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财经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各地日用消费品悄然提价 奶粉手纸等“领涨”(2)

时间:2010/6/4 8:56:28 来源:第一财经网

  消费品涨价“静悄悄”

  编者按:

  “豆你玩”、“蒜你狠”让大蒜、绿豆、玉米、蔬菜等农产品因短期内价格涨幅过高备受关注,其实不止这些农产品,近期也有不少日用消费品,包括生活用纸、奶粉、棉布、茶叶等都出现程度不一的涨幅,并对相关产业和公司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与绿豆、大蒜等农产品涨价闹得沸沸扬扬不同,近期生活用品的涨价则显得有些“悄无声息”,为了找到其中的原因,本报记者特别选择几个产业进行了深入采访。

  棉价疯狂 服装出口企业承压

  李溯婉

  棉价连连走高,受冲击最大的不是棉纺厂,反而是下游的服装企业,因海外采购商不能接受涨价,目前的成本压力均由国内服装企业承担。

  “棉价疯掉了。”镇江维科棉纺有限公司负责人许艳军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部分棉花价格已逼近1.8万元/吨,比起年初时涨了将近20%。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显示,标准棉的价格已从今年2月的不到1.5万元/吨上涨至5月的17289元/吨,而去年年初标准棉的价格仅为10966元/吨,从去年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已经逼近60%。

  当棉价涨到每吨1.4万多元时,已有不少棉纺企业声称难撑下去。“不过,情况没预期那么糟糕,这几个月来,我们根据棉花上涨的幅度不断提高棉纱的报价,今年来也上涨了将近20%。国内外的客户也基本能接受,加上我们有部分棉花是去年采购贮备的,目前还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润。”许艳军说。

  今年来,纱线、面料等都跟着棉花的价格一路上涨。华美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晓南谈到,不仅是棉花价格往上涨,涤纶化纤等原材料的价格今年来也大约上涨了10%,该企业的纱线目前已按原材料上升幅度来涨价,除了对欧洲出口难以提价外,对其他市场情况基本还可以。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杉杉”)总裁助理朱素君昨日向记者表示,现阶段正进入生产高峰期,一些面料商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并非出口市场强势反弹,而是内外销服装现都进入秋冬季订单生产的高峰期,不少国内原创服装品牌都在与外销订单争夺原材料渠道以及生产线等。

  “相对而言,目前内销比出口更乐观,不少国内品牌服装今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而外销订单涨价则较难,目前服装出口企业在成本上压力很大,基本上是一个月与客户洽谈一次价格,很难一下提价到位。”朱素君说。

  4月份,国内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14.6%。据本报了解,目前国内商场里的服装品牌今年价格普遍上涨10%~15%,而不少出口服装企业只是将订单价格微调3%~5%,远远低于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幅度。

  虽然国内外纺织服装市场都在复苏中,但与内销市场的平稳增长相比,出口市场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据美国统计局5月公布的零售数据,今年4月美国服装零售业较3月略有下降。4月,美国服装服饰专卖店销售额为182.6亿美元,环比下降1%,同比增长5.7%。慕尼黑伊福经济研究所日前公布的德国5月份商业景气指数也从上月的101.6点小幅降至101.5点。

  在欧美等消费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提价,海外客户很可能将订单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多家牛仔裤厂商向本报记者反映,原棉是生产牛仔布的主要原料,近几个月来牛仔面料价格上涨幅度已超过10%,因面料涨价,平均下来一条牛仔裤的成本增加了几元,而上涨的成本主要还是靠自身消化,采购商是不会轻易接受涨价的。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钟浩森解释个中原因,国外许多中低品牌常年来有部分款式服装的终端零售价是固定的,金融危机发生后甚至还打折促销,在目前欧美终端消费市场还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采购商肯定还会紧紧控制订单成本,除非有一些新款的设计或面料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今年1~4月,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增幅远高于服装的出口增幅,一些企业反映,这与周边国家服装订单增多对中国原材料需求也有一定关系。

  第一纺织网总裁、纺织业资深分析师汪前进分析,因国内上年度棉花减产、棉花需求加大以及印度限制棉花出口等多重原因,预计下半年棉花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原材料上涨施压 中药企业呼吁“价格联动”

  王蔚佳

  实现石油产业那样的价格联动一直都是中药生产企业的梦想。

  “我们正在想办法向上反映价格上涨情况,希望定价部门的管制能够有所松动。”昨日,广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广宏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由于主要原材料三七、板蓝根等价格飙升,方广宏坦言,白云山现在已经逼近了“死扛”边缘。而传言已久的发改委价格联动政策,仍未有任何明朗化迹象。

  从去年开始,西南地区持续的干旱对三七的影响开始显现,今年3月,曾经每公斤不足百元的三七开始迅速攀升至单价500元,随后,部分地区出现的囤积居奇甚至让这一数字冲至每公斤700元。

  尽管随后国家发改委曾专门派调查组至广东、云南等主产地调查,但从市场来看,三七价格目前仍整体维持在500元上下。这就意味着,相较去年初的批发价格,三七的价格已经涨了10倍。

  不止如此,在这轮以三七为代表的中药材涨价中,市场使用度高的金银花、板蓝根、桑葚,甚至高端渠道的冬虫夏草等30余种中药材,也都由于天气、调控或游资助推等原因,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价格飙升。

  以白云山和黄的两大主打产品复方丹参片和板蓝根颗粒为例计算,两个品种年销售都在5亿元以上,其中,涨价后,复方丹参片中仅三七一项,成本增加约1亿元;而板蓝根颗粒中,除去主要原材料板蓝根上涨,增加口服舒适度的白糖也涨幅明显,每吨单价甚至已经从原有的3000元升至6000元上下。

  也因此,对中药材高度依赖的中药生产企业一致希望,曾经几度提及的中药材价格联动能因此成行。

  “前段时间,企业集中反映过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问题,”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谈道,很多中药企业现在都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大企业的压力尤其大。”

  她告诉记者,去年在部分中药材开始波动前,就有企业联名提出希望借鉴石油、民航等行业的价格管理思路,参考采取“价格联动”的建议,但相关主管部门一直没有回馈。

  采访中有企业表示:“发改委的最高零售限价是条高压线,擅自提价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就只有死扛,如果长时间没有政策上的改变,企业承受不住成本压力,可能就只有减产或者暂时不生产了。”

  “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之下,基本药物招标可以说雪上加霜。”采访中,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该负责人更担心的是,原本对于中药注射剂就存在“争议”的品种,经过前两年连续的药害事件,行业已经受到了很大打击,如果成本持续上升,而企业在定价上不能获得相应的调整,恐怕有些企业就要铤而走险,到那时,后果就更加不堪设想。

  国内某著名中药企业的市场负责人也向记者谈到,一直以来,中药的疗效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原材料质量的,四川的贝母、云南的三七、杭州的白菊等,都是强调了“道地药材”的品质最佳概念。

  他同样忧虑的是,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有些企业恐怕难免会有投料不足,或者更危险的现象发生,这对行业和群众的用药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此前,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由于天气等因素影响逐渐加大,他们也正在考虑对中药材实行浮动价格政策,但如何在定价比例中划定这一比重,仍需要慎重考虑。


相关搜索: 奶粉 消费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