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特供”迷局:假货是怎样流向市场的

时间:2012/11/1 17:17:25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茅台等酒企多次"打假"但大众却并不相信,个中原因令人深思

    "马上过节了,赶紧帮我再搞几瓶特供酒。"在北京国贸工作的白领赵平再一次接到外地同学王先生打来的电话,请他再弄几瓶"特供"茅台酒。

    自从去年同学聚会带回几瓶标识有"特供"字样的茅台酒后,这已经是赵平第三次接到同学电话让其代买"特供酒"了。不过,时下假冒"特供"泛滥的新闻让赵平感到忐忑不安:"到底存在不存在真的特供酒,媒体都在曝光说这些所谓的特供是假酒,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购买呢?"不过《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是真还是假,如迷局一样的"特供"背后,潜藏着权力膜拜、利益交织以及"傍权图放心"等诸多社会问题。

    "特供"真假迷局

    "我哪有什么特殊渠道搞特供酒啊,都是自己买的。自己在北京工作,就在网上买了几瓶回去参加同学会炫耀一下,没想到几个同学以为我有特殊渠道,又让买。"赵平略显无奈地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其实这些通过网络购买的所谓的特供酒真假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准备再次购买那些所谓"特供酒"的赵平却心难平静。因为,央视近日曝光了市场上销售的"专供"和"特供"商品基本都是假冒产品,各大媒体也随之对"专供"与"特供"烟酒展开了全面"围剿".

    记者在百度上输入了"特供酒",大量"特供"烟酒销售信息扑面而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随机联系了一位公司设在北京市海淀区的"特供"酒经销商廖先生。他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特供"酒价格表,根据报价单显示,茅台国A中央机关"特供"白酒200元/件;茅台钓鱼台国宾酒230元/件;茅台钓鱼台礼盒酒(木盒)500元/件;五粮液"特供"专用酒200元/件;民航"特供"五粮液150元/件;五粮液国宾专用酒160元/件;五粮液"特供"专用酒200元/件。

    "如果需要,我们不但能提供质检报告与合格证,还可以提供条形码和防伪标签。"这个经销商告诉记者:"所卖的酒保证质量。先预交30%的定金,货到后如发现酒有质量问题,不但余款分文不要,你们还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

    对于记者质疑这些是否是假酒,该经销商显得很生气。"我们是厂家直销商,之所以价格便宜,是因为我们是漏税的产品。"该经销商最后向记者表示:"跟你说实话,这些酒肯定是真商标,真瓶子,装的也是真酒。只不过装的酒档次不同而已,口感也绝对没问题,毕竟成本低。"

    对于经销商廖先生说法,某著名高档白酒地区总代理李先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此类"特供"酒的真与假根本无法分辨。"不要说一般消费者不好分辨,就连专业的检测机构都无法分辨,唯独厂商才有发言权。"

    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贵州茅台副总经理杜光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茅台每年只为人民大会堂等少数单位提供极少数量的’特供酒’,但是这些酒都没有条形码,不进入商场等流通市场销售。"

    "所谓国务院机关特供、直属机关特供茅台酒全是假冒的,至于市场上销售的茅台特供酒也几乎都是假的".杜光义也承认,很难控制一些单位内部联动使少量真"专供"酒流通到市场上,"要说市场上绝对没有真的贵州茅台专供酒也是不可能的".

    贵州茅台的回应,让市场上的"特供"酒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经常有人来问有没有特供酒,我们都说那些都是假的,媒体经常曝光,但那些人好像还是不相信。"在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的美廉美超市,一位烟酒经销商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本来就怀疑,现在这么一说,估计那些原本就怀疑的人,更不相信市场上的特供都是假酒了。"

    不过,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合法的店面一般都不敢卖什么"特供"烟酒之类的产品,网上销售倒是有很多。

    "即使不是厂家生产的特供酒,假的特供酒也不好分辨,原因是很多假酒厂商用的就是真商标,真瓶子,里边的酒也是真的茅台酒。只不过用低档茅台系列产品冒充高档特供酒而已。"李先生同时认为,虽然大量假的特供酒充斥着市场,但是由于因为没有标准,所以根本不好分辨真假,只能靠口感来分辨,难度很大。

    不仅鉴别难度大,查处起来难度也不小。江西省南昌市工商系统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特供酒的查处与真假辨别,工商部门也很乏术。"有些高档的特供酒,包装很简单,外包与瓶子身只打着’特供’某某某机构几个字,其他信息都没有。"这些酒不好鉴别,只能统一按假酒处理,但大多所谓特供酒销售渠道很隐蔽。加上网络及跨地区销售,查处非常难。

    被忽视的灰色地带

    "特供酒是存在的,严格意义上说这应该叫定制酒。"上述某著名高档白酒地区总代理李先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举例说,比如五粮液的定制酒,好像就是3吨开始起订。

    "这类酒的定制价格有高有低,厂家再根据定制方要求在包装上注明某机关特供字样。"李先生认为,这类酒是不能流向市场的,但如某单位定制的数量很多,使用不完就有可能会悄悄的对外出售,而高价出售后就可以收回所有定制总量的成本。"

    "这一块应该说目前还属于’灰色地带’."在山东某地级市,一位当地酒厂负责人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我们每年都会收到一些特供酒订单。其价格是根据不同标准来定制特供酒。有企业定制,也有政府机关,量与价都是根据客户需求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政府及各机关比较大方,给他们生产的特供酒相对好一些。由于价格标准协商而定,所以这类生意我们最喜欢,因为利润很大。"上述酒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酒企来说这是好事,也是销售渠道之一。利润大,又能占领市场,还能打出名声。"

