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问题食品背后站着多少无良“专家”?

时间:2010/9/1 13:37:46 来源:网友

     这一星期以来,江苏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因食用龙虾出现身体问题的,已经达到了十多人。南京鼓楼医院也陆续收治了类似病人。与普通龙虾带来的食物中毒不同的是,患者均表现为肌肉酸痛难忍,严重者还有肾功能受损。医生推测“祸首”是洗虾粉。(8月23日扬子晚报)

  所谓“洗虾粉”,就是一种强酸制剂,这种能“把虾子洗好看”的强酸,对食用者身体极为有害。按惯例,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之后,必是扫网清查,现在“洗虾粉”谋了财又害命,自然是末日临头了。但我们期待着,板子除了打向“洗虾的”,还要顺藤摸瓜追究“洗虾粉”的发明者。

  说白了,就是除了无良商家,还有无良“专家”。卖虾的老板,可以算计顾客的钱袋,但他恐怕琢磨不出“洗虾粉”。同样,用三聚氰胺冒充“蛋白精”,一定是有“专家”研发并且转让的,而且一定还有“专家”参予了“市场推广”,否则又怎么解释,“蛋白精”不仅祸害奶业,甚至波及到更多养殖产业?事实上,此前早有案例佐证“无良专家”的助纣为虐。在前几年的阜阳假奶粉事件,开始时只是在鲜奶中掺水,但后来在一些“专家”参予下,造假技术逐步升级,干脆“人造牛奶”。“专家”提供配方,负责“技术辅导”,为厂商量身定做“造假技术”。

  再看看这些年接二连二冒出来的“问题食品”,背后其实都有“专家”的身影,都意味着一次“科技转化”。知识就是力量,然而力量有正也有负,如果知识被一些无良“专家”用歪了,就变成了邪恶的力量——并且是“知识”越多,祸害越大。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教训惨痛。痛定思痛,让无良商家倾家荡产,成为全社会的呼声。然而我们确实还有期盼,这就是揪住那些无良“专家”的尾巴,让他们身败名裂。有了既驱逐无良厂商,又驱逐无良“专家”的“出局”机制,市场才有真正的安宁。(编辑:东雪)


相关搜索: 问题食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