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解析“双汇门”:别让内控漏洞成企业“死穴”(2)

时间:2011/4/7 10:08:35 来源:南方日报

  【话题一】

  “瘦肉精事件”的症结在哪里?

  “瘦肉精”对于一个猪肉加工企业来说,应该是最显而易见也最重要的风险。然而,就是一个本应得到“非一般重视”的问题,却把号称有“十八道检验”的双汇击倒了。从技术层面看,双汇有一个成立于2001年的国家级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能够检测包括猪肉里面的微生物、激素、细菌,还有瘦肉精。双汇技术中心负责人曾经说过:既使是一滴瘦肉精掉到西湖里面我们也能检测出来。也就是说,从技术上来说,瘦肉精是可检的。那么这次的危机究竟是内控系统的漏洞,还是人观念上疏忽引起的?

真功夫创始人前妻一周三次爆料 称其账户遭冻结 93号汽油每升涨0.39元
国家发改委约谈酒业巨头 铁道部:高铁推实名制以确保安全 山东凯立矿业非法采矿十年 双汇经理现场大嚼火腿肠无人理 油价涨了 电价上调还会远吗 和讯网新闻中心诚聘编辑   根本上讲是内控存在问题

  崔自力:双汇没有管控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双汇的管控体系在业内还非常知名,从财务、产供销都有一套完备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做到跟踪每一头猪的来源地、体重、品种、激素含量、瘦肉率,被分割成多少个产品,被送到哪一个连锁店,什么时候销售出去,这些信息系统都可以支撑。双汇的问题不是没有体系。

  双汇的核心竞争力是猪肉的精加工,对瘦肉率要求较高。尽管从要求瘦肉率达到70%这一点,不能直接推断出双汇的高层是否知道瘦肉精的存在,但是利益需求是明显存在的。瘦肉精不是检测不了,但是1亿头猪全检查,5元/头就得几十亿。再加之猪肉价格上涨,检测需要的成本使得企业不愿意去管。

  凭借以前的检测和质量保证,企业决定是否严格管控是支付矩阵博弈后的结果,但最后却失控了。各方的博弈使双汇做出了看似理性的选择,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双汇把祸首归于上游农民,叫屈说为什么受伤的是我,但是如果它客观的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出置企业信誉于不顾的事情,也就不应该觉得冤屈了。

  李维安:这个事情从根本上讲是内控存在的问题。双汇本身是有完备的内控体系的,在物资采购方面也有专门的要求,但问题恰恰出在采购上。万隆知不知道这个瘦肉精无法判断,但是既然双汇内部的成员表示瘦肉精事件曾经出现过,那双汇内部肯定是知道的,但有可能没有上升到集团层面。从这点可以看出,双汇对瘦肉精存在的风险估计严重不足。

  邸启明:尽管管理层是否事先获得有瘦肉精的消息无从考察,但是我认为这件事的爆发,可以断定双汇在软管理上,人情、意识形态上对风险的估计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局部风险演变成全局风险

  李维安:我认为,这里面暴露出了几个内控问题:首先是企业选择供应商时把关不严,让含有瘦肉精的猪肉流入企业;第二就是质检部门,作为采购的后续部门,十八道检验都没有包括瘦肉精;第三就是公司内部审计没有到位,济源公司2010年8月就曾查出过瘦肉精,却没有引起重视,导致2011年3月事件的爆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集团对子公司管理的漏洞,公司做大了,局部的风险没有控制好,结果演化成了整个集团的风险,三聚氢胺就是很具体的一个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用瘦肉精来提高瘦肉率不完全是外部供货商的责任。如果双汇规定收购的猪肉瘦肉率要达到70%以上,这种要求等于是倒逼供货商造假。企业在发展时应该符合生态要求,为上下游产业留下经营空间。双汇为了追求高增长,降低了风险管理要求,付出了比进行风险管理花费的成本高的多的代价。

  崔自力:内控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内控的第一责任人是谁?董事长,执行人。然后各部门对内控承担职能部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这种文化控制内控,只可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认为,如果万隆不知道,这说明是双汇内控管理硬件设计有问题,没有一个体系能把管控的风险反馈到管理层:发现问题之后是反馈到决策层面还是仅仅销毁,这是执行问题,也有设计问题。

