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健康资讯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吃蟹勿忘“六个不宜”,一只蟹胆固醇就超标

时间:2009/11/4 10:26:52 来源:网友

  专家提醒,每年吃蟹时节,都有因贪食而引起不适的患者前往医院就诊。在大快朵颐之前,一些有关吃蟹的健康知识不可不知。

  一只蟹胆固醇就超标

  蟹不仅口味鲜美、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尤其是蟹黄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但与此同时,蟹也是高胆固醇食品。

  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坏”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分。“坏胆固醇”会进入动脉壁内“潜伏”下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久而久之会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只有血液内的胆固醇控制在一定的水平,才能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

  美国心脏学会的最新饮食建议指出:对一般人来说,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300毫克。而每100克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460毫克。因此,吃一只中等大小的大闸蟹,一天的胆固醇摄入量就已经超标。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原本就是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就更有必要控制每天高胆固醇食物的进食量。少吃动物内脏、蟹黄、蟹膏等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吃蟹前勿忘“六个不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窦丹波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每年到了秋令吃蟹时节,都有不少因贪食大闸蟹而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患者来医院就诊。不少人只知道蟹不能与柿子同食这一禁忌,却忽视了吃蟹还有以下“六个不宜”:

  一,不宜生食

  螃蟹一般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所以蟹的体表及胃肠道中布满了细菌和污泥。螃蟹往往带有肺吸虫的囊拗和副溶血性弧菌,如果不经过高温消毒,肺吸虫进入人体后容易造成肺脏损伤。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体,则会引发感染性中毒。因此,食蟹前一定要蒸熟煮透,一般在开锅后再加热一会儿,才能真正起到消毒作用。

  二,不宜存放过久

  存放的熟螃蟹极易被细菌侵入而污染。因此,螃蟹宜现烧现吃,不要存放过久,且最好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或冰箱中,吃前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三,不宜“囫囵吞枣”

  吃蟹应当清除以下四个部分:一是蟹胃,蟹胃俗称“蟹尿包”,在背壳前缘中央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污沙;二是蟹肠,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三是蟹心,蟹心俗称“六角板”;四是蟹腮,即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俗称“蟹眉毛”。

  四,不宜贪食

  蟹肉性寒,不宜多食。尤其是脾胃虚寒、平时容易怕冷的人更不可贪食,以免引起腹痛腹泻。

  如果因为食蟹而引起肠胃不适,可用性温的中药紫苏15克,配生姜5到6片,加水煎服,或者服用藿香正气丸。

  五,不宜与茶水同食

  吃蟹时和吃蟹后最好不要饮茶。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六,病人不宜食用

  螃蟹虽然营养价值高,却非人人皆宜。除了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吃外,伤风、发热以及腹泻病人多吃螃蟹,也会使病情加剧。

  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病人以及体质过敏者,最好也要少吃或不吃螃蟹,否则会诱发或加重疾病。


相关搜索: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