚吉欧与成都水井坊

7月23日,拥有尊尼获加、健力士等的英国洋酒巨头帝亚吉欧2宣布,将投资近22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水井坊母公司,目前该项投资已获得中国批准。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帝亚吉欧全资拥有水井坊集团公司100%股份,帝亚吉欧将间接持有上市公司水井坊股份的39.71%股权,成为水井坊的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公司名称也变更为四川成都水井坊集团有限公司,水井坊变身白酒洋品牌。

从2006年起,帝亚吉欧就相中了全兴集团旗下的“水井坊”。其先后两度大笔持股全兴,包括以5.17亿元先收购43%股份,在2008年再以1.4亿元增持6%到49%。不过,其后双方讨价还价一直对控股久拖未决。直到2010年3月,交易突然传出突破,帝亚吉欧再以1.4亿元购入4%股权,并一跃成为了水井坊这家四川浓香型酒企的间接控股股东。

将水井坊打造成国际品牌,并推向国际市场!这是帝亚吉欧与水井坊合作之初就提出的口号。“大股东间接持股比例增加了,我们的国际化战略没有变。”水井坊新任总经理大米(James Michael Rice)告诉记者。“目前销往国际市场的份额占到10%,将来我们要争取将这个份额做大到40%。”帝亚吉欧亚太区总裁顾斯霆也表示,帝亚吉欧将致力于将水井坊打造成一个领先的白酒国际品牌。

帝亚吉欧是全球最大的洋酒公司,旗下拥有尊尼获加等国际知名品牌,市值超过780亿美元。水井坊与帝亚吉欧合作后,品牌走出国门取得了积极效果。目前水井坊已经在21个国家、地区的有税、免税市场以及全球超过140个免税终端销售,未来5至10年,公司计划使国际市场的销售量达到1000吨到2000吨。

旗下拥有尊尼获加、百利等众多全球知名品牌的帝亚吉欧表示,该公司正在实施把“水井坊”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的战略,英国将是“水井坊”品牌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站,今年晚些时候“水井坊”还将登陆其他北欧市场。



相关搜索: 食品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