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黄瓜靠激素顶花不谢 菜农用是惯例

时间:2011/5/19 9:22:38 来源:劳动报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热线23118777”接到市民举报称,买到的黄瓜数日仍“顶花不谢”。记者实地探访田间种植黄瓜的菜农,发现上海种植的黄瓜普遍使用激素,但农科专家表示,出现“顶花不谢”很可能是激素过量。不过,由于缺少国家标准,植物激素到底对人体有无伤害,难有定论。

  食品安全在行动

  为了弄清黄瓜“顶花不谢”之谜,记者辗转在浦东新区新场镇田间寻找它的踪迹。种植它们的菜农杨师傅告诉记者,所有黄瓜上市前都必须喷洒“药水”,也就是含有植物激素的生长促进剂。只是药水各有不同,使用剂量也不相同。到底怎么用、有没有毒?由于没有权威人士来指导过,菜农们心里也满是困惑。

  上市前都要喷洒激素

  杨师傅一家来自安徽,五年前来到上海承包几亩地成了“散户”菜农。他也听说了关于“带花黄瓜有激素,对人体有害”的说法,因为菜贩说,现在“花不谢的黄瓜在市区卖不动了”。因此,杨师傅大棚里的新瓜秧已经全是成熟后黄花就会枯萎的普通品种了。

  听说记者想看看“顶花不谢”黄瓜的真容,杨师傅说:“巧了,最后一批那种黄瓜摘下来还没运走。”在仓库,记者看到,“顶花不谢”的黄瓜表皮颜色较鲜艳,表面突起的刺较软,在顶端与花朵相接部位长有突起的“小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即便已经采摘多时花朵依然娇嫩;而普通黄瓜表皮颜色更深,呈现墨绿色,而且表面的刺有些扎手,花朵已经枯萎。

  “其实所有黄瓜都要上药,就是激素,否则根本没办法结果。这相当于人工授粉。”杨师傅拿出一包名为“富农牌特效座瓜灵”告诉记者,以前菜农们都用这种药水,“在快成熟的时候,往顶花上就喷一点,能让黄瓜完全成熟。”而要想“顶花不谢”,仅向花朵部位喷洒“座瓜灵”就不行了。杨师傅又找出一包液态药剂说:“得用这个,当黄瓜生长到5、6厘米尚未开花的“小瓜”时,把它全部浸在这种药水里,成熟后才能顶花不谢。”记者看到,这包名为“美吉尔鲜花王”的液态肥料每包15克,售价为两元,生产商为“郑州汉奇化工有限公司”。包装上没有成分说明,仅写着:“本品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由黄瓜必须的营养元素和植物内源激素复配而成,能使黄瓜‘顶花带刺’……即使摘瓜后一周,瓜花仍鲜艳不败”。

  “装嫩黄瓜”从宠儿变弃儿

  据介绍,在“鲜花王”中浸泡长成的“顶花不谢”黄瓜从去年才渐渐兴起。最早是由北方瓜农种植,推向上海市场后,很多市民感觉“带花”黄瓜新鲜,卖得好。杨师傅说,以前带花的比不带花的黄瓜批发价贵2、3角钱,在市区的菜场差价能拉大0.5-1元。除了销量好、价格高外,这种有“装嫩”黄瓜的种植成本反而更低,同样剂量的一包“座瓜灵”卖价8元;而“鲜花王”只卖2元,兑水稀释后可以浸泡4亩地的黄瓜。于是引得菜农们纷纷效仿。

  “现在都在传带花的黄瓜不好,市区里没人买了,带花黄瓜的价格就下来了,很多人都不太敢种了。不过,听说市区的菜场里还有带花黄瓜卖。”

  菜农盼给个准信

  到底在“鲜花王”中浸泡的黄瓜对人体有没有害?“座瓜灵”是否也含有激素?

