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第三问 海洋经济如何成为下一个支柱产业?

时间:2011/6/23 9:12:57 来源:时代周报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未来。

  从国家的宏观视角转换至区域发展的相对微观,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乃至环渤海三角诸城,还有先人一步的港澳台,亦都是因海而兴的区域经济体。

  更为重要的是,海洋经济在“十二五”规划中被寄托了未来时代破局的重望。

  广东战略下的茂名模式

  就总量而言,广东仍然是海洋经济第一大省。

  2009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6800亿,而其全省总产值为39081.59亿元,海洋经济占其生产总值的17.4%。从这个角度来说,广东连续15年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5,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3.5:45.8:50.7。

  目前,广东省已形成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其未来目标是,到2012年即完成海洋经济占比达到20%以上,完成从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转变。

  广东虽然是中国第一海洋经济大省,但其“陆地经济”发达、制造业领先全国的地位,事实上将使海洋经济出现两极分化。即海洋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城市深圳和广州,主要侧重海洋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而在欠发达的沿海城市如湛江和茂名,则主要发展临港工业,进行适当重型化。

  如此布局,某种意义上是将海洋经济作为东西两翼破局的突破口。

  广东在海洋经济的整体布局中,以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新兴产业等五大海洋产业首当为重,意欲打造全国先进的石化、造船、钢铁和能源四大临海工业基地。

  而事实上,这种笼统的说法一旦分解到各个城市,各自的优势自然明晰。

  所谓的港口海运的发展,主要是针对深圳和湛江;而临港工业,则主要集中在湛江、茂名和汕头等东西两翼城市,造船、钢铁和石油,也基本落户于此;滨海旅游,自然又是服务业相对发达的深圳扛旗;广州和深圳,由于本身经济发达,更偏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由于环境保护的压力,广州更是将部分石油和钢铁项目迁移到了湛江。

  但就当下而言,广东海洋经济其真实的布局主要在于西翼。而在西翼城市中,又是以茂名和湛江为主。这样看来,茂名与湛江在海洋经济领域的竞争,将是一场拉力赛。

  2009年,茂名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到103亿元,占全市GDP8.3%,属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点。而茂名“十二五”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是,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200亿,占全市GDP中比重上升至10%以上。

  作为茂名来说,其海洋产业布局更应该朝浙江模式靠拢。即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来综合本土大企业不足的缺点,先做大经济总量再说。如此,未来茂名海洋经济的结构应该是“二一三”——优先发展石化等工业,发挥罗非鱼等水产业的传统海洋农业优势,兼顾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第三产业——这与广东整体的“三二一”结构有很大不同。

  而近年茂名大力实施“向东向南靠海发展”战略,以组团的形式将环水东湾、环博贺湾和博贺一南海岸带打造成三大功能区,构建“两湾一带”海洋开发格局,一方面为其“三年再造一个茂名石化、十年再建一个海滨新城”的目标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为发展海洋经济预设了战略路线。

  蓝色悬念

  茂名目前最大的优势是石化产业。中石油(10.69,0.00,0.00%)驻足茂名数十年,成就了茂名石化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的地位,石化产业事实上已成茂名的生命线。因此,在广东乃至全国布局中,将粤西打造成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乃是应有之义。

  2005年,《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明确把茂名定位为沿海石化工业基地,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石化产业振兴规划》中,茂名则是国家确定重点发展的九大炼油基地之一,也是粤东西两翼唯一被列入这九大基地的城市。

  目前,茂名已经初步形成了碳四、碳五、碳九、芳烃、环氧乙烷、精细化工、橡塑加工七大系列产品的石化产业链。但是,茂名石化产业的产业链仍不完善——茂名石化上游与中下游产品的比例实际为1:0.5,如果这个比例能够提高到1:2以上,那么茂名石化产业10年内其产值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而如果茂名能够实现国际通行的1:50增长系数,那么下游延伸产品的开发,则可产生7500亿元的产值。

  显然,现在的茂名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此外,茂名重化工业的赌注全部押在石化产业,亦有大风险。

  2009年以来,湛江的石化产业来势凶猛,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湛江的基地产能均超过100亿吨。同时,湛江的钢铁产业亦横空出世——宝钢在湛江的投资,将达到2000万吨,先期投资达700亿。

  石油与钢铁在当地的投资,等同于再造两个湛江。而反观茂名,除石化之外,很少有其他拿得出手的临港工业,博贺新港钢铁加工能力仅有100万吨,与湛江钢铁相距太远,未来需要大规模扩张。

  茂名海洋经济的另外一个重点,是海洋渔业。茂名有全球最大的罗非鱼产地,未来可重点建设水东海洋水产品加工园区,以及博贺、树仔海洋水产品加工区。

  虽然茂名亦是港口城市,100年前曾被列入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博贺新港还被交通部定位为广东省沿海重要港口,但是,无论是在广东还是北部湾的港口布局中,茂名均不占优势。茂名虽然港口规划吞吐能力3.5亿吨,但是2009年茂名港吞吐量实际只有2122万吨,比起湛江港上亿吨的吞吐量,差距太大。

  而在现实中,大西南出海口主要由湛江港承担,茂名港只是补充,这是两地的先天地理特性决定的。茂名的港口战略空间有限,充当粤西乃至大西南物流和航运中心的设想恐难实现。

  2009年茂名海洋旅游业收入虽然达20亿元,但相对深圳、珠海等旅游业发达的海滨城市,则是小巫见大巫。而且旅游业的发展与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茂名虽然拥有西江温泉、放鸡岛、龙头山、天马山等重要项目,但在旅游方面单兵突进的可能性并不大。

  作为新兴产业的部分,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众多沿海城市追逐的热点。但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同样与当地整体产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息息相关。以茂名目前的实力,进军海洋高新技术领域亦不太现实。

  也正因此,茂名能否实现十年再造一个海滨新城,充满诸多悬念。

  还有一个严酷的事实是,虽然新加坡、香港、广州、深圳、宁波、青岛等滨海地区都属于发达国家、发达城市,但其初期均以工业起家。

  以新加坡为例,虽然如今已是世界第三大炼油基地,临海工业发达,但是新加坡当年的崛起却是靠承接当时日本和欧美的电子,以制造业起家。香港也是如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承接了全球制造业的转移,它的精工制造、手表等一度称霸全球。反是近十年,由于产业空心化,地产成为主业,导致衰落。

  以制造业起家,等制造业发达之后,再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转而以服务业为主,这是一切现代发达城市的必由之路。没有捷径,亦不可逃避。只有少数像澳门、拉斯维加斯、巴拿马等拥有特殊政策和战略地位的城市或者自由港除外。

  因此,在未来,茂名的发展还是需要继续立足工业,加大工业化进程,并且临海工业与本土工业均不可偏废——如果本土工业薄弱,则有可能看到海洋经济的机会,但是却不得其门而入。


相关搜索: 海洋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