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物价过快上涨得到遏制 消费者信心止跌回升

时间:2011/4/12 9:25:39 来源:世华财讯

    调查显示,上海消费者信心从低谷回升,一季度指数为109,比上季上升4.1点。其中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评价的现状指数为108.6,上升5.5点。

    上海统计局4月12日消息,上海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一季度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9,比上季上升4.1点。上海消费者信心走出低谷,信心指数呈“止跌回升”态势。

   一、一季度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4.1点

    调查显示,上海消费者信心从低谷回升,一季度指数为109,比上季上升4.1点。其中,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评价的现状指数为108.6,上升5.5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几个月经济前景看法的预期指数为109.4,上升2.8点。

    从指数走势看,2010年,受消费者通胀预期上升,特别是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消费意愿不断下降,四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至2008年底受金融危机后的低谷水平。随着遏制通胀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渐取得成效,2011年一季度消费者信心重回升势。

    二、三项核心指标共同推动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

   从构成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整体经济、就业形势、家庭收入、生活质量和耐用商品购买五项核心指标看,对整体经济、就业形势和家庭收入的判断乐观,推动了消费者信心的整体上扬。

   1、整体经济信心乐观向好

   一季度,上海消费者整体经济信心指数为117.4,比上季上升6.6点。其中,对当前上海整体经济状况评价的现状指数为118.3,上升4.5点;对未来六个月上海整体经济形势看法的预期指数为116.5点,上升8.6点。调查显示,对未来六个月上海整体经济形势看法为“好很多”或者“较好”的被调查者占34.1%,比上季提升4个百分点;而看法为“较差”或者“差很多”的仅占1.9%,下降13个百分点。

    2、就业形势信心稳步回升

    一季度,上海消费者就业形势信心指数为109.4,比上季上升2.6点。其中,对当前上海就业状况评价的现状指数为108.6,上升4.2点;对未来六个月上海就业形势看法的预期指数为110.3,上升1.1点。近期,上海整体经济不断向好,就业需求不断攀升,就业渠道不断扩大,就业形势的持续好转带动消费者就业形势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回升。对当前就业形势评价为“很好”和“较好”的被调查者占29.5%,比上季提升4.8个百分点。

    3、家庭收入信心大幅上扬

    随着提高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及临时价格补贴政策措施落实,一季度,上海消费者对家庭收入增加的信心大幅上扬,指数为119.4,比上季上升11点。其中,对当前家庭收入状况评价的现状指数为122.8,上升18.7点;对未来六个月家庭收入状况看法的预期指数为116,上升3.2点。被访者表示目前“个人家庭收入”与一年前比较“有所增加”或“增加很多”的占48.5%,比上季提升21.4个百分点。

    三、消费者耐用商品购买意愿分析

   消费者耐用商品购买信心指数由大件商品购买时机信心指数、住房购买时机信心指数及家用小汽车购买时机信心指数3项小指标构成。受消费者对住房和家用小汽车购买信心再度下降的影响,一季度,消费者耐用商品购买信心指数比上季微降0.7点。

    1、购买大件商品信心指数回升

    一季度,消费者购买电脑、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信心指数回升,为116.6,比上季上升8.2点。其中,代表消费者对当前购买大件商品时机评价的现状指数为114.4,上升6.6点;代表消费者对未来几个月购买大件商品时机看法的预期指数为118.8,上升9.8点。

    2、购房信心再度下滑,跌入低谷

   一季度,消费者购买住房信心指数再度下滑,为49.7,比上季下降12.1点。因2011年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显现,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有76.8%的被访者认为目前住房购买时机“较差”或者“很差”,较上季提高12.3个百分点。

    3、消费者购车信心指数回落

    受成品油价持续上涨、用车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消费者购车信心回落,一季度指数为89.2,比上季下降7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4点。其中,代表消费者对当前购车时机评价的现状指数为88,比上季下降8.6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1点;代表消费者对未来几个月购车时机看法的预期指数为90.5,比上季下降5.4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7点。

    四、提升消费者信心的建议

    为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当前应以稳定市场物价、提高收入水平和完善保障体系为重点,提振消费者信心,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1、稳定市场物价,缓解居民消费压力

    物价持续上涨不仅会威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而且对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了明显影响。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面对物价的上涨特别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的持续高涨,消费者就会减少开支,压缩即期消费。有94.9%的被访者认为当前市场物价水平“偏高”或“过高”,比上季增加3个百分点;64.9%认为未来市场物价水平将“上涨”,增加6.8个百分点。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有40.1%的被访者选择更多的储蓄,仅9.7%选择更多的消费。这表明,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担忧导致即期消费意愿下降。因此,应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稳定市场物价政策措施,有效遏制物价持续上涨的势头,稳定市场物价,降低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以缓解居民消费压力,恢复正常的即期消费需求。

    2、提高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有收入才有消费,没有收入的增长就没有消费能力的提高。虽然上海居民收入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但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却越来越低,这表明居民收入的实际增幅落后于经济增幅。由于物价大幅上涨,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有限,部分消费者实际收入可能出现下降。一季度,消费者生活质量信心仍处于近三年来的较低水平,指数为105.8,比去年同期下降9.6点。其中,对当前生活质量状况评价的现状指数为103.1,下降11.7点;对未来几个月生活质量状况看法的预期指数为108.6,下降7.5点。这表明消费者对未来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的信心不足。因此,应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改变收入比重过低的局面,有效地提高居民的收入,特别是大力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以提振消费者信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3、完善保障体系,消除居民消费顾虑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加重了居民的消费顾虑。在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居民现有收入中必须留有足够的部分用于未来不可预测的个人保障意义的“风险储备”。调查显示,仅9.7%被访者愿意更多的消费。这表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消费者的即期消费。因此,财政政策应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减少消费者的顾虑,以增强消费者信心,使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相关搜索: 物价 信心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