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丰收涨价 谁充当了价格上涨的推手(2)

时间:2010/11/1 8:54:36 来源:鲁中网

    “恐慌、疯狂都是生产力”

    丰收之下,玉米的“不跌反涨”在秋粮、乃至整个农产品家族中,仅仅是一个侧面。

    除了玉米外,本报梳理发现,10月,在之前大蒜、生姜、棉花等“涨价先锋”依旧高价运行的背景下,苹果等也掀起了新一轮的上涨。这期间,尽管来自山东沂源等地的消息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预计数字,均显示,苹果“大年”的背景下,今年的苹果继续实现丰收,产量高于去年。但10月16日,本报调查还是发现,上述丰收增长并未让其市场价格作出让步。仅仅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以沂源80果径的红富士苹果为例,其报价已从2.0元/斤涨至2.8元/斤,而这一上涨态势还在继续。

    通胀态势下,上述涨价态势在更大范围内掀起波澜,甚至是恐慌。

    对比粮食,尽管苹果并未主粮,但“可吃可不吃”的它还在是市场上引发连锁反应,抢购、囤积、追炒……类似这样的情节在26日本报的调查中,举不枚举。

    上游产品的涨价也迅速向下传导。涨价消息刺激下,恐慌的心理很快演化为恐慌的行动。于是,“恐慌也是生产力”的影响下,据淄博当地一大型超市生鲜部一王姓负责人介绍,仅10月29日一日,其苹果销量突破3000斤,达历史新高。

    同样,在食用油市场,虽然大豆也是丰收,但食用油涨价风暴还是再次席卷全国。有报道称,上周,继散装油涨价后,来自金龙鱼、鲁花等多个品牌食用油已下发通知,明确表示将提价。而这样的消息也导致了民众的抢购。10月29日,在一大型超市,本报看到,食用油柜台前,消费者云集。

    现货市场如此恐慌,大豆、棉花、玉米等期货市场更是上演癫狂。资金轮流推高下,国内资金做多农产品的热情也再次被激发。以玉米为例,近日,伴随着CBOT玉米主力一举突破550美分,连玉米5月合约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也以罕见的涨停板价格报收,期价脱离了前期2000—2050震荡区间,开始向更高的平台挺进。与此同时,糖价也屡创新高,25日,昆商食糖价格综合指数首次突破7000元大关,达7042元,创历史新高。

    这样的疯狂也在国际市场出现,如棉花,其中ICE棉花期货继29日涨至每磅1.305美元的历史高位后,也将3个月连涨势态推至高峰,价格自7月以来已攀升约80%。而指标12月期棉CTZ0收涨3.58美分。该合约在10月大涨23%,根据汤森路透数据,该涨幅为2001年11月迄今最高单月涨幅。

    推手:“天演论”?“惜售潮”?“游资手”?

    “涨”声不休不止,恐慌依旧在进行。那么,到底是谁充当了价格上涨的推手?类似这样的问题不止一次被民众拷问。

    根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本报综合分析了今年第N轮农产品上涨后发现,在此期间,其涨价推手大致可分为三种:一,天演论,即天气因素使然;二,农民惜售潮;三,游资炒作。

    对于“天演论”,无论是今年年初的蔬菜暴涨还是4月份的大蒜、花椒等农产品涨价,还是这个秋天的新一轮粮食上攻,在总结价格上涨中,类似于“北方的倒春寒、西南的干旱等导致减产”的措辞频繁在报端涌现,言外之意,天气导致农产品减产,煎炒导致供不应求,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然而,随后,随着大范围内,蔬菜、大蒜、秋粮等丰收消息的传来,上述“都是天气惹得祸”自然不攻自破。
    且更值得注意的是,“天演论”盛行的同时,类似农民惜售导致的价格上涨也颇为盛行。事实上,根据本报此前对大蒜、玉米、小麦等市场的调查,“惜售”情况确实存在。然而,从另一方面而言,化肥、农药等种植成本高企不下的现在,成本推动下,面对一个低利率、货币流动性充盈的市场环境,当资源价格全面上升,当民众当然难以买到廉价食品,“希望粮食卖个好价钱,自然无可厚非。”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师信玉民表示。

    他称,尽管“惜售”在涨价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非根本,因此,农产品涨价潮不能全怪惜售。

    随后,伴随着媒体调查的深入,据央视报道,陆续的市场调研都发现,在农民那里的收购价其实并未水涨船高,获利大量地集中在了商品的流通环节,这也让无数人对于炒作农产品的中间商耿耿于怀。

    而这期间,“游资”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对于游资的来源,业内普遍认为,是房地产调控政策高悬和股市不景气的背景下,那些从楼市和股市出逃的资金。于是,当资本的逐利性遇到目前日趋高涨的通胀预期,相互助涨的涨价波动自然不可避免。

    对此,招商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日前棉花、白糖期货价格创出新高,玉米、小麦以及早籼稻等谷物价格也发生明显上涨,这将进一步推升国内通胀的预期。如果说绿豆、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大涨可能是游资推动的话,棉花、食糖、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则可能意味着,泛滥的流动性主导的通胀预期可能令商品市场成为资金的理想避难场所。


相关搜索: 食品涨价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