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菜价涨 饭店老板少赚两三万

时间:2011/1/24 9:52:38 来源:长江商报

去年“蒜你狠”等名词凸显了菜篮子的压力。本报记者 宋荣成 摄

去年热干面普遍涨了五毛钱。本报记者 宋荣成 摄

    12张桌子,3间包房,这就是在武昌八一路开小饭店的高老板的全部家当。“去年的生意怎么样,赚了多少钱?”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过于直接的问题,高老板只是嘿嘿一笑,打马虎说,“辛辛苦苦开馆子当然是要赚钱的,去年菜价涨了不少,也没赚多少,跟前几年比还少赚了两三万。”

    天天斤斤计较

    老高的一天是从菜市场开始的,每天早上8点,他都会开着他的长安之星准时出现在武泰闸批发市场。“这个时候是菜最便宜的时候,一些大宗的批发刚结束。”老高说,很多外地送菜的车都急着回去,所以剩下的菜就便宜一点。不过,老高也绝不只会“拣便宜”,买绿叶菜时他选了去掉泥土和烂叶子、价格稍贵的菜,他说这种菜一般都很新鲜,肯定是当日的菜,买回去后简单冲洗就行,省水、省电、省人工。

    在一个菜摊前挑好了一包包菜后,摊主准备给老高称重量时,他自己抢先一步站到了磅秤上,边看秤边说:“秤不准吧?”摊主苦笑着把秤调了一下,老高这才把菜搬到了秤上。“我的体重我有数,一站上去重了三四斤,这说明秤有猫腻。”老高笑着说,菜、油、煤气、粮食价格都上涨了那么多,就得“斤斤计较”,不然要亏本。

    不到9点,老高已经买好了餐馆一天要用的菜和肉,半个小时候后,他已经开着小车把这些菜运回到店里。

    买油每月多花500元

    “伙计们,开工了。”随着老高的一声吆喝,餐馆里的所有人员集合完毕,厨师也姓高,是老高的亲戚,服务员有6个,其中有3个人都是老高的老乡,加上老高,餐馆就8个人。择菜、洗菜、切菜、备好葱姜蒜等都是厨师和服务员干。

    老高先在厨房里烧水、蒸米饭,做完这些后就开始拿出账本记账,当天买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一一记录。

    最近两年,不仅是蔬菜,他餐馆里要用的东西都涨了不少钱。“涨得最厉害的是调和油,27升一桶的调和油从120涨到165,足足45块钱。”老高苦恼地说,他的餐馆平均每3天要用这样一桶油,他每月就要多支出近500元的成本,而且卖油的告诉他,今年可能还要涨价。

    谈到成本问题,老高索性给记者算起账来了,近3个月,煤气每罐涨了10元钱,他每两天要用一罐,一个月就多花150元;排骨以前是7.5元一斤,现在是9元一斤,每天用50斤排骨多花75元,还有大米、调料都在涨。“光这些东西,每月就要多支出3000多元。”

    7元的炒土豆丝没钱赚

    老高的餐馆里有炒菜,但是种类不多,基本都是家常菜。记者看到了一本餐馆的菜单,老高说,去年大部分菜的价格都在原价的基础上涨了1元,“但是实际上等于没涨,只不过刚刚把上涨的成本抹平。”

    老高说,他的餐馆开在不起眼的地方,来给他捧场的90%都是回头客,并且很多人来吃饭的时候都有各自固定要点的菜,但几乎没有人关心菜单上涨价的事,都是按照老价钱把钱早准备好了,他也不好意思说涨价了,因为这些客人和他已经是朋友了。

    消费压力增大,是2010年百姓的切身感受,老高也和家庭主妇一样,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想了很多办法。

    “去年一盘炒土豆丝是6元,今年涨到7元了。”老高继续给记者算起账来,去年的土豆大约是1.5元一斤,近期的土豆是2.5元一斤。一斤土豆基本能炒一盘土豆丝,炒土豆丝要用的油、葱姜蒜、辣椒等调料和配料的成本又得1元钱,炒一盘土豆丝用去的煤气,1元钱可能还不大够,这已经是4.5元钱了,还没有算刮皮、洗切、炒等耗费的人工费,还有房租、水电等,总体算来7元一盘的炒土豆丝基本是赚个吆喝。

    物价涨,去年少赚了几万

    老高说,他这辈子就指望这个饭店养家糊口了。

    说到养家糊口,老高更是有感慨。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刚找到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但近期儿子在谈女朋友,工资不够用,有时候和女朋友在外面消费的发票还要找老子来报销。

    不过老高嬉笑着说,这些消费他无条件支持。谈到尽兴处,老高终于透了点底,“去年总共赚了7万元,以前生意好能赚十几万!”老高感慨,今年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他已经少雇了一个服务员,自己也加入了一线服务的队伍。“即使这样,今年的赚头仍然不大。”老高说。

    临近年关,老高还在愁送礼,家里的长辈要送,亲戚朋友要走动,还有一些开餐馆要用的社会关系都得打点,这些都需要花钱。“幸好儿子工作了,能多少赚点,我的负担也轻点了。”老高说,他的心愿是能将这个小餐馆维持下去,赚的钱够养家糊口,就这样一直平淡地过下去。

