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老酸奶和果冻吃不吃 专家教你四招避开工业明胶

时间:2012/4/10 8:41:00 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两条微博,在网络世界掀起轩然大波。

  一条来自《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文强的微博:央视员工爆料,现在的果冻和酸奶存在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后你们谁也别吃果冻和酸奶了”,“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

  另一条则来自央视主持人赵普: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的短信。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两条微博,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果冻和老酸奶中的胶类物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胶和卡拉胶。

  于是不但有网友@“浙江微博医生”,还有不少网友在这个平台上热议起来。

  按照网友们的分析,两条微博所言,其实是指大量工厂使用皮革废弃物加工食用明胶,或提取人造蛋白粉,为下游的食品厂提供辅添原料。

  出于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记者发现,这两条微博不断被转发。初步统计,从昨天上午11点到昨天下午2点左右,赵普的微博已经被转发超过7万多次。

  但昨天傍晚17:45左右,赵普突然删除了自己所发的微博。

  然而,对于此事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过。

  观点一:

  如果实在想远离明胶,专家教你四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任副教授范志红在微博中表示:果冻里的凝胶剂,是海藻中提取的卡拉胶,和动物皮什么关系都没有。卡拉胶无毒,但它不能为人体消化吸收,孩子吃果冻太多,会占用胃容量,除了糖,吃进的其他营养成分太少,会造成营养不良。

  而酸奶中增稠剂品种很多,明胶是其中一种。范志红说,食用明胶是安全的,但明胶是否食用级,用眼睛看不出来。如果实在想远离明胶,那么可以:

  1、不购买皮冻、肉冻、水晶肠、灌汤包等食品。

  2、买酸奶不要追求浓稠或成冻,天然酸奶经过摇晃搅拌之后会变稀,比牛奶稠不了多少。

  3、少吃各种软糖、雪糕、冰淇淋等产品。

  4、买价格超过同类产品平均值的产品。

  观点二:

  不买“三无”产品,不用太担心

  范志红说:什么类型的食品都有出事可能,就像哪里都会有犯罪分子。我们不会因为每年成千上万起刑事案件就不出门,也不能因为一年有几十次食品安全事件,就什么都不吃。

  科学松鼠会成员、《吃的真相》作者、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昨天也在微博上表示:关于酸奶和果冻所谓“可怕内幕”的传说,在看到具体的“内幕”之前,不好评论。不过,即使存在某些非法生产,也不代表市场上的产品,就都是那么生产的。(任何产品都有捣鬼的可能),如果因为“可能有产品捣鬼”而不吃,那么就没有任何食品能吃了。

  食品科学硕士“玉子桑”则在果壳网上表示:果冻中的胶类物质,所占的百分比大概在0.4%到1%左右,就算工业级别的“皮鞋胶”,能比食用级别的胶便宜一些,但是这么小的用量,对于大型企业的生产者来说,为了那么一点点的蝇头小利,冒着破坏企业信誉的风险,是非常不值得的。

  但是在个别个体无照加工点,也许真的有可能存在用工业级别的原料,来进行生产加工的这种情况。作为消费者,只要不买“三无”产品(无厂名、无厂址、无卫生许可证),应该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了。一看包装,不要太劣质;二看,厂家厂址等信息;三看合格证,QS标志一定要有;四看生产日期。


相关搜索: 老酸奶 果冻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