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河南小麦收割近尾声 “有能力让国人心中不慌”(4)

时间:2009/6/8 12:43: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沉甸甸的思考

  沉甸甸的丰收,浸透了河南9800万儿女的辛勤和汗水,也寄托了中央的关怀与厚望。

  河南夏粮大灾之年大丰收,有经验可以总结:一是,以人为本,保护和调动起强大的生产力,农业、电力、科技、交通等各职能部门及各级政府行动积极,措施得当,服务到位。二是,政策扶持,保护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想种、愿种。三是,科技支撑,有效提高了夏粮单产量和优质率。

  但更深入地思考也让人沉甸甸的——

  在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的情况下,粮食丰收的意义仅在于“民以食为天”么?粮食是百价之基,不仅是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更是食品工业的必需原材料。河南每年调出300亿斤商品粮和粮食制成品。河南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步伐,提升粮食的综合效益,开发出了数百个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从田间到超市到餐桌,一个巨大的粮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河南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已占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走出一条粮食生产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农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增收相得益彰、相互支撑的全新发展之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粮食不丰收,牵扯面之大、业之广,决不是民之食可饱可以涵盖的。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全球意识与省域丰收哪个因素更重要? 去年年底,隶属联合国的粮农组织(FAO)针对粮食危机的最新调查显示,当时全球约有9.63亿人处于饥饿线,并预测,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今年人类历史上将首次出现多达10亿人因粮食短缺而挨饿。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上个月在北京发布的《亚太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报告》中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同时引发了一场粮食危机,估计亚太地区将有5.83亿人口面临粮食短缺。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高级专家艾宇新表示,中国保持了95%的粮食自给率,应对粮食危机的成功举措为亚太地区国家解决粮食安全树立了榜样。

  去年在国际粮食危机冲击全球的情况下,中国之所以能从容应对,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年来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河南的同志是有责任的。温家宝总理希望河南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河南重任在肩。有关专家也断言:如果河南的粮食生产掉下来,别的地方就补不上、背不起,抓好河南的农业农村工作、稳定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世界经济日益联系紧密的今天,粮食丰歉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开好头、起好步意义到底有多大?今年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实施的第一年,夏粮能否丰收,不仅直接关系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第一步能否迈好,而且关系到国家粮食战略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社会各方面乃至国外对中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决策的正确认识。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实施粮食战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就是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改善条件、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建立起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把粮食核心区建设成为粮丰民富、经济繁荣、生态文明、和谐安康的美好家园。

  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建设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力争到202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300亿斤,并努力探索一条以粮为题带动“三农”、工业化城镇化和粮食安全“共赢”的新型发展道路。这一战略抉择,切合省情、符合民意,分忧国家,体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河南人民胸怀全局、着眼长远、敢于担当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对破解“三农”难题,解决产粮大县财政困难、农民增收问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一新战略的实施,河南打赢了抗旱浇麦夺丰收这场硬仗,粮食生产迎来更高的发展水平,河南农业、河南经济继续在全国大舞台上绽放异彩,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新贡献。河南也必将借此进入世界经济大格局的主渠道。

  面对大的自然灾害,我们到底该想多远?在这场持续一百多天的抗旱斗争中,河南战绩辉煌,也为应对自然灾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不仅要看到危机和困难,更要看到河南改革开放30年以来积累的抗御风险的强大实力和体制活力,看到中央和河南省委在危机面前统揽全局的科学决策能力,看到9800万河南人民自强不息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还要更进一步地想到,抗御大的自然灾害,我们最大的缺陷是什么?夺得更大的丰收,我们的潜力在哪里?再增产300亿斤,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旱涝保丰收,我们准备好了没有……

  如何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核心。好的政策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定盘星、激活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动力源。继2005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免征农业税后,又先后实行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多项补贴,河南省委、省政府每年向全省人民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中,大部分涉及“三农”。从“多予少取”到“不取多予”,河南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2008年河南省种粮农民获得的各种补贴达70多亿元,全省各级财政拿出400多亿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这些显然远远不够,进一步完善利益导航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杠杆作用、激励作用,适时提高粮食价格,最大限度地放权于民,让利于民,惠及于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相关搜索: 河南 小麦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