    "茅台或五粮液特供酒价格有高有低,是因为定制标准不同和品质不同而决定的,但与同类酒相比,特供酒比市场流通的白酒要便宜很多,因为特供酒是通过内部销售,厂家只需要缴纳生产环节的税,省去了一般纳税人应缴纳的17%流通环节的增值税。"上述某著名高档白酒地区总代理李先生还透露:"事实上很多厂家都存在偷偷生产特供酒对外出售的现象。比如前几年确实有国务院特供酒,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专门定制了,但由于这类酒比较受欢迎,厂家便偷偷加工生产,一是受欢迎,二是省去增值税。"

    事实上,酒企根据团体单位需求加工生产定制酒在业内非常普遍,这也导致一些标识"特供"的定制酒悄悄地流向了市场。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仅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很多省市的地方酒企,普遍存在"特供酒".这也是导致尽管茅台等高端酒企多次强调市场"特供"酒是假酒之后,大众却并不轻易相信的主要原因。

    "这一块其实不好监管,因为没有规定不允许团体定制酒。虽然这些酒不能在市场流通,但难免会通过一些隐秘通道流向市场。"上述酒企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由于这些酒没有缴纳增值税,一旦进入市场就意味着大量的税收也会流失。

    特供背后的利益纠纷

    其实,除了出场充斥着各类特供烟酒茶外,很多地方的蜜、瓜、果、米、蔬等食品也均有标注"特供"的字样。

    在辽宁某地的一个绿色农产品示范区,农户与加工商不停地穿梭于温室大棚与加工车间,而一箱箱标识着某某"特供"字样的瓜果与谷类被搬上一辆辆中型面包车。

    "这几车都是给某局、某厅送的。全都是无公害纯绿色的食品。"经销商刘先生站在车头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有两个大棚都是为当地政府机关而"专供"的,要求很高,当然给的价格也很诱人。"公家用嘛,不在乎钱。"刘姓经销商向记者透露说:"成色和品质好一点的瓜果蔬菜,现在只要打上特供或专供字样,立即就值钱了。"

    事实上,如同果蔬经销商刘先生所言,无论是高档烟酒茶,还是果蔬谷等食品类产品,仿佛只要贴上了"特供"或"专供"的标签,立即就会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追捧。

    "有些人说特供都是假的,也有人认为真的多,那到底是真是假呢?"虽然疑惑,但是赵平认为,只要是真的特供,肯定要比一般的好。

    其实与赵平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一家网媒于近日所做的网络调查中显示,48.59%的人认为特供产品质量比一般产品要好,其余的人则认为不是与不一定。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特供"烟酒。

    也正是在这种巨额的利益驱动下,在巨大的、扭曲的市场需求下,很多商家开始另辟"特供"与"专供"的蹊径,而越来越多的不法商家也愿意铤而走险。

    而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特供",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之所以愿意购买,原因则是对时下食品安全的担忧。而很多明知道假冒居多,但却依然愿意购买的人,则是一种扭曲的消费观与价值观的体现,更是对特权的一种向往和膜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教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现在特别供商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除了因为人们对于普通商品的安全不放心外,实际上是特权思想和炫耀心态的表现。

    乔新生认为,特别供应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背后有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所以,不要对特别供应产品现象过于担忧。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特别供应真的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代名词,那么相信消费者就不会再对特别供应的商品抱有好感了。

    "特别供应、特别订做是奢侈品生产的一个噱头,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商品本身的外在价值。"在乔新生教授看来,对于特别供应产品的存在,应当从源头抓起,查一查特别供应的背后是否存在的铺张浪费的现象,是否存在的腐败现象。如果企业打着特别供应的旗号招摇撞骗,那么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特别供应的概念,只不过在我国特别供应的商品之所以非常普遍,根本原因就在于特别供应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特别供应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的表现,还是一种腐败的体现。"

    正如专家所言,在炫耀性消费和对特权向往与膜拜的促使下,贴有金字招牌的"特供"商品,更容易让人产生某种"政治优待"的联想,使得接待上级有了档次,享用更有面子,请客送礼也有了底气。于是,就出现了"明知道是假茅台也得喝下去"的官场怪相。

    显然,"特供"已开始在社会中产生了太多负面影响。近日,国家工商总局等十部委开始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商品进行集中清理整顿,为配合十部委打"特专"现象,各地关于联合整顿特供与专供产品的专项行动也已经拉开大幕,相信不久,一个个潜藏的造假企业将被清理。

    但事实上,我们不仅要打击隐藏在"特供"背后的日益成熟的造假链,更需要对特权思维进行反思。

    有声音认为,如果特权不消除,不弱化,有关"特供"的产品范围或将会进一步扩大。只有限制特权部门和限制权力,才能根本上消除特供的存在。

    "市场经济社会不该存在特权产品,凡属民用品均应纳入市场化轨道。首先要求任何国家机关及其下属单位(如大会堂、国宾馆)取消任何形式的专供授权。"此外有专家建议,我们的政府或特权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将专供、特供的假象揭开,政府机关需要在采购标准、采购渠道及其招标方式上让公众知情。


相关搜索: 特供 假货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