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业视角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食品“信任危机”当尽早消弭

时间:2010/9/16 9:24:58 来源:凤凰网

    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有关部门当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尽早扫除坊间的“信任危机”,为民众安全饮食构筑一道坚固的盾牌。

    □马红漫

    沸沸扬扬的南京疑似小龙虾致病事件,终于有了新的调查结果。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透露,此前出现的23例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初步确定为哈夫(Haff)病,致病毒素极有可能来自小龙虾个体本身的毒素。

    小龙虾到底能不能吃?这其实是南京消费者致病事件爆发后,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在此番调查中表现出了客观、严谨的态度,但遗憾的是,广大食客仍无法据此得出确切的结论。应当看到的是,监管、监测不力是对市场上违规生产销售行为的纵容,更是引发坊间信任危机的根源。对此,我国亟待建立一套完善的预防机制,于事前将各种商品风险封杀于萌芽状态。

    近年来,小龙虾以其鲜美的口味迅速红遍各地。尽管早前有媒体报道,小龙虾以腐败物为食、生长于混沌的污泥之中,甚至被国外一些国家视为清淤工具,然而满街的食客们往往对此置若罔闻。其实,并非这些消费者不爱惜身体,而是他们中大都不具备食品安全知识,且相关部门往往在事前集体失声。更有甚者,在南京部分小龙虾食客致病事发之后,一度出现了行政部门与权威媒体结论相悖的闹剧:数日前,在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对外发布经检测小龙虾合格率为100%之后不久,央视《质量调查报告》栏目称,江苏乃至全国的小龙虾从引进、养殖、销售、烹调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

小龙虾致病事件并非个案。此前,无论致病福寿螺、有毒红心鸭蛋、毒奶粉还是“嗑药”多宝鱼,都是在经历了媒体深度曝光或有患者因误食而确诊之后,才会引起食品安全部门的关注。如此亡羊补牢之举,难免在坊间引发消极情绪。一些人认为,对食品致病现象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另一些人则干脆禁食某类食品。时下,大闸蟹喂药的传闻又不胫而走。有人戏言,日常饮食要抱有“视死如归”的心态了。如若果真如此,那岂不是国人的悲哀?

    更需要警醒的是,类似的信任危机已然从食品领域蔓延到了医药行业。从今年4月份山西“问题疫苗”乱象被媒体曝光,到江苏延申七名公司高层因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而被捕,后又曝出了江西麻疹问题疫苗。“问题疫苗”的频频出现,导致业内“李逵”与“李鬼”真假难辨,以至于在近期卫生部发起的全国儿童接种强化麻疹疫苗过程中,也遭遇了诸多质疑之声,甚至有谣言称“麻疹疫苗是慢性毒药”。由于药品知识的不完备,许多儿童家长顾及到前期负面案例的教训,对此番疫苗补种犹疑不定,让本为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的利民之举身处尴尬境地。对此,卫生部不得不连发数文强调,本次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所使用的疫苗均为国产疫苗,均经过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合格。

    事实上,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法商家为贪图小利而置社会道义于不顾,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表现。不可否认,主管部门事后解惑之举有利于重塑民众信心,但久而久之难免产生“听觉疲劳”。只有形成一套完备的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严格各环节质量监控,才会形成“公信”的氛围。

    其实,在20世纪初的美国,大公司和大企业蓬勃兴起,企业不合格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件也频繁发生。历经革新,如今的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环境得到了全面净化。美国先后颁布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食品质量保护法》、《联邦肉类检查法》、《蛋制品检查法》等法律构筑了食品安全的指导框架,并提供了具化的监管执行标准。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食品、药品生产厂商若产品遭到投诉,将会面临召回制度和高额赔偿的惩戒,以至于违规生产行为可能毫无盈利,甚至是得不偿失。例如,2005年美国法院认定默克公司生产的消炎镇痛药“万络”导致原告丈夫死亡,判决默克公司支付原告2400万美元补偿性赔偿和2.29亿美元惩罚性赔偿。又如,2008年美国钻石宠物食品公司因所产宠物食品受污染致死大量宠物狗,遭狗的主人集体起诉,最终不得不赔偿310万美元收场。完善的法律和严厉的行政处罚,对美国食品企业起到了有效的威慑作用。

    可见,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秉持“零容忍”原则并不为过。对于我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应给与认真的审视。这其中,固然有维权意识淡漠的原因在内,但这也是广大消费者市场地位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恰因此,有关部门应合力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监管连带责任制度,强化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设立高额的罚没标准,当风险远大于收益之时,经济杠杆将会自发指引商家行为步入合理轨道。

    小龙虾致病事件演绎至今,消费者的食用选择仍未厘清,进一步的监督举措应继续跟进。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这是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有关部门当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尽早扫除坊间的“信任危机”,为民众安全饮食构筑一道坚固的盾牌。

    (马红漫,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


相关搜索: 食品 信任危机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