  杨师傅说,“我们自己都吃这种黄瓜,眼前也没发现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但是既然那么多人说有问题,或许还真不太好。”他有些犯难,如今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却一直没有个“管事儿的”给个准信。无奈之下,菜农们只好跟着市场走,既然带花的黄瓜卖不动了,就回过头种以前那种不带花的。

  记者找到了菜地附近集贸市场的农药店,店主告诉记者,能让黄瓜“顶花不谢”的“美吉尔鲜花王”已经不卖了:“那个东西听说不好,都是激素,人吃了总归不好的。”店主同时表示:“没人让我停售,也没人告诉我们能不能用,其实那个‘鲜花王’也是有批号的。只是大家都说吃了可能不好,没了销路,才不卖的。”

  随后,记者按照药剂包装上的电话,拨打“美吉尔鲜花王”的生产方“郑州汉奇化工有限公司”的电话,其座机已经为空号,而手机号码在接通数声后,一位自称姓杨的厂方人员告诉记者,“鲜花王”确实含有激素,但是他拒绝透露具体的成分配方,只是一再强调对人体没有危害,对方还表示这种药剂有生产批号,并且已经出口国外,销路不错。当记者提出能否去政府部门进行检验时,对方表示,检验费高达4、5万元,“这么贵,不划算”。
 
  专家说法

  食品安全需要权威的声音

  “‘顶花不谢’的黄瓜确实使用了激素,但并不是不能吃,花开不谢的问题可能在于激素使用过量。”“上海农科热线12316”的蔬菜专家高文琪解释,这里所说的药,一般是植物激素或人工合成的激素,植物本身就会生成植物激素,如果再添加一些,会让果实更饱满。市场传言给黄瓜抹避孕药延长花期或增大果实,是不可能的,根本起不到作用,因为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完全是两个概念。

  是否有害暂无定论

  高文琪也证实了菜农的说法,为了能够结果,现在的黄瓜品种必须在成熟前进行人工授粉,也就是喷洒含有植物激素的生长促进剂。不过,有些菜农使用激素过量就会造成花开不谢的现象。“过去,人工授粉帮助农产品生长,曾经作为新技术而广泛推广。”专家认为,目前植物激素的确存在过量使用的问题。“如果从采摘、运输、销售,经过几天流通之后,黄瓜依然能够带着鲜艳的大黄花,那么肯定激素使用过量。”

  食用含过量植物激素的农产品会否对人体健康有害?高文琪表示,目前没有国家标准来明确植物激素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等具体规定。也没有权威数据为依靠,难以给出定论。能够肯定的是,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完全不同,不可能达到“瘦肉精”对人体造成的上海程度。

  对于市民的担忧,高文琪给出了一个简单识别激素过量黄瓜的方法:黄瓜如果正常生长,成熟采摘时花都谢了。如果在超市、菜场看到顶着新鲜花苞甚至花朵的,肯定是抹过激素且使用过量的黄瓜。

  植物激素不在检测范围

  记者从上海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信息网查询获悉,黄瓜位列近期重点产品抽检行列,从5月10日-5月16日期间黄瓜被抽检42次,合格率100.00%

  然而记者了解到,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对农产品检测时,激素并不在检测范围之内。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王南也向记者证实,一直以来农产品检测停留在农药检测方面,主要针对甲胺磷、呋喃丹、三氯杀螨醇、敌百虫等化学农药,田头检测和市场检测也多为快速定性检测,这些农药都会在短时间内对人体造成危害,其中并不包括植物激素。“目前没有试验证明,植物激素对人体有害,但不能说植物激素一定是无害的。”王南说道。

  国外是否也使用植物激素?有没有相关的标准可以借鉴?王南告诉记者,国外农业从业人员也会使用植物激素,但政府部门对使用的时间、剂量规定得十分清晰、严格,而我国在这方面虽然也有农业指导,但从业者不一定会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也不够清晰。“我们的菜农大多是散户,监管起来难度不小。”据介绍,本市市场上的蔬菜,四成由规模化蔬菜基地提供,六成由像杨师傅这样的散户提供。

  吁建立统一平台及时答疑

  除了职业身份外,王南也是上海市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除了希望能够建立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的长效机制外,还特别呼吁,能否在市级层面建立一个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

  “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诉求日益强烈,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每当市场上出现某些传言时,常常是媒体在第一时间采访专家答疑解惑。就像这次的激素黄瓜事件,全国各地专家的看法各不相同,老百姓和菜农都稀里糊涂、无所适从。”王南认为,当下食品安全“权威的声音弱了一些、慢了一些。”

  王南透露,上海即将成立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办公室。“希望随着这个统筹协调部门的成立,能够帮助市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到餐桌安全的权威信息。别再让消费者和菜农们无所适从。”


相关搜索: 黄瓜 激素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