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利益驱动 染色增重以次充好成中药行业潜规则

时间:2012/9/11 10:31:31 来源:央广网

     中药染色成行业潜规则 部分流入市场 百姓鉴别难

    中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杨超)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药品的颜色,本来是用来帮助咱们区分不同药品种类和质量。然而记者从国家药监部门了解到,一些生产企业违法给中药饮片染色达到增重目的,或将质量差的饮片经过染色美化后,冒充质优饮片,以高价出售。这样的饮片不仅达不到疗效要求,严重损害中医药的信誉,更给患者用药带来了安全隐患。

    国药监曝光24家违法中药生产企业

    部分药物流入市场

    9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曝光了安徽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药生产企业,目前8家严重违规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被责令停产整顿,6家被收回GMP证书,并对其中12家立案调查。

    根据国家食药监局公开的信息——安徽国鑫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维涛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药房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徐重道中药饮片厂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进行染色,用铝盐和镁盐加重,并在药材中掺假;亳州市凯利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进行染色并掺假;安徽福春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亳州市贡药饮片厂、亳州市万珍中药饮片厂、安徽海鑫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进行染色;国鑫、维涛、徐重道中药饮片厂等还存在走票过票、贴牌包装等问题。

    上海药房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一家企业榜上有名,让很多人大感意外,该公司目前已经做出回应,表示曾与该药厂有过冠名协议,但无任何行政和资产关系。目前,上海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已向对方收回冠名使用权,并终止合作协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将严肃查处涉案企业。

     鉴于部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产品已经进入流通使用和中成药生产环节,国家局要求全国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防不合格的中药饮片用于临床配方和中成药生产。

    国家食药监局介绍,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生产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的源头,通过染色增重、掺假的中药饮片,会对后续的中药生产、临床配方使用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系统性安全风险,是严重的、恶劣的违法行为。

     中药饮片以次充好

     专家:百姓难鉴别

    要真正杜绝被无良企业染色的中药饮片,无疑需要政府部分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然而,我们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鉴别的方法呢?记者也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骆宾表示,由于中药饮片有上千种,常用的也有数百种,作为普通老百姓很难鉴别:

    骆宾:这个东西鉴别其实很困难的。我们在医学领域要测定真假,要做实验,需要我们跑一个峰值,要测它的有效成分,比如我们要查你这个黄芪质量好还是坏,那我们就要查黄芪多糖,查这个多糖的含量是不是最高,如果这个环节多糖的含量非常高,那这个质量肯定就是好。

    记者:这个药房出售的当归和另外一个药房的当归,两个拿在您手上,您怎么去看他们哪个药房卖的更好一点?

    骆宾:我们可能会看它的饮片厂是哪儿的,进货渠道是哪儿的,同仁堂出的一般都比较放心,它造假的可能性会小,对吧。质量好坏在外形上,老药工还是能看的出来,但是一般的消费者看不出来,你教也没有用,没法教。但是相对来说,规范的企业都会做的规范一点,中药饮片确实很混乱,而且利润差别差的太多了。

    掺杂掺伪成中药行业潜规则?

     “中药饮片染色和增重的问题近几年明显多起来,一些名贵饮片比如首乌、红花,相比起经济损失,造成的用药不准和安全危害问题更为突出。”昨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药监局药品审评专家周超凡教授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类似金胺O这样的化工原料主要是增加颜色,比如丹参,品相不好的颜色会浅,有些商家就会通过增色把它染成深紫色,卖相好一些,价钱甚至会高出原来的200%或者更多。”周超凡谈道。

    而事实上,近年来,化工原料对中药饮片,特别是名贵中药饮片的“污染”逐渐渗透。

    天津某知名中药企业总工程师向本报介绍,近年来,用白芍的根茎部分染色加工成川乌、草乌;用红薯染色加工成制首乌;用薄纸、海带切细丝染色掺杂于西红花中;用淀粉压模制成冬虫夏草;用山药的珠芽(零余子)染色加工成延胡索及制川乌等做法不断出现,把一些外形相似但色泽不同的植物切片染色假冒正品饮片。

    而染色之外,增重的掺伪问题似乎更加严重。

    周超凡告诉记者,那些材质疏松药材,有时会被掺入硫酸盐、氯化钠、糖等增加饮片重量——如砂仁用食盐水浸泡后加重,小通草、通草等用硫酸盐或糖等浸泡增重等。

    而对此次铝盐和镁盐增重,周超凡认为,相比起传统食盐、糖水浸泡增重等手段,这样的化学品加重更加危险——“中药每一味药都是按克数计量的,彼此配伍也讲究平衡,无端加入这些东西,完全影响了疗效,某种程度上甚至会变成‘毒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他说。

“这些年药监局一直都在做全国范围和重点省份的中药材专项整治,但是收效并不明显,中药饮片的不合格率始终高于西药和中成药。”前述中药企业总工程师向记者透露。

    根据公开信息,2012年1月,湖南省长沙县药品专项整顿中,100克牡丹皮中杂质超出30克,高出国家药典标准10倍。

    而2011年,浙江省金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的中药饮片整治“黎明行动”上,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示:“当前,中药饮片掺杂掺伪、滥用硫磺熏蒸已不是个案,而成了行业‘潜规则’。”

    利益驱动是主因

“利益驱动是主要原因,中药材这两年的情况不太好,用药量大,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国家价格控制,一些商家就开始铤而走险。”周超凡谈道。

    回顾近几年中药材走势,但凡价格不稳定的时候,源头中药材带动的中药饮片价格波动和造假就顺势而起——2010年起,全国市场中药材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中药材涨价连续进入新高峰,部分中药饮片掺假问题直接上升。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景福曾就此问题表示,红花、黄芩、鸡内金、蒲黄、乌梅、五味子等几种中药饮片的问题比较严重,如市场上的红花,产地不一样,价钱每公斤相差可达5元,造假者就将三等的红花染色后冒充一等红花来卖;像北五味子每公斤卖180元,而山五味子每公斤才30多元,造假者瞄准这个差价就将棕色的山五味子染成红色,掺入北五味子中,谋取高价。

    他进一步表示,诸如此类染色掺假的饮片在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市场普遍存在,其中大多数被销往乡镇医院和小医院。

    “为了保证成品药的质量,大企业对用量大的药材都建了自己的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其他的供货渠道也控制得比较严格,但那些中小型的制药企业,药材来源的保证就确实是个问题。”前述制药公司总工程师表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中药非处方药品种的大量生产,一些颗粒药也进入医疗保险,药材来源的控制更成了问题。”

    根据国家食药监局认证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国获得GMP认证资格的中药饮片企业数量达到了1032家。同时,根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统计,2008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按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生产统计)前10位企业销售仅占当年行业总收入的4.64%,行业集中度较低。

    >> 链接:

    金胺O  

    金胺0碱多用于麻、纸、皮革等的染色,不法制造商用其改善食品外观。此外,金胺0对皮肤黏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结膜炎、皮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过量食用,将对人体肾脏、肝脏造成损害甚至致癌,且卫生部早于2008年将其列为非食用物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