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更多的人类争食更少的粮食

时间:2011/7/4 11:34:59 来源:凤凰网

    地区人口增长、新兴中产阶层消费欲遭遇水、土壤与气候危机,粮食产能分配不均与粮食政治博弈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我们能承担全球粮食秩序崩溃的后果吗?

    莱斯特·布朗(尹宏毅 翻译)

    在美国,当世界小麦价格上升75%,这只意味着一个2美元的面包和一个价格可能是2.10美元的面包之间的差别;但是如果你住在新德里,这种费用暴涨就真的很要紧,世界小麦价格如果翻一番,就意味着您带回家手工磨成面粉来制作薄煎饼的小麦的价格上涨一倍。

    这是2011年新的食品经济学:虽然价格不断攀升,但影响却完全没有被均匀地感觉到。对美国人来说,由于他们只把自己收入的不到1/10花在超市,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一种烦恼,但却不是灾难。但是,对地球上的最贫穷的20亿人来说,因为他们把自己收入的50%至70%用于食品,所以这种价格暴涨可能意味着从每天吃两顿饭变为一顿。位于全球经济阶梯最底端的人们冒着生活完全无望的风险。

    粮食短缺日益影响全球政治
   
    2011年,联合国的食品价格指数已经超过了有史以来的全球最高值。到3月份为止,它已经连续8个月攀升。由于预计今年将会歉收,中东和非洲各国政府由于涨价而陷于困境,食品已经迅速成为世界政治暗藏的驱动因素。这种危机将会越来越常见。稀缺是新的常见现象。

    从历史上看,粮价暴涨往往几乎完全受异常的天气驱动,这会造成很大破坏,但并非频繁地发生。不幸的是,今天的价格暴涨却是受到这样的趋势推动,它们既使需求上涨,又使产量更加难以得到提高,这些趋势包括:人口的迅速增加、造成作物枯萎的气温升高,以及灌溉水井干涸。每天晚上,在全球的晚餐餐桌旁,都有新增加的21.9万人需要吃饭。

    更令人担忧的是,世界即将失去缓冲短缺影响的能力。以前,针对价格飙升,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美国,能够有效地使世界摆脱潜在的灾难。从20世纪中叶直到1995年,美国要么拥有余粮,要么拥有闲置的农田,可以耕种来挽救陷入困境的国家。例如,1965年印度的雨季发生旱灾,林登·约翰逊总统把美国小麦收成的1/5运到印度,从而成功地防止了饥荒。但是,美国现在已经不能再这样做;安全缓冲机制已经消失。

    这就是为什么,2011年的食品危机是真实的,为什么它可能会带来进一步的面包暴动和政治革命。发生在北非的事件——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一个粮食90%靠进口的国家)的动荡,不是故事的终结,而是故事的开始会如何?无论是农场主还是外交部长们都要做好准备,要迎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世界上的粮食短缺日益影响全球政治。

    粮食需求加速上升,

    扩大生产却越来越难

    世界粮食价格自2007年以来的翻番,主要受到了两个因素的推动:加速增长的需求,以及迅速扩大生产越来越大的困难。在一个稀缺主导下的新时代中,围绕着食品的地缘政治斗争将会是什么样子?甚至在目前的早期阶段,我们也能起码看到新兴的食品经济的大致轮廓。

    在需求方面,现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的明显来源。第一个来源就是人口增长。每年,世界上都必须养活8000万新增人口,他们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自1970年以来几乎增加了1倍,并朝着到本世纪过半时达到90亿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大约30亿人还正在努力提高自己在食品链中的档次,消费更多的肉类、牛奶和鸡蛋。由于中国等国有更多的家庭进入中产阶层,所以他们期望着吃得更好。但是,随着全球对粮食密集型牲畜产品的消费增加,对喂养所有这些牲畜所需的新的玉米和大豆的需求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美国曾经能够充当别国歉收的某种全球范围的缓冲机制,现在却正在把大量粮食转换成汽车用的燃料,甚至就在世界粮食消费量——已经高达每年大约22亿吨——加速增长的时候。10年前,消费量每年的增幅为2000万吨,最近的增幅则达到每年4000万吨。但是美国把粮食转换成乙醇的速度的提高甚至更快。2010年,美国收获近4亿吨粮食,其中1.26亿吨运给了乙醇燃料蒸馏厂(而2000年则只有1600万吨)。

    这种把粮食转换成燃料的巨大产能意味着,粮价现在与石油价格挂钩。因此如果石油价格达到或超过每桶150美元,粮食价格就会跟着上涨,因为把粮食转变成石油替代品就会越来越有利可图。这并不仅仅是一种美国的现象:用甘蔗蒸馏出乙醇的巴西在产量方面仅次于美国,而欧盟到2020年从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生物燃料中获得10%的运输能源的目标也使之挪用了原先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

    水和土壤危机加剧粮食短缺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有关粮食需求兴旺的故事。从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到土壤侵蚀和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后果的一切都意味着,世界上的食品供应不大可能与我们集体的胃口的不断增大保持同步。以气候变化为例:作物生态学家的粗略估算是,气温每超过生长季节的最佳值1摄氏度,农场主们就可以预料粮食减产10%。这一关系在2010年俄罗斯出现热浪期间得到了最为明显的印证。这场灾害使该国的粮食减产将近40%。

    在气温上升的同时,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因为农民过度抽水用于灌溉。这在短期内使粮食产量人为地膨胀,从而造成粮食泡沫。而当地下水枯竭,抽水的数量不得不减少到注水的比率时,这种泡沫就破裂了。在干旱的沙特阿拉伯,在20多年里,灌溉使该国得以惊人地实现了小麦生产方面的自给自足。现在,小麦生产却即将崩溃,因为该国用于灌溉的无法补充的地下水消耗殆尽。沙特人很快就会进口自己的全部粮食。

    沙特阿拉伯仅仅是具有以水为基础的食品泡沫的大约18个国家之一。总共有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国家。阿拉伯人聚居的中东地区是第一个这样的地理区域:在这里,粮食产量已经达到顶峰,并因为缺水而开始下降,但人口却在继续增长。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粮食产量已经在下降,在也门也可能很快就会如此。

    但更大的问题发生在印度和中国。在印度,农民们已经钻了约2000万口灌溉井,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井开始干涸。世界银行报告说,1.75亿印度人现在靠超采地下水生产的粮食养活。在中国,超采集中在北部平原,该地区生产中国一半的小麦和1/3的玉米。大约1.3亿中国人目前靠超采地下水来养活。当地下水枯竭的时候,这些国家将如何弥补短缺呢?

    在水井干涸的同时,我们还对土壤管理不善,并造成新的沙漠。过度的耕种和土地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正在破坏世界上1/3农田的生产率。两个新的巨大的干旱尘暴区正在形成:一个跨越中国北部和西部以及蒙古的西部;另一个跨越非洲中部。人类文明能够经受住失去石油储备的考验,但却无法经受住失去土壤储备的考验。


相关搜索: 粮食 争斗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