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冒保健品案

时间:2013/5/15 8:42:44 来源:中国政府网

日前,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重庆、福建、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警方同时行动,成功打掉一制售假冒保健品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0名,打掉涉案团伙8个,捣毁制售窝点28处,查货各类假冒伪劣保健品650.75万粒、假冒包材50余万份,总涉案金额达1.07亿元。

2012年11月,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发现一伙人长期在重庆向全国多地销售假冒保健品。经过侦查显示,李某等人在全国多地专门选定中老年人群体,通过开讲座、做实验,宣称自己销售的保健品能包治百病等方法,使中老年人对身体保健的认识发生偏差,进而向中老年人推销自称能增强抵抗力、降血压等效用的各类假冒保健品。李某等人将这些进价低廉的假冒保健品以高出几十倍甚至一百倍的价格售给中老年人,牟取暴利。

专案民警深入追查制假源头时发现,这些假冒保健品的外包装是安徽某药业有限公司授权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保健品时所使用的包装,但其中“药粒”并非该药业公司生产。犯罪嫌疑人这种披挂正规厂商标识,销售假冒伪劣保健品的方式很大程度降低了自身的风险。

侦查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厦门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制售假冒保健品的幕后黑手。查明该公司张某从河南、浙江等地购买药片、药丸等原材料,在厦门设立制假窝点,雇佣工人进行包装,通过李某等经销商将假冒产品卖向全国多地。

警方提醒,犯罪嫌疑人常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疏于防范的心理,将一些假货宣传成“神丹妙药”,推销人员采取感情攻势、免费健康讲座、赠送小礼品等形式获取老年人的好感,或者利用封建迷信以“大师”“专家”等头衔为幌子,欺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假劣保健食品。



相关搜索: 重庆 保健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