    “元旦商场到处做活动,我看到要过年了,给自己买了一件800元的外套,给老婆也添了一件毛衫。”老高笑着说,物价上涨了,生活质量不能下降,淘个新衣服也算给自己发个年终奖,高高兴兴过个年。

    ■现 象■

    葱姜蒜压沉了主妇的菜篮子

    100元钱的菜才管两天

    清晨七点半,主妇王阿姨上街去买菜。

    她对菜价的变化,堪比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数据的熟知:去年鸭蛋从每个1元,涨到了1.5元,西红柿从每斤2元涨到了2.5元,儿媳最爱喝的骨头汤,主要原材料排骨也从每斤9元涨到了11元……

    在水产摊位前,王阿姨停留的时间最长。小孙女爱吃基围虾,但一路看涨的价格,让她跟老板之间少不了一番“沟通”:“怎么35元一斤了?前几天还30元。涨这么快?”摊主很实在“我们也不想涨太快,没办法进价涨了”。

    葱姜蒜是每天做菜的必备,对于王阿姨来说,以前这不过是“花点小钱”,但现在,葱姜蒜的预算却被王阿姨单独列了出来,“每个月都要花几十元买这些”。

    一把小葱1元,一个生姜5元,几粒瓣大蒜也要花几元钱,王阿姨说,这些调味品涨得太厉害了,有点吃不起了。

    翻翻小账本,王阿姨说,以前一家四口人吃饭每天菜钱只有20元,现在随手一买就是三四十元。再加上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100元花起来,两天就没了”。

    千元装扮成考验

    市民转战网络“淘衣”

    在正值岁末清货阶段的ONLY品牌店里,折扣商品都用醒目的红色标出。不过,就算是特价,普通的T恤衫也要198元。按照短袖T恤加长裤的“标配”,最简单一套也要数百元。

    网上销售的服装要“亲民”很多。网友“童童”说,她曾在一家小店淘到过一条做工、款式、面料都媲美大牌的短裙,价格只有89元,这种价格这两年在实体店几乎绝迹。

    在一些专门分享心得的论坛上,网友纷纷表示,由于专柜价格实在贵得离谱,许多网购族都已经很久不买商场货了。有江城白领在网上分享经验:“顶多买一件基本款的衣服,其余搭配的配饰都从网上搞定,只有这种聪明实惠的组合方式,才能把一身行头控制在千元以内。

    热干面涨到三块

    市民考虑多在家里过早

    “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不同,同样的公交路线,同样的站牌,同样的面摊,但是!当我如同往常一样拍出2.5元硬币时,被人告知:热干面涨价了,现在三块了。”

    赵勇以略带调侃的语气对记者说,“咳,现在每吃一碗热干面,我都觉得有点肉疼啊!”

    家住司门口的赵勇回忆,最先是家附近巷子口的那家先涨的价,“那一家靠着大马路,生意最好,去年11月份,他家的热干面就涨到三块了。”赵勇说,本来自己一直是在巷子口的那家吃热干面,那家味道要好一些,但是涨价了以后,他觉得吃碗热干面都要三块,有点奢侈,就换了一家,结果没过几天,那家也涨了。

    “唯一还有一家没涨的,就是巷子中间路段的那一家,因为位置相对偏一些,所以应该是为了吸引顾客吧,他们一度没有涨”,赵勇说,“结果咧,好景不长,今年元旦过后我去的时候,连这一家也涨到三块了。”

    赵勇说,在外面过早,就是图个方便,但现在早点价格越来越贵,“以后要考虑多在家里过早了。”

    食品涨价催生江城“海囤族”

    持续不断的食品涨价让不少市民担心这股涨价风一直持续下去,于是赶在涨价前快速出手的市民纷纷行动起来。采访中记者发现,近一年来,食用油成了人们的抢手货。不少市民开始有意识的囤货,除了食用油外,大米、酒水、化妆品也纷纷被囤,他们自称“海豚(囤)族”。

    父母、邻居加入“海囤”

    为了应对飞涨的物价,李菁的父母和邻居们一起加入了“海囤族”的行列。作为“海囤族”的一员,李菁的父亲先是在大冷天骑着自行车去超市排队扛回了一袋50斤的面粉,接着又买了一袋大米和最大桶的食用油。李菁说:“也不是说以后真的买不起,老爸觉得囤点吃的在家里,心里踏实。”

    囤油最常见、“最给力”

    市民王先生的手推车里,已经装了两桶花生油,一边买一边还和夫人电话请示,得到的最新“指示”,是要买三种油,“她听说要涨,让我去超市提前买三桶不同的油,我也搞不清这个价格到底涨了没有”。

    从去年开始,“能省就省”成为很多主妇们的王道。涨价大潮催生了各种各样精打细算的族群,“海囤族”、“抠抠族”、“团购族”……她们货比三家,搜罗特价商品;趁低吸纳,囤积日用品、团购批发生活用品;以其他东西替代涨价物品,力图将生活成本降到最低,她们共同的目标是,通过大批量囤积或集体购买消费品,尽量省钱。


相关搜索: 蔬菜 价格 饭店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