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业视角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新中国60周年报告:农业基础稳固 林牧渔业繁荣(3)

时间:2009/9/19 8:43:49 来源:农网快讯

    三、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从无到有,不断发展

    (一)农业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解放前,全国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企业。解放后,在国家主导下,一批大型农业企业(国营农场)开始建立起来,但主要都集中在各主要垦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农业生产格局开始打破,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不断发展,大型龙头企业不断涌现。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到2006年末,全国共有主营农业的法人企业达到23.9万家,分布在农林牧渔各个产业,牧业和渔业的企业化经营趋势日趋明显。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创新发展

    在我国广大农村,千百年来大多数时间都是实行的传统“小农”经济模式,虽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推行过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但由于与生产力水平不相符,反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最初的形式是“公司+农户”,后来逐渐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现在又进一步发展为“公司+合作组织+农户”。这些组织形态,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不同阶段市场对生产、加工的要求,反映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经营环节及经营单位之间协作互利关系的调整变化。农业生产新的组织模式的大量涌现,各种资本在农业领域投资的迅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趋势逐步显现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几条颇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例如以东北及内蒙古东部为主玉米产业带的形成,彻底改变了我国南粮北运的历史,成为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饲料粮基地;冀鲁豫成为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2008年的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6%以上;新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2008年的棉花产量占全国40%。目前,长江流域油菜带的面积占全国的66%,产量占70%,黄淮海地区花生带的面积占全国的60%,产量占70%;广西、云南、广东三省区的甘蔗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0%左右。

    四、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一)完成了向工业提供原始资金积累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至1979年,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的资金约为4500亿元,为国家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1980年到农业税完全取消的2006年,虽然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的比重不断缩小,但是农民仍然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1978年为28.1%,2008年为11.3%,而工业所占的比重已经上升到2008年的42.9%,表明我国已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进入到需要工业反哺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的新阶段。

    (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我国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农业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不仅提供了剩余农产品,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了劳动力,而且由于第二、三产业中有相当部分的行业必须由农业提供原料,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加入WTO,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近二十年来局部的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冲击,正是由于我们有稳定的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没有大起大落,才为宏观调控和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农业发展为消除农村贫困做出重大贡献

    旧中国农民绝大多数处在饥寒交迫的困境,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民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国仍然有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各项农业和农村改革措施的出台,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基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温饱问题,使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一方面,农业的发展为一部分人跳出农业,从事其他致富的行业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持久的和富有成效的专项扶贫开发计划,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2008年,按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下降到4007万人。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新时期党和政府继续把农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我国农业又将迎来一个新发展机遇期,必将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的基础地位也会更加巩固,农业将继续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相关搜索: 农业 林牧渔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