  但如果万隆知道,却纵容了这个事情的发生,那么就是软管理的问题。说明集团管控的体系根本没有启动,即使有一个很好的体系,但在这个事件上没发挥作用。管理层过分关注销售指标和销售业绩,忽略了“瘦肉精”对企业的危害,对风险带来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

  邸启明:一些企业很强调指标,但其实我们所听到的直通率98%,并不能说明企业产品好。直通率怎么来的?供应产品第一次不及格,返供,再直通,最后多次反复得到这一数据。但呈现到老板桌上的,却只有一个数字。老板并不能从数字中发现问题。这说明指标体系很可能缺失、走样,如果只用这个来管控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可能客户要看直通率,企业为了证明质量很好,而对检测系统做调整。

  【话题二】如何避免双汇事件再次发生?

  风险对于一些企业是保健药,但是对食品企业来说却似乎更像生死药。食品由于关系到人民健康、安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更高。食品行业一但出现安全问题后果比其他企业更严重,虽有“三鹿”的前车之鉴,但食品企业还是屡屡栽倒。企业追求业绩,追求规模,这无可厚非。但作为食品产业,放弃了风险的控制,无疑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双汇事件给企业怎样一个警示?危机后,企业如何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

  引进风险控制委员会

  李维安: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首先应该把社会责任作为根本目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不能只为了赢利和业绩,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可持续经营;此外要细致导入风险管理系统,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我认为双汇这么大的企业,是应该把采购和供销的管理上升到集团控制的。

  食品行业是一个风险管理层级非常高的行业,应该在这个行业中导入风险控制委员会,由董事会或者专门成立的委员会来负责。金融行业有风险控制委员会来防范金融风险,食品行业也应该有这样的管理机构。现在双汇要从源头上下工夫,建养殖场,屠宰场,这只有少数的大企业可以做到。不能说发现源头有问题那企业都从头到尾全部做,这不符合社会分工的优化原则。

  崔自力:风险管理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外部监督,有时内部人在放任这个风险,就得依靠外部的社会监控,相关利益者要求这个企业对整个社会负责任。进行风险管理,问责机制非常明确时很容易控制;往往就是那些要去控制,却无更多保障依据可循,无更多外界要求标准可衡量的领域,最容易出问题。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体化的,对相关利益者的风险的管理上,也是企业应该考虑的。

  明晰监管责任

  崔自力:瘦肉精的问题上政府的政策本身是矛盾的,虽然一直有文件禁止瘦肉精,但又从来都没有要求企业监测瘦肉精。企业和政府双方都在周旋。企业存在一种免责的侥幸心态,认为有关部门要求做的监测都做了。责任划分的不明晰导致了问题的爆发。从政府层面来讲,监管部门要落到实处。对犯错误的企业不能够太宽容。企业方面,自身必须要下功夫,全面整治和进行风险管理。

  李维安:双汇这次的危机管理比三鹿做得好,当天出事后连夜开会到早上五点,第二天立马发表声明,反馈是很快的。但是还有一点,事情既然已经出了,整个公司,特别是董事长,作为公司形象代言人,应该承担起责任,不能推卸。双汇把责任推给上游供货商,这样是得不到人心的。消费者购买的是双汇的产品,是双汇的客户,双汇自然应该负责。

  在具体的行动方面,双汇应该提出切实让消费者放心的处理方案。现在处于特殊时期“头头检”是必须的,要每一块肉都让消费者放心,现在不是计算检测成本的时候,应该算做危机成本。不渡过难关,那就得承受一天一个亿的亏损。等到以后质检程序和风险控制都做好了时,可以恢复到抽检。

  李超佐:我认为这个事件是市场经济成熟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我国目前最宽容的是消费者,如果消费者不纵容企业,逐渐会把优良优秀的企业甄选出来。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慢慢可以提高的。

  双汇问题,我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即便活不过来,还有其他企业出来。这几年来,三鹿、双汇、锦湖轮胎这些事都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作为国内的名品牌,几十年积累不容易,但要摧毁却很容易。可以说,双汇为推动中国的内控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关搜索: 双汇 监管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