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饮料“瘦身”原价卖 忽悠人!

时间:2011/5/6 16:19: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据鑫报报道 “以前是500毫升,现在减到了450毫升,但是价格并没有下降,超市还是卖每瓶两块五……”随着天气转热,饮料市场的销售旺季即将到来,许多品牌的饮料纷纷换上了新包装,以全新的形象迎接夏季饮品消费高峰期。本来饮料更换包装,让消费者耳目一新是件好事,可是细心的消费者却发现,虽然市场、商场以及超市里的饮料价格没有变化,但在其美丽的包装下隐藏的却是比以前更苗条的“身材”,看上去饮料价格未曾上涨,但“瘦身”后的包装无疑使得饮品含量“缩水”,使饮料价格变相上涨。记者 南紫瑶

    市场:夏季饮品纷纷“缩水”

    炎炎夏日,饮品是许多市民消暑的必备品之一,商家也早早开始产品推广。许多户外、车载广告和公交站附近都可以看到一些饮料更换新包装的宣传广告。尤其是康师傅“每日C系列”的果汁饮品,清新的广告,新颖的包装吸引了不少过往的路人。广告中更换了新包装的“每日C系列”果汁饮品,“身材”更苗条了,“脖子”更纤细了,可人的外包装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前去购买。

    可是细心的消费者却发现,饮料换包装不仅仅是改变形象这么简单。“本来以为只是换了包装,仔细一看才发现容量也减少了。”张女士在大润发超市内买了一瓶康师傅“每日C系列”的橙汁饮品,仔细研究后才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张女士以前经常喝这种饮料,所以一拿到手上,就感觉和以前的有点不一样。她当时以为是买到了假饮料,但是销售人员告诉她只是饮料换了包装而已。张女士仔细一看,不光是包装换了,连容量也减了。“以前是500毫升,现在减到了450毫升,但是价格并没有下降,超市还是卖每瓶两块五。”

    记者日前走访了兰州各大超市发现,不光是康师傅“每日C系列”,不少果汁饮料都“苗条”了许多。“美汁源果粒橙”也由500毫升变成了450毫升;几乎所有的一线品牌饮料,都换上了靓丽的“新装”。与传统的“直桶型”不同,瘦身后的新包装大多有些“异型”,瓶体要么呈螺旋形向内凹,要么将“水桶腰”改成“小蛮腰”,而与包装一起“缩水”的还有饮料本身的净含量。

    经销商:容量减少 进价不降反涨

    以往一到销售旺季,很多饮料都会打出“加量不加价”的旗号,以吸引人气。今年夏天大多数品牌饮料却变成了“减量又加价”的瘦身运动。位于建兰路市场一小卖部店主告诉记者,将近一个月前许多饮料产品均开始纷纷更换新包装,虽然市面上的零售价仍为每瓶3元,但是实际上经销商的进货价早已上涨了不少。

    据该店主介绍,康师傅“每日C系列”虽然更换了包装,每瓶含量由500毫升减至450毫升,每件进货价却比以前的进货价上涨了2.5元。除了康师傅“每日C系列”进价上涨之外,市面上许多品牌饮料也都提高了进货价。其中,脉动进货价每件上涨了3元,百事可乐由原来的每件27元上涨至29元,健力宝由原来的27元上涨至30元,营养快线由每件47元上涨至49.5元,其中涨幅最大的要数雪碧,每件由以前的24元上涨至29元,每件涨价达5元之多,而目前只有康师傅茶类饮料未涨价。

    虽然进货价一路水涨船高,但是许多零售经销商却没有擅自提高饮料零售价。“现在正值饮料销售高峰期,如果肆意涨价一定会影响销售,因此我们只能压低利润,以期用销量提高利润。”店主告诉记者。虽然零售价没有改变,但是许多消费者购买饮料后发现饮料含量减少,就会前来询问,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饮料销量。甚至现在有许多消费者前来购买饮料时,还会专门询问是否有老包装,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含量为500毫升的老包装饮料。

    消费者:“减量不减价”应提前告知

    对于这种“减量不减价”的行为,不少消费者表示反感。“不经常喝这种饮料的人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容量减少了,商家的这种做法有些不地道啊。”市民郑女士认为,商家通过换包装偷偷减少分量的行为让人感觉心里有些不舒服。“花同样的钱,买的东西却悄悄减量了。”正在市区一家超市里购买饮料的李先生也认为商家的做法不妥当,让消费者感到受欺骗了。

    对此,某超市负责人表示,厂家“减量不减价”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饮料企业害怕失去市场,不敢明码涨价;另一方面,成本不断提高,不涨价的话,厂家的利润难以维持,权衡之下,大多数饮料厂家采取减量不减价这种“隐性涨价”的方式。厂家采取这种“减量不减价”的变相涨价方式,主要还是因为消费者容易接受。现在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并不会太关注容量,能看一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就不错了。厂家正是利用这一点,减量不减价,以缓解生产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从“加量不加价”到“减量不减价”,这种隐性涨价方式是否触到了法律红线?甘肃永盛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勇表示,当前情况下,物价上涨,企业迫于各方面成本的压力而提价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这种“减量不减价”的隐性涨价则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厂家应该参照合同法里的“格式条款”将减量的内容以醒目的方式告知消费者,这样才能体现市场交易的“诚实信用”原则。


相关搜索: 